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250余人的“超强”步兵连,配备18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风
在近代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步兵连级的编制,尤其是在一些架构比较小的战争剧中,连级部門基本就是主角。
一般来说,当时各路军队的步兵连,在编制上就是 100 多号人,而且基本是按照三排九班外加连部勤杂人员组成。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之一,是由于残酷战斗造成的损失,或者是由于吃空缺额所造成的不满员状态,这种步兵连的兵力可能就几十号人;
特殊情况之二,是一些特殊编制的部队,它在兵力数量和武备上本来就是超强配置,故而实力数可能要有 200 多人,相当于正常的半个营规模了。
而我们这里所讲的,就是第二种特殊情况——税警总团的步兵连。
税警总团是当时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部門;其最初组建时并非隶属于国军体系,而是归财政部管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宋子文就任财政部长后,想要自己抓一支武装,而当时的财政部缉私处系统内,有大大小小的若干支缉私武装,这些武装的建制繁杂、武器庞大、人员混杂,难以堪称精锐。
所以在 1930 年时,宋子文整合缉私力量,先是成立了缉私处第 1、第 2 总队,后又改称特务第 1、2 团,并陆续扩建成特务旅。
到 1931 年,特务旅撤销,所辖各部重新整合为税警团,归属税警总团统一指挥。
虽然名义上是税警部队,但其实它是按照正规军的编制、装备、训练编成的,甚至其主要任务并非税警职责,而就是一支可供宋子文直接动用的 " 私军 "。
到 1933 年初,税警总团已经扩充到了 5 个团规模,此外还编有炮兵营、通信营、特务营、工兵营、宪兵连等部門,司令部规模亦相当庞大。
据曾任税警总团总团长的莫雄回忆,当时税警部队的编制特殊,其一个团就有 5000 人之众,另外直属各营亦有 1000 人,总体兵力达到了 3 万余人。
这在当时,基本已经是一个军的体量了。
莫雄还提到了当时税警部队的基层步兵连编制,它便是我们文首所提到的 " 超级步兵连 " 了。
这个连,同样是辖 3 个步兵排;但它的步兵排并不是辖 3 个步兵班,而是足有 6 个步兵班;每个步兵班是 14 人,配有 1 挺轻机枪。
按这个编制的话,这样的一个步兵连战斗兵即有 3 个排 18 个步兵班,战斗兵力计有 252 人,因每班配 1 挺轻机枪,故而这一个连就有 18 挺轻机枪。
要知道这可是 1933 年时的情况,当时轻机枪的配备还没有普遍推开,即便是中央军里能实现一个班配一挺轻机枪的也不多。
而税警部队,不光是一个班一挺轻机枪,而且它的一个连还足有 18 个连,故而配备了 18 挺轻机枪。
所以莫雄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提到,税警部队的一个连,相当于正规军甲种部队的两个步兵连。
目前,莫雄的说法在关于税警部队的编制中,是比较权威而且流行的说法。
不过,我们在档案资料中,也找到些其他的数据状况,可以互相补充和比对。
在 1933 年初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武器请求补充表中,提到了当时税警部队各团的编制武器状况,其每团的标配武器状况为:
步枪 1250 支、自动步枪 90 支、机关枪 18 挺、手提机枪 8 挺、驳壳枪 178 支、手枪 13 支、迫击炮 6 门。
这里所提的手提机枪,其实指的就是冲锋枪,它应当装备不到步兵连,而是配备在团、营部的警卫人员中;而迫击炮 6 门的话,基本就是每个营配 2 门炮;机关枪指的是重机枪,每个营配 6 挺,这也很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步枪一项,其具体型号主要是比利时造勃朗宁自动步枪,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瑞士造的启拉利自动步枪,实际上也就是当轻机枪来用。
不过按照档案中提到的标配和莫雄总团长的说法,还是有些冲突的。
因为如果是 90 支自动步枪 / 轻机枪的话,那么只能满足前述莫雄总团长所说的 5 个步兵连的需求,但实际上当时税警部队的一个步兵团,至少也应有 9 个步兵连。
当然,两种说法发生了冲突不代表,就有一方绝对错误。
因为税警部队当时的编制变化很快,252 名战斗兵的超级连队可能是在没有扩编之前的一种状态;而扩编后其连级部队的规模应当有所瘦身,相应的武器配置数量也会下降一些。
不过即便是按照 90 挺轻机枪的配置,它的步兵连至少也有 9 挺轻机枪可用,这在当时也绝对是很罕见的存在。
因为即便中央军的所谓德械师,也是在两年后开始整编时才能到这一配置,而税警总团在 1933 年时就能到这种配置。
而且它所配的枪械可都是清一色的欧洲造,质量性能是相当不错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老蒋注意到这支部队的实际状况后,便要对它下手了,后来让黄杰来统领这支特殊部队,并逐步将其中央军化。所以到后来,税警总团的编制也就与中央军趋同,并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陆续改编为正规陆军,这也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