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林毅夫、吴晓求都认为要达到增长目标,有的政策得先调一调,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田进 3 月 27 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4 年年会 " 世界经济展望 " 分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和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均提出,2024 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 5% 的 GDP 增速目标。同时,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要实现此目标,需要在政策上进行一些调整。
林毅夫介绍,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的出口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贸易增长速度由此放缓。2008 年以前,世界 GDP 增速保持在 4.5% 左右,且贸易增速维持在 GDP 增速的两倍。但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一直未能复苏,贸易增速也持续低于 GDP 增速。
随着国内出口增速的放缓,出口部门也因此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他介绍,在过去,出口部门是按照每年近 20% 的出口增速预测值来做投资,但现在出口增速突然间慢下来,导致当时的投资变成了过剩产能。产能过剩叠加民营经济投资减少,就业机会与家庭收入都受到影响,这也进一步影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
为此,林毅夫建议:" 当下还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的政策空间比较大。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政府的负债比重比较低,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好,我相信中国经济能实现 5% 的 GDP 增长。"
吴晓求对中国经济则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说,中国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5% 的 GDP 增速目标,但中国经济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一是要让投资者、消费者和所有市场主体有信心、有预期。这主要依靠完善的法治以及坚守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二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已发生变化,过去大扩张的时代已结束,要走上规范化的市场经济之路,让民营企业和外资等市场主体放心;三是政策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试图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不现实,只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框架才能让所有市场主体有预期、愿意去投资。
吴晓求表示:" 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经济有韧性,更要看到当下所存在的问题,不可以盲目乐观,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是中国经济实现 GDP 增长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