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股票型指数基金成银行代销“新宠”,招行、工行保有规模去年下半年激增超百亿元,欢迎阅读。
被动投资热潮下,股票型指数基金正成为银行代销渠道的 " 新宠 "。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 2024 下半年基金销售机构前 100 保有规模数据。其中,银行上榜 23 家,环比减少 2 家。记者注意到,银行机构在巩固债基代销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积极加入股票指数基金的销售大潮。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截至 2024 年末,银行机构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量增长十分突出,环比增幅达 43.6%,招行、工行保有规模均激增超百亿元。
尽管银行渠道依然是公募基金代销的主力军,但随着券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强势崛起,银行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记者注意到,出于 " 以价换量 " 等因素考量,银行在代销基金费率上的优惠不断加码。
去年下半年,招行、工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超百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银行渠道在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上依旧占据优势。截至 2024 年末,银行渠道的保有规模为 4.22 万亿元,在前 100 名机构总量中占比达到 44%。
其中,债基仍是银行渠道代销的主要抓手,去年下半年债基保有规模(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的提升主要来自银行渠道。截至 2024 年末,银行渠道债基保有规模环比提升 13% 至 2.18 万亿元,在前 100 名机构总量中占比达到 47%。
去年下半年,随着股市回暖,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迎来止跌回升。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上,前十的头部代销机构依次为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证券、农业银行和华泰证券,排名顺序并未发生变化。
从权益基金内部结构来看,记者注意到,在近年来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下,指数基金因费率较低、持仓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等特点,越来越受投资者欢迎,各类资金争相流入股票型指数基金。与 2024 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的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增幅明显,在半年内增长 3436 亿元至 1.7 万亿元,环比增幅超过 25%。
就银行渠道而言,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为 1923 亿元。虽然银行渠道的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仅占前 100 机构总量的 11%,但其增速十分突出,环比涨幅高达 43.6%,是基金销售三大类机构中增幅最大的。
其中,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长均超过百亿元。招商银行的保有规模为 582 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 163 亿元,增幅达 38.9%;工商银行的保有规模为 269 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 113 亿元,增幅达 72.4%。
去年,中证 A500 成为银行渠道基金代销的 " 重头戏 "。理财经理在推荐中证 A500 指数基金时纷纷强调,宽基指数优势在于行业配置均衡且多样化,有利于捕捉不同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分散持仓,降低风险集中度,持续性更好。
低至 1 折,多家银行降低代销基金费率
当前基金代销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银行、三方平台和券商 " 三分天下 "。尽管银行渠道依然是基金保有规模最大的单一机构类型,但随着券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强势崛起,一直以来作为基金代销主力军的银行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出于 " 以价换量 " 等因素考量,银行在代销基金费率上的优惠不断加码。去年 7 月,招商银行宣布代销公募基金将全面实施买入费率 1 折起,其范围囊括线上线下全渠道、基金品种全品类和认申购等费率类型。此后,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基金代销费率优惠定格在了 "1 折起 "。
年初好采頭旺季,多家银行密集发布降低代销基金费率的公告,对活动产品采取费率优惠。例如,民生银行宣布在今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期间,对多只产品分别采取申购费率一折或定投费率一折的优惠。
北京农商行也于近期宣布,行内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全面 1 折起,包括目前在售的全量基金产品的申购和定投,大大降低客户购买基金产品的成本。
业内认为,银行对基金代销申购费率打折,有利于激活存量客群并且触达更多中长尾客户及费率敏感型客户。某大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基金代销收入能占到其所在网点中收的一半左右。" 之前手续费通常是 1.5%,现在很多都是打一折。因为我们也需要规模,就把基金前端的手续费降下来,拉一拉规模的增量。"
2023 年 7 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分阶段稳步推进: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统一降至不超过 1.2%、0.2%,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将有所下降,销售环节收费将逐步规范。
在 1 月 23 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 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 450 亿元的费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