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蹭小米汽车,获得了流量,付出了道歉,欢迎阅读。
小米汽车,毫无疑问是 2024 年汽车圈最大的流量密码,首试,首提,首撞,首次翻车等等等都能登上热搜,同时它也是价位段里唯一二手可以卖得比一手还贵的电车。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持续不断的泼天流量和大定数量,也羡煞同行,只不过,小米之流量,是行业之蜜糖,也可能是砒霜。
▲ @原来是翔翔啊 发布的对撞视频截图
一场「车圈德比」,最后竟是「假球」?
如果说首发试驾是正常内容,首次提车是用户 UGC 内容,首次撞车是意料之外的内容的话,那么小米 SU7 和极氪 007 这对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直接对撞,就犹如皇马对巴萨,曼城对曼联一样,堪称车圈的国家德比。
也真有博主这么做了,前几天 B 站 UP 主 @原来是翔翔啊就做了一期小米 SU7 对撞极氪 007,看谁更安全的测试视频。
视频的结论是, 小米 SU7 在对撞之后,出现了「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小电瓶断电,车门无法打开」的重大问题,而极氪 007 则表现更好,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呼叫成功,车门也能正常打开。
在车辆出现事故之后,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呼叫车主,备用电源供电,车门自动解锁都是救援或者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往不少的真实车祸伤亡事故,都和这些安全冗余措施失效有关,所以当视频结论一出,人红是非多的小米 SU7 又一次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但马上,小米汽车就针对舆情做出了回应: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一所谓「测试」是設定不严谨、记录不完整、结论不科学的。
现将初步分析中我们的发现向大家报告!
第一,相关测试「碰撞后 E-CALL ( 自动紧急呼叫系统 ) 失效」的说法不实。经查,呼叫中心在碰撞后第一时间呼叫并接通,后台连续呼叫持续 5 分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后对车主登记手机号码共计进行 5 次回拨,均没有接听。
第二,关于网友关注的「小电瓶断电」相关信息,根据国家监控平台数据显示:在碰撞前该车辆数据长时间掉线,存在小电瓶长时间断开的情况;随后,小电瓶再次被接通。在碰撞时,国家监控平台数据缺失,小电瓶已处于断电状态。我们无法确认在此过程中小电瓶再次上电时,是否按照标准锁紧电极,也无法排除因装配不当导致碰撞后小电瓶断电的可能。
第三,此前小米 SU7 在开发过程中,已经进行过严苛的碰撞测试,无安全隐患,且并未出现视频中所述问题。
我们对小米 SU7 的产品质量有着充分的信心,也在此呼吁:车辆撞击测试,是一项复杂、严谨且异常严肃的测试,应当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同时,对于不够严谨、完整严肃的测试,我们也恳请大家不采信、不传播,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意思就是对撞视频的结论不可靠,存在严重失实的情况,甚至有可能车辆还被动了手脚。
▲ @原来是翔翔啊 发布的道歉
接着发布对撞视频的 @原来是翔翔啊发布了道歉视频,承认对撞测试环节和结论有问题。
如标题所言,@原来是翔翔啊在 B 站拥有近百万粉丝,已经算是领網域内的头部玩家,而小米 SU7 相关的几条视频,则是他播放量最高的几条视频,包括他的道歉视频,确实是收获了流量,付出了道歉。
别忘了,小米出动公关部不可怕,可怕的是出动法务部,所以这件事并不一定以该 UP 主的道歉为结束。
同时,作为对撞视频的另一方,极氪法务部也很快跟进发布了公告:
近日,我们关注到,网络平台上有某自媒体将极氪 007 与友商某车型对撞的测试,同时网上出现大量谣言及引导内容,称此测试为「付费测试」。经核实,极氪未与任何个人或机构合作此类测试,针对不实信息,极氪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极氪不赞同也不会参与任何「抺黑友商」的「拉踩式」营销,同时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请大家不造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氛围。
到这里,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所谓的对撞视频,过程不可信,结论也不可信。
至于这位 UP 主的动机是什么,也没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 SU7 即便发布了半年,依旧是流量密码。
为什么都爱蹭小米?
其实上一个蹭小米,获得了流量,付出了道歉的事儿,还没过去很长时间。
4 月份智己 L6 发布的时候,就把小米 SU7 列为了对标对象,在智己 L6 超强性能版对比小米 SU7 Max 三电参数 PPT 中,智己把小米 SU7 Max 的双电机描述成了「前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后 SiC(碳化硅)」,而自己的却是双 SiC。IGBT 和 SiC 都是半导体材料,应用于电车电机当中,一般来说,SiC 的性能和能效会优于 IGBT,所以双 SiC 电机的配置,也一般优于「前 IGBT,后 SiC」。
不过小米 SU7 Max 也是双 SiC 的配置,这就意味着智己在发布会上捏造并传播了虚假信息,客观上抹黑了小米 SU7 Max 的配置信息。
在发布会上拿竞品作为对比,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突出优势部分,展示平手部分,隐藏劣势部分,制造一种稳赢大赢特赢的结论,是各大厂商在发布会上的惯用手法。比如 iPhone 历年来就是国产手机发布会上出现得最多的产品,每年都被各种吊打,但基本上大家都还遵循一条底线:可以展示部分事实,但不能捏造虚假的事实。
面对友商的中伤,小米自然也迅速反击,敦促道歉,最终多轮交锋之下,智己分别以联席 CEO 微博和官方微博的身份发布了道歉声明。
这两个「蹭小米汽车,收获了流量,付出了道歉」的案例,其实有不少的共性前提,就是当下汽车圈的战局里,流量成为了没法回避的关键词。
在万象更新的汽车大变局时代,许多过往的经验和积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谁能想到 4S 店开始大量暴雷呢?
谁能想到价格战打得几乎所有人都不赚钱呢?
谁能想到新入局的小米华为搞的流量如此炸裂如此破圈,并且还能带来巨量真实转化呢?
汽车市场规模远远大于手机和周边市场规模,但以流量和品牌价值考虑,国际上,苹果和三星要超过丰田奔驰宝马特斯拉,国内的华为和小米,更是遥遥领先于理想蔚来小鹏极氪智己等等等品牌。
这是由手机的全民属性决定的,中国这几年每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概是 3 亿部左右,而乘用车的年销售量则为 2100 万辆,这意味着因购买行为而产生的关注量,就有天生的量级差距,并且像华为和小米,不仅有手机,还有电腦,平板,手表,耳机,电视等等周边电子电器产品,而主流汽车厂商在消费者市场里除了汽车,也甚少涉足其他产品。
手握流量优势的品牌,在一个几乎重置的市场里,并无包袱,反而占据领先身位。
于是乎,当各大车企老板看到在微博和抖音粉丝都超过两千多万的雷军能够在舆论场上呼风唤雨并以中年年纪保有清爽形象和健康身材时,大概觉得我上我也行。
但最终就是,中国互联网上,汽车圈所有老板的影响力加起来,还不如雷军。也许他们比雷军更懂汽车,但雷军比他们更懂互联网和年轻人。
在宣传和舆论上绑定小米,其实是新品牌或者小品牌一种获取流量的捷径,也是以小博大的豪赌。
这点在智能手机市场就已经是许多品牌惯用的手法,最早的魅族,后来的荣耀,以及现在的一加,都在舆论场上和小米针锋相对,官方之间相互阴阳,粉丝之间相互攻讦,顺便还可能有宣传供应商大量铺黑稿搞抹黑。
虽然是兵行险招,但确实也产生了流量,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官司。
比如两年多前,海信旗下的互联网电视品牌 vidda 就曾经使用「米有屌丝」「米有暴利」「米有耍猴」等文案来暗讽小米,随后小米将 vidda 告上法庭,一审宣判 vidda 败诉,认为 vidda 侵权,损害小米商誉。
更早之前的魅族也有类似的文案出街,以「傻、慢、丑、小,糙」的海报,暗讽「傻慢丑,小米造」作为对比宣传自己产品。
同时小米官方也和粉丝一起,策划了针锋相对的「扫黄灭章」话题,意在针对魅族创始人黄章。
总而言之,逻辑很粗暴,效果却很好,确实和小米吵起来就会有关注度。有的时候吵过火了,就上法庭了,甚至还有暗处的供应商需要蹲监狱了。
为什么不建议蹭小米?
当下汽车圈的营销,有很多行为折射了流量焦虑,没事蹭小米算一种,再比如请周鸿祎来站台做宣传,看似获得了流量和关注,但流量有没有用需要商榷。
诚然,这几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就是「活下去」,「打赢淘汰赛」,所以诸多企业的经营行为就显得短视,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
这些年不少互联网公司开始从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管理,走向了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核心区别在于,KPI 重视某一项或者几项关键指标,而 OKR 更重视成果和目标。
比如说,一个公司品牌营销部门的 KPI 很可能是上多少个热搜,话题有多少流量;而 OKR 则可能是品牌美誉度提升多少,品牌知名度提升多少。
类似的,不少手机厂商在整体市场趋于平稳之后,把产品部门考核的指标从销量,替换成了 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这个维度的转变,意味着产品部门需要更加考虑产品的美誉度,能不能驱动用户复购和推荐。
从 KPI 到 OKR,从销量到 NPS,其实都折射出更长期,更宏观的经营价值观。
于车企而言,中短期肯定是要卖更多的车,长期则要建设出知名品牌,更短期的目标可能才是流量。
诚然,小米华为可以凭借爆发式的流量转化出订单,但这流量大多数是正向或者中性的流量,而非争议性的流量。
但不少企业做出的争议性流量,是没法转化成为订单价值或者品牌价值的,甚至还有不小概率让品牌受损。比如前不久某家南方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先后请了两位在互联网上影响力大但口碑不佳的名人站台做宣传,最终结果是宣传物料评论区全是批评和揶揄的声音(当然也有很多水军),让本不富裕的品牌和销量变得雪上加霜。
无论是手机厂商,还是汽车厂商,蹭小米的结果也是类似,除了流量什么都带不走,除了道歉和牢饭什么留不下,于销量无益,于品牌有害。
品牌之间的绑定营销,要么搞联名,要么像奔驰和宝马那样相爱相杀整点高级活。最好还是放下仇恨,做回自己,曾经喜欢对着小米输出的荣耀如今已经释然,不再提及小米,反而在独立之后走得更好。
而在移动互联网竞争中落败给 Google 的微软,一度很喜欢在各种场合阴阳怪气 Google,但后来微软现任 CEO 纳德拉上任之后,不光矫正了微软的竞争颓势,也不再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口水仗上。
近来甚少露面的李想在内部反思中也有类似总结:很多动作变形,不及预期的事情,源于过度关注竞争。
正常来说,用户考虑一个汽车品牌,一款汽车产品,是他的需求和产品的匹配程度,而非这个品牌在一场舆论战里成功地贬低了另外一个品牌另外一款产品。
当然,从难度上来说,打造一款好汽车,周期上需要两三年,打造一个知名汽车品牌,则要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而制造一个热搜,只需要一个小时足矣。
终究来说,蹭小米也好,蹭其他品牌也好,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虚假流量繁荣,而非真实的品牌建设,这种痴迷于捷径的方法,最大的恶果不是来自于小米或者网友的声讨,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腐蚀。
雷军在微博和抖音上累计的数千万粉丝,是一条条微博,一个个短视频,一次次直播累计出来的,以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为部門,而不是一时兴起和别人对骂几句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