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资管巨头贝莱德强化固收布局?前余额宝“管家”加盟,在华及亚太高管同步大变阵,欢迎阅读。
财联社 1 月 16 日讯(记者 沈述红)近日,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连续宣布多项人事任命,让这家公司在亚太区和中国区的布局更趋明了。
这些任命包括:任命陈蕙兰任亚太区主管,Andrew Landman 和清水宽之 ( Hiroyuki Shimizu ) 为亚太区副主管,雷俊彦 James Raby 为亚太区首席运营官,范华为中国区负责人,张鹏军为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同时,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天弘余额宝前基金经理王登峰,也已加入贝莱德建信理财,任职首席固收投资官。
从现实的情况看,贝莱德在中国公募、银行理财子等方面的布局还存在诸多挑战,这将不断考验高管团队的智慧。例如,贝莱德基金目前管理着 7 只公募基金,仅有 2023 年底成立的一直固收基金尚有 0.13% 的正回报,其余产品成立以来收益全部告负,其中 2021 年 9 月成立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达到了 43.99%。另外,贝莱德建信理财旗下数只权益类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跌幅也超过了 20%。
中国区多个重磅人事任命,前余额宝 " 管家 " 加盟
财联社记者获悉,贝莱德今日宣布任命范华为中国区负责人,张鹏军为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此项任命将于监管批准后正式生效。
公开信息显示,范华曾担任招银理财首席投资官,也曾在中投公司和高盛任职。她于 2022 年加入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合资理财公司的业务拓展及高管团队实力提升方面担任重要领导角色。
张鹏军则曾担任贝莱德基金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运营官。过去的八年中,他一直是贝莱德中国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目前领导支持贝莱德整体国内业务的管理运营团队,并担任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的首席联络人。
2023 年 7 月,贝莱德基金发布了张鹏军的离任公告,彼时的离任原因为 " 内部工作安排 "。时隔半年,他的下一站终于落定。
" 此次对范华和张鹏军的任命是我们寻求业务持续增长的关键,我们致力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 贝莱德亚太区主管陈蕙兰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天弘余额宝前基金经理王登峰,也已加入贝莱德建信理财,任职首席固收投资官。早在 2013 年 5 月底,他便开始管理余额宝,为其第一任基金经理。2021 年 6 月,陆续有其他基金经理加入这只产品的管理行列。2023 年 9 月,王登峰宣布离职,在业内引发不小讨论。
对于王登峰的加盟,贝莱德表示,他将带领团队加强建设固收领網域的投资能力,为贝莱德建信理财打造一个全面的投资平台。
亚太区高管同步变阵
在刚刚过去的 1 月 13 日,贝莱德也宣布了数则关于该公司亚太区的重磅人事任命:陈蕙兰接替将调迁至伦敦担任贝莱德国际业务主管的骆慧祖,成为贝莱德新一任亚太区主管;该公司澳大拉西亚主管 Andrew Landman,以及亚太区机构业务主管兼北亚 ( 日本和韩国 ) 业务主管清水宽之 ( Hiroyuki Shimizu ) ,同时被任命为亚太区副主管。
此外,贝莱德原亚太区财富业务主管雷俊彦 James Raby 将担任亚太区首席运营官。
贝莱德透露,陈蕙兰将常驻香港,负责领导亚太地区业务,并管理各项业务、客户、投资团队以及运营平台的全方位发展,为财富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贝莱德的主动投资、指数投资、ETF 产品、另类投资和科技解决方案等投资方案。
陈蕙兰在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行业拥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曾任贝莱德亚太区副主管、大中华区主管以及亚太区交易、流动性及借贷团队主管。2013 年,陈蕙兰加入贝莱德,担任 iShares 安硕亚太区资本市场及产品主管,及后担任 ETF 及指数业务主管,直至 2021 年,目前是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全球市场委员会以及亚太区执行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 我和管理团队将重点聚焦于把握亚太地区业务的增长势头并加速发展,为客户争取最佳投资成果。这有赖团队对客户的透彻了解,并把客户的需求与我们整个平台所提供崭新、差异化的投资机会有效地联系起来。" 陈蕙兰表示。
贝莱德基金业绩全面承压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在 2023 年 9 月 30 日在全球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约 9.1 万亿美元。2021 年,贝莱德获批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正式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独资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外商资产管理公司。同时,贝莱德建信理财获准在中国开展理财业务。
wind 数据显示,贝莱德基金目前有 7 只公募基金,其中有 5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和两只固收类基金。收益层面,贝莱德基金与其他外资公募乃至国内公募当下面临的境况类似:业绩承压。
若单从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看,该公司 7 只产品中,仅有 2023 年底成立的贝莱德安睿 30 天持有,尚有 0.13% 的正向回报,其余产品成立以来收益全部告负。其中 2021 年 9 月成立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最为凄凉,该产品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达到了 43.99%,2022 年 1 月成立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至今净值也下跌了 34.63%。
成立时长超过一年的 4 只产品中,贝莱德中国新视野、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这三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的净值跌幅分别为 32.29%、29.38%、15.92%。该公司旗下偏债混合型基金——贝莱德浦悦丰利一年持有近一年的净值跌幅也有 1.31%。
" 回顾 2023 年,我们总结出三条经验,包括管控宏观风险、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和把握颠覆性趋势下的机遇。" 贝莱德基金认为,投资者有必要适应波动的宏观新格局,并善用投资分析能力和结构性趋势来挖掘机会。
该公司认为,人工智能和其他结构性趋势的重要性提供了第三条经验:结构性趋势已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步入退休年龄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短缺。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工资增长维持高企,这是目前影响美国通胀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还有低碳转型和地缘格局分化,后者包括中东战争、俄乌事件,以及美国与中国的结构性竞争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贝莱德在中国的另一布局——贝莱德建信理财如今已有 99 只产品,其中 96 只为固收类理财产品,两只权益类产品和 1 只混合类产品。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成立于 2021 年 9 月 16 日的贝盈 A 股新机遇 私行专享权益类理财产品 1 期,在今年 1 月 11 日的净值仅剩下 0.75 元,产品资产净值缩水至 14.79 亿元,较高峰时下滑近 12 亿元。成立于 2022 年 1 月 11 日的贝莱德建信理财贝盈 A 股新机遇权益类理财产品 2 期净值仅剩 0.77 元,资产净值也仅余 2.97 亿元。
根据该公司理财业务 2023 年上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上半年新发固收类产品 38 只,规模为 51.54 亿元。2023 年 6 月末,该公司全部产品持仓穿透后的金额为 129.62 亿元,其中固收类产品持仓穿透后的金额为 105.52 亿元,权益类产品持仓穿透后的金额为 21.89 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贝莱德在中国公募、银行理财子等方面的布局还存在诸多挑战,这将不断考验高管团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