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订单破四万的SUV内饰曝光,再度遥遥领先?,欢迎阅读。
就在刚才,华为余承东在微博上正式对外公布了旗下问界品牌旗舰车型 M9 的内饰,这也是该车首次正式向公众公布车内详情。在一段 12 秒的视频中,我们以第一人称视角从第三排逐步向前推进,车辆的完整内饰也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据悉,问界 M9 目前预订量已经突破 4 万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台号称 1000 万内最好的 SUV,内饰表现究竟如何?
首先就是整个内饰采用了极简设计,与已经上市的 M7 和 M9 采用了不同的风格,整个中控上几乎没有任何的物理按键,整体采用的是三联屏布局,至于大家关心的车机芯片,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消息,是否依然是 M7 上的麒麟 990A 车规级芯片我们尚无法下定论,系统方面,车辆将会采用全新的 HarmonyOS 4 智能座舱来保证体验。
用料方面大家无需过多担心,此前在 M7 和 M5 上车辆的用料都算是同级别中比较不错的,M9 在门板等处融入天然白栓木饰板,营造出更强的等級感,车门采用了按键式开启,并带有氛围灯,可以说整个视觉效果以及氛围营造表现都不错。细节方面,车辆采用了全新样式的方向盘,依然是旋钮 + 按键的操作方式,只是布局和 M7 和 M5 上的有区别,同时车辆还配有一个可自定义功能的水晶旋钮,双无线快充面板等功能,车载冷暖箱集成于中央扶手台下方,空间可容纳 8 罐 " 快乐水 ",支持 5 度到 50 度温控调节。
从目前获知的信息来看,车辆除了三联屏外,还会配备 HUAWEI AR-HUD,问界 M9 首次搭载 HUAWEI AR-HUD,拥有 75 英寸画幅,可提供贴合路面的 AR 导航以及实景与智驾深度融合的 AR-HUD,将 HUAWEIADS 感知与决策过程可视化,不仅增加了行车安全,相信体验上也会更好。
当然如果只有 AR-HUD 也不会让余承东频繁喊出 " 遥遥领先 " 了,M9 还在车内配备了业界首款车规级投影系统,通过第三排上方的激光投影仪和第二排座椅上方的超大投影幕布,可以实现影院观影体验,搭配全新 HUAWEI SOUND 2.0 音响系统,相信能给后两排乘客提供不俗的影音体验。
座椅方面,问界 M9 第二排采用的是最新的零重力座椅,配备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电动腿托和腰托均支持四向调节,能最大化满足人体放松体态需求,并且全车座椅均支持电动调节,标配座椅加热功能,并且都配有独立的充电口、杯托、手机槽。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前两排座椅后方还配有 HUAWEI MagLink 模块,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华为 MatePad,不仅可以给 MatePad 充电,并且由于华为早就打通了系统,驾驶者还可以通过前排中控对后排的这几块 " 螢幕 " 进行控制,家长就可以随时监控后排孩子所看的内容了。
通过视频我们还能看到问界 M9 实现了与 MPV 同样的纯平地板,第三排进出无台阶,并且中间过道宽度表现也较为不错,此前曝光的图片中我们也能看到第三排腿部空间余量,当然最实际真实的体验还要等到我们拿到实车后再给大家展示。
定位大型 SUV 的问界 M9,采用 " 鲲鹏展翼 " 全新设计语言,凸显大气豪华气质。问界 M9 拥有华为 xPixel 智能车灯,不仅可以投影出各种文字、图案乃至动画效果,还可以在车辆静止时展示多种图案,增强车与人之间的互動性。纯电动版和增程版车型差异不大,主要体现在前包围通风孔部位。
问界 M9 拥有趋于平直的车顶线条,从而获得更好的车内头部空间。此外,隐藏式车门把手以及全新样式的低风阻轮圈的加入,也大大优化了这款车的风阻系数,使其整车的风阻系数达到 0.26Cd。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5230/1999/1800mm,轴距为 3110mm。轮胎方面,结合申报信息来看它使用的是 265/40 R22 和 285/40 R22 两种规格。
尾部造型更显宽厚,车尾大量采用横向的设计线条,有利于提升车尾的视觉宽度,另外,该车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造型,从视觉上营造出该车的层次感。搭配镀铬的车尾下护板,带来一些年轻化的效果。
动力方面,问界 M9 将会有增程和纯电两种版本。纯电动版驱动电机额定功率分别为 62kW 和 88kW,峰值功率分别为 160kW 和 230kW。增程式混动版使用的是 H15RT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12kW。与之配合的是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165kW 和 200kW。电池则是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编辑点评:
新车将于 12 月 26 日的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亮相,预计售价 50-60 万元,由于官方此前曾夸下海口,说问界 M9 是 1000 万内最好的 SUV,也让它自亮相之初就饱受关注,甚至可以说是自带流量了,此次发布短短 12 秒的视频,我们也尽可能的给大家整理了它的一些重点及亮点部分。问界 M9 的推出,也标志着在大型 SUV 这一级别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又多了一位重磅选手,关于后续更多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请大家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