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歼-36第二次试飞完成,无歼-20护航,起落架全收,证明了什么?,欢迎阅读。
文 / 肥佬茄子
据美国《对外政策》杂志 3 月 17 日报道,日前,专攻中国空军研究的军事观察家鲁普雷希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证实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 " 歼 -36" 于日前进行了它的第二次可被确认的试飞工作。
(有人拍到歼 -36 再次进行试飞)
(有人拍到歼 -36 再次进行试飞)
据悉,本次试飞仍旧是在成飞试飞基地附近空網域进行,并且试飞时成都气象条件处于阴天,因此即便是歼 -36 低空飞越,但当地网友拍到的照片大都比较模糊——不过,大家仍然可以看出,这次试飞和去年年底歼 -36 的首次试飞存在许多不同。
这次歼 -36 试飞和首飞时最大的差异就是,这次歼 -36 是以全程收起起落架的方式进行的试飞。这也意味着,这次歼 -36 的试飞速度和动作相比上一次试飞时,很可能会大胆和激进很多。因为在展开起落架的情况下,飞机必须维持一个较慢(可能低于 280 节 /450 公里)的速度,以确保起落架液压电控装置不受损坏。这次歼 -36 全程以收起起落架的姿态进行试飞,进一步证明了首飞时歼 -36 的表现符合预期,并已进入到新一阶段的试飞工作中。
(这次歼 -36 是以收起起落架的姿态完成试飞)
而第二个较大的区别就是,这次歼 -36 试飞过程中,不再有歼 -20 全程伴随飞行——很多人说上一次歼 -36 试飞时歼 -20 伴飞是为了 " 展示实力 ",但鲁普雷希特认为,歼 -20 上一次试飞的另一个重大任务是全程跟踪观测歼 -36 在首飞期间的飞行姿态,否则出动的应该是空军涂装而非测试涂装的歼 -20。
(上一次歼 -36 是在开启起落架的情况下由歼 -20 全程伴飞)
因为歼 -36 采用的是三引擎双三角无尾飞翼布局,这一设计在全中国乃至全球有人战斗机设计历史上都堪称 " 史无前例 ",对飞控和气动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歼 -20 才会从外部实时跟踪观察歼 -36 的飞行姿态,以防首飞出现意外。因此,这一次歼 -36" 单独放飞 ",意味着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肯定,成熟度和完成度都已经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歼 -36 正在逐步成熟)
歼 -36 的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也是在不断加深美国空军的焦虑情绪。美著名记者布伦特 · M · 伊斯特伍德今天早些时候发布文章,指出当前美军内部的争议正在继续拖慢美军在第六代战机竞赛中的脚步。
他批评称,当前美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 " 下一代空中优势 "(NGAD)仍然处于严格审查中,尤其是新任国防部长皮特 · 赫格塞斯当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美军内部改革和墨西哥边境问题上,对恢复第六代战斗机研发兴趣不大。即便是美空军将领日前已在科罗拉多会议上公开呼吁 " 美国不能对中俄六代机坐视不管 ",赫格塞斯仍拒绝将恢复 NGAD 项目列入其 " 优先事项名单 "。
(美国的 NGAD 至今还在难产)
毫无疑问,歼 -36 的表现已经超出了预期,尤其是在首次亮相几个月后就进行了第二次试飞,这一时间安排令大多数观察家感到意外——要知道在此之前,外界更广泛的猜测是歼 -36 会在 2028 年前后首飞。如今快速的进展表明歼 -36 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可能还包括之前未曾报道过的测试。未来,歼 -36 完全有可能使得中国的尖端空中优势力量方面实现对美国的弯道超车,从而使中国获得足以改变地区力量格局的实力。如果再与中国日益增强的隐身无人机等先进能力结合,那么歼 -36 的未来技术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
这可能将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计划,否则,昔日耀武扬威的美国战机,很可能会在未来丢掉自己 " 世界第一 " 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