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資管巨頭貝萊德強化固收布局?前餘額寶“管家”加盟,在華及亞太高管同步大變陣,歡迎閱讀。
财聯社 1 月 16 日訊(記者 沈述紅)近日,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連續宣布多項人事任命,讓這家公司在亞太區和中國區的布局更趨明了。
這些任命包括:任命陳蕙蘭任亞太區主管,Andrew Landman 和清水寬之 ( Hiroyuki Shimizu ) 為亞太區副主管,雷俊彥 James Raby 為亞太區首席運營官,範華為中國區負責人,張鵬軍為貝萊德建信理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同時,在業内頗具知名度的天弘餘額寶前基金經理王登峰,也已加入貝萊德建信理财,任職首席固收投資官。
從現實的情況看,貝萊德在中國公募、銀行理财子等方面的布局還存在諸多挑戰,這将不斷考驗高管團隊的智慧。例如,貝萊德基金目前管理着 7 只公募基金,僅有 2023 年底成立的一直固收基金尚有 0.13% 的正回報,其餘產品成立以來收益全部告負,其中 2021 年 9 月成立的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成立以來淨值跌幅達到了 43.99%。另外,貝萊德建信理财旗下數只權益類產品成立以來的淨值跌幅也超過了 20%。
中國區多個重磅人事任命,前餘額寶 " 管家 " 加盟
财聯社記者獲悉,貝萊德今日宣布任命範華為中國區負責人,張鵬軍為貝萊德建信理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此項任命将于監管批準後正式生效。
公開信息顯示,範華曾擔任招銀理财首席投資官,也曾在中投公司和高盛任職。她于 2022 年加入貝萊德建信理财,在合資理财公司的業務拓展及高管團隊實力提升方面擔任重要領導角色。
張鵬軍則曾擔任貝萊德基金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和首席運營官。過去的八年中,他一直是貝萊德中國領導團隊的核心成員,目前領導支持貝萊德整體國内業務的管理運營團隊,并擔任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的首席聯絡人。
2023 年 7 月,貝萊德基金發布了張鵬軍的離任公告,彼時的離任原因為 " 内部工作安排 "。時隔半年,他的下一站終于落定。
" 此次對範華和張鵬軍的任命是我們尋求業務持續增長的關鍵,我們致力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 貝萊德亞太區主管陳蕙蘭稱。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内頗具知名度的天弘餘額寶前基金經理王登峰,也已加入貝萊德建信理财,任職首席固收投資官。早在 2013 年 5 月底,他便開始管理餘額寶,為其第一任基金經理。2021 年 6 月,陸續有其他基金經理加入這只產品的管理行列。2023 年 9 月,王登峰宣布離職,在業内引發不小讨論。
對于王登峰的加盟,貝萊德表示,他将帶領團隊加強建設固收領網域的投資能力,為貝萊德建信理财打造一個全面的投資平台。
亞太區高管同步變陣
在剛剛過去的 1 月 13 日,貝萊德也宣布了數則關于該公司亞太區的重磅人事任命:陳蕙蘭接替将調遷至倫敦擔任貝萊德國際業務主管的駱慧祖,成為貝萊德新一任亞太區主管;該公司澳大拉西亞主管 Andrew Landman,以及亞太區機構業務主管兼北亞 ( 日本和韓國 ) 業務主管清水寬之 ( Hiroyuki Shimizu ) ,同時被任命為亞太區副主管。
此外,貝萊德原亞太區财富業務主管雷俊彥 James Raby 将擔任亞太區首席運營官。
貝萊德透露,陳蕙蘭将常駐香港,負責領導亞太地區業務,并管理各項業務、客戶、投資團隊以及運營平台的全方位發展,為财富和機構投資者提供貝萊德的主動投資、指數投資、ETF 產品、另類投資和科技解決方案等投資方案。
陳蕙蘭在金融服務及資產管理行業擁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曾任貝萊德亞太區副主管、大中華區主管以及亞太區交易、流動性及借貸團隊主管。2013 年,陳蕙蘭加入貝萊德,擔任 iShares 安碩亞太區資本市場及產品主管,及後擔任 ETF 及指數業務主管,直至 2021 年,目前是貝萊德全球執行委員會、全球市場委員會以及亞太區執行委員會和指導委員會的成員。
" 我和管理團隊将重點聚焦于把握亞太地區業務的增長勢頭并加速發展,為客戶争取最佳投資成果。這有賴團隊對客戶的透徹了解,并把客戶的需求與我們整個平台所提供嶄新、差異化的投資機會有效地聯系起來。" 陳蕙蘭表示。
貝萊德基金業績全面承壓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貝萊德在 2023 年 9 月 30 日在全球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約 9.1 萬億美元。2021 年,貝萊德獲批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正式成為首家獲準在中國獨資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同時,貝萊德建信理财獲準在中國開展理财業務。
wind 數據顯示,貝萊德基金目前有 7 只公募基金,其中有 5 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和兩只固收類基金。收益層面,貝萊德基金與其他外資公募乃至國内公募當下面臨的境況類似:業績承壓。
若單從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看,該公司 7 只產品中,僅有 2023 年底成立的貝萊德安睿 30 天持有,尚有 0.13% 的正向回報,其餘產品成立以來收益全部告負。其中 2021 年 9 月成立的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最為凄涼,該產品成立以來淨值跌幅達到了 43.99%,2022 年 1 月成立的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至今淨值也下跌了 34.63%。
成立時長超過一年的 4 只產品中,貝萊德中國新視野、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貝萊德先進制造一年持有這三只主動權益類基金,近一年的淨值跌幅分别為 32.29%、29.38%、15.92%。該公司旗下偏債混合型基金——貝萊德浦悅豐利一年持有近一年的淨值跌幅也有 1.31%。
" 回顧 2023 年,我們總結出三條經驗,包括管控宏觀風險、積極調整投資組合和把握颠覆性趨勢下的機遇。" 貝萊德基金認為,投資者有必要适應波動的宏觀新格局,并善用投資分析能力和結構性趨勢來挖掘機會。
該公司認為,人工智能和其他結構性趨勢的重要性提供了第三條經驗:結構性趨勢已不容忽視。人口老齡化意味着步入退休年齡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導致勞動力短缺。由于勞動力市場緊張,工資增長維持高企,這是目前影響美國通脹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他因素還有低碳轉型和地緣格局分化,後者包括中東戰争、俄烏事件,以及美國與中國的結構性競争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貝萊德在中國的另一布局——貝萊德建信理财如今已有 99 只產品,其中 96 只為固收類理财產品,兩只權益類產品和 1 只混合類產品。财聯社記者了解到,成立于 2021 年 9 月 16 日的貝盈 A 股新機遇 私行專享權益類理财產品 1 期,在今年 1 月 11 日的淨值僅剩下 0.75 元,產品資產淨值縮水至 14.79 億元,較高峰時下滑近 12 億元。成立于 2022 年 1 月 11 日的貝萊德建信理财貝盈 A 股新機遇權益類理财產品 2 期淨值僅剩 0.77 元,資產淨值也僅餘 2.97 億元。
根據該公司理财業務 2023 年上半年度報告,該公司上半年新發固收類產品 38 只,規模為 51.54 億元。2023 年 6 月末,該公司全部產品持倉穿透後的金額為 129.62 億元,其中固收類產品持倉穿透後的金額為 105.52 億元,權益類產品持倉穿透後的金額為 21.89 億元。
種種迹象表明,貝萊德在中國公募、銀行理财子等方面的布局還存在諸多挑戰,這将不斷考驗高管團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