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清华大学博士、神眸品牌创始人、杭州研极微董事长杨作兴:极致低功耗,AI绿色智能应用的未来,欢迎阅读。
2025 年是 AI 应用爆发的元年,当全球 AI 竞赛步入 " 中国时刻 ",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正悄然改写产业格局。在此关键节点,行业面临核心命题:如何跨越 AI 技术到规模化应用的鸿沟?下一个颠覆性的 AI 超级应用将诞生于何处?
4 月 18 日,由 36 氪主办的 2025 AI Partner 大会于上海模速空间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 "Super APP 来了 " 为主题,聚焦 AI 应用对千行百业的颠覆性变革。大会分为 "Super App 来了 " 和 " 谁是下一个超级应用 " 两大篇章,覆盖 " 在 AI 世界中长大 ""2025 卷 AI 就卷超级应用 " 等七大话题,涵盖 10+ 场主题演讲、3 场圆桌对话与两大优秀 AI 案例企业名册发布环节,深度剖析 AI 技术如何重构商业逻辑、重塑产业格局,探索 AI 超级应用带来的无限可能。
当日,清华大学博士、神眸品牌创始人、杭州研极微董事长杨作兴带来了《极致低功耗 AI 绿色智能应用的未来》的主题分享。
清华大学博士、神眸品牌创始人、杭州研极微董事长杨作兴
以下为杨作兴演讲内容,经 36 氪整理编辑:
各位嘉宾、同仁、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经过一整天的思想碰撞,相信大家既充实又辛苦。非常感谢 36 氪的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在这个极具意义的时间点,与各位探讨 AI 领網域的前沿议题。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寻找 "AI 的下一个超级 APP"。恰逢 DeepSeek 带来世界领先的大模型基座,不仅实现性能突破,更将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同时开源的姿态极大降低了 AI 开发门槛。从大模型基座到 AI Infra(基础设施),再到芯片层,技术链条的关键环节已逐步完备,恰似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我是来自杭州研极微的杨作兴,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在 AI 技术浪潮中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领網域 ——低功耗技术。它就像 AI 应用的 " 隐形引擎 ",深刻影响着 AI 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应用边界。
回顾 AI 的三次发展浪潮,2005-2015 年,深度学习首次在人脸识别领網域超越人类水平,开启 AI 应用的新纪元;2013 年后,大模型崛起,尤其是 2023 年以来,AI 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看到了逼近人类智能的曙光。然而,随着模型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从早期几百兆的人脸识别模型,到如今动辄几百 GB 的大模型,算力需求同步激增。这直接导致能耗呈指数级攀升,2022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占总用电量的 3%。正如马斯克所言:"AI 的尽头是电力 ",电力供给已成为制约 AI 发展的关键瓶颈。
除了电力消耗,散热问题同样棘手。高功耗产生的热量需要依赖散热器进行疏导,但散热器主要材料铝、钢的产能难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需求。如何破解 " 算力增长—能耗攀升—资源受限 " 的恶性循环?DeepSeek 通过优化模型与部署方案,实现了 " 顶级性能与低资源消耗 " 的平衡,为行业提供了 " 开源节流 " 的新思路。而在硬體层面,降低芯片功耗成为另一条关键路径。
降低芯片功耗的常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依赖摩尔定律,通过工艺制程的进步,从早期 250 纳米到如今 2 纳米降低功耗。但近年来,每代工艺带来的功耗降幅已从 60% 缩减至 30% 左右,摩尔定律的红利逐渐消退;二是革新设计方法,但传统的低功耗设计方法,如门控、电压调节已沿用数十年,技术创新陷入瓶颈。
研极微自 2008 年起深耕芯片领網域,从 RFID 技术到算力芯片研发,逐步探索出一套颠覆性的全定制芯片设计方法学,并于 2018 年在厦门半导体峰会上首次向行业分享这一理念。该方法学摒弃标准单元库,转而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专用单元,摒弃自动化生成网表,回归手动编写网表,放弃 EDA 自动布局,采用手动布局方式。这种全定制芯片设计方法学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采用动态逻辑设计,尽管动态逻辑易出错,但研极微通过精准把控技术细节,将功耗降至静态逻辑的几分之一;传统芯片布局利用率约 60%,而全定制方法学可实现 97% 的超高利用率,功耗节省 30%-40%;手动编写的网表在逻辑代码层面实现 2-3 倍的效率优化。综合来看,全定制芯片设计方法学在面积与功耗上实现了 10 倍以上的收益突破。以算力芯片为例,传统方案每 T 算力功耗达 500 瓦以上,成本超 1000 元人民币;而研极微方案将功耗降至 180 瓦 / T,成本压缩至 240 元 / T,整体优化幅度高达 11 倍。
基于全定制方法学的低功耗芯片,研极微在多个领網域实现了 AI 应用的落地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眸品牌系列产品。该系列通过低功耗技术解决了传统 AI 芯片续航短与发热高的两大痛点,让 AI 算力真正 " 用得起、用得好 "。
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系列所采用的芯片内置 6T 算力的 AI ISP 模块,在调用 1.5T 算力时仅产生十几毫瓦的功耗。这一特性使其在夜间成像表现上实现跨越式突破,普通手机或运动相机在夜间拍摄时画面模糊、噪点严重,而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凭借 AI ISP 技术,可实现暗光全彩,即便在深夜 11 点的昏暗环境中,也能呈现如同白昼般清晰的画面。从此 " 夜的黑 " 不再是视觉感知的障碍,AI 技术赋予了攝影機全天候的 " 视觉能力 "。
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产品集成 4T 算力的通用 NPU 模块,1T 算力下功耗同样低至十几毫瓦。基于低功耗优势,产品实现了丰富的 AI 检测与识别功能,支持人、车、动物、烟火、包裹等超 10 类目标检测,检测距离最远可达 50 米,且误识别率极低;涵盖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手势识别、语音命令识别等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实现 " 救命 "" 打电话 "" 隐私遮挡 " 等操作;还能实时判断儿童坐姿、玩手机行为,识别面部表情,甚至能监测婴儿睡眠状态,预防跌落风险。
神眸系列最具突破性的功能当属 " 救命 " 系统。传统摄像头仅作为事后监控工具,而神眸通过 AI 语音识别技术,一旦检测到 " 救命 " 等关键词,将立即启动三重报警机制,优先拨打预设的亲情号码;若未接通,自动发起视频通话;最后联系 400 客服中心代为报警。这一功能将摄像头的安全属性从 " 被动记录 " 更新为 " 主动救援 ",真正实现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需求,神眸产品推出免费亲情通话功能。孩子或老人只需说出 " 给妈妈 / 儿子打电话 ",摄像头即可自动拨号,打破空间阻隔,让亲情沟通零成本、零门槛。正如研极微的愿景 " 让亲情不因距离而隔断,让科技充满温度 "。
我们神眸 AI 实现了 4A 级感知,就是 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我们要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感知到任何东西,当然是在被授权的前提下。暗光全彩让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在夜晚也能拥有和白天一样出色的视觉能力,而 4G 网络的广泛覆盖,则让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的应用场景不再受限。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的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做到了 0,价格也始终控制在一个很平价的区间。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在任何想安装摄像头的地方轻松部署,真正实现让每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感知到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
而在神级守护层面,除了刚刚提到的神眸救命功能,暗光全彩技术同样意义重大。很多不当行为往往发生在夜晚的隐蔽环境中,当神眸摄像头让黑夜如同白昼,潜在的不良企图自然会被极大遏制,这无疑大幅提升了安全守护的等级。再结合对宝宝是否即将掉落床铺的监测、烟火检测等功能,神眸构建起了一套全方位、无死角的守护体系。
我们始终秉持着 " 让亲情实时在线 "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空间的距离常常让亲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即便彼此牵挂,也未必能每天互通音讯。而神眸摄像头与 AI 技术的结合,打破了这种阻碍。免费亲情通话功能让沟通变得触手可及,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与数据,而是承载情感的纽带,让亲情能够跨越距离,时刻在线。
从实现 4A 级感知,到提供神级守护,再到传递亲情关爱,我们的科技与 AI 真正赋予了产品温暖人心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切实享受到 AI 带来的生活巨变。我们公司专注于芯片研发,而我们研发的低功耗芯片,在性能与功耗的平衡上具备世界领先的优势。我们衷心希望能与更多生态链的伙伴展开合作,让我们的芯片为 AI 注入更强动力,共同开拓更多充满想象的应用场景。
研极微始终以 " 极致成就美好生活 " 为使命。我们坚信,低功耗芯片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产物,更是推动 AI 普惠化的关键。从大模型基座到 AI Infra,再到芯片与应用,整个 AI 生态链的每一环都需要 " 极致 " 的技术追求。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更多生态伙伴携手合作,将低功耗芯片的优势融入更多 AI 应用场景。让我们以技术为笔,以创新为墨,共同描绘 AI 赋能生活的美好蓝图!谢谢大家!
关于杭州研极微
杭州研极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解决方案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成立于 2020 年,由杨作兴博士领衔首创全定制方法学技术路径,革新芯片设计流程,深耕模拟芯片、功率器件、传感器及摄像头芯片领網域,致力于通过 " 芯片设计 + 系统集成 " 全链服务推动智能产业更新。旗下 " 神眸 AI 智能攝影機 " 系列依托自主核心技术,集成 Al 算法与全定制芯片架构,具备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及超低功耗边缘计算能力,广泛应用于智慧视觉、安全守护、智能陪伴场景需求。凭借高可靠性、高能效比的技术特点,产品快速获得市场认同,成为行业中新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