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极氪领克合体后首份成绩单:双品牌协同破局,“三驾马车”点燃资本想象空间,欢迎阅读。
在极氪领克完成 " 最强合体 " 的半个月后,极氪科技集团交出首份成绩单。
刚过去的 2 月份,极氪科技集团交付量为 31277 台,实力领跑中国新势力高端豪华市场。作为参考,理想汽车 2 月交付量为 26263 辆,已有 " 三界 " 在售的鸿蒙智行当月全系交付量为 21517 辆。
而按照极氪科技集团前两月累计交付量(73296 台)来看,其已完成此前定下的 71 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超 10%,实现了好采頭。
若把前述年销目标放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横向来看,其含金量相当高。要知道,已盘踞中国豪华车市第一梯队多时的传统豪强 BBA,其去年在华年销规模也分别在 70 万辆左右区间,但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反观自主豪华新能源汽车头部玩家们,则显现出十足的战斗力,包括极氪科技集团、鸿蒙智行、理想等车企今年均剑指超 70 万辆年销,已达到甚至超过 2024 年 BBA 三家的年销量数字,在业界看来,这或预示着过往被 BBA 牢牢掌握话语权的豪华车市格局正迎来重塑。
值得关注的是,在瞄准成为新能源时代的 BBA 背后,极氪科技集团并不满足于单一维度的销量比拼,按其 CEO 安聪慧的说法,极氪科技集团今年必须战线聚焦,打赢三大战役:产品价值战、技术创新战、全球突围战。
凭借产品、技术、全球化 " 三驾马车 ",极氪科技集团从 " 中国新势力 " 到 " 全球新能源豪华科技集团 " 的估值重构路径正由此揭开。
双强合体改写豪车市场格局,协同效应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从极氪科技集团首份成绩单来看,双品牌表现可圈可点,涨势喜人。
其中,极氪品牌交付 14039 台,同比增长 86.9%,环比增长 17.6%,同环比双增长。领克品牌全系销量 17238 台,同比增长 30.5%。
在经过此前的整合、产品谱系梳理后,极氪和领克确定了各自的定位,以差异化路线开卷豪车市场,共同改写市场格局。
其中,极氪定位 " 全球豪华科技品牌 ",专注 " 豪华、极致、科技 ",主打 30 万及以上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中型车聚焦纯电,大型车聚焦超级电混。领克定位 " 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 ",专注 " 潮流、运动、个性 ",主打 20 万及以上市场,小型车聚焦纯电,中大型车聚焦混动。
从两大品牌目标市场画像来看,其瞄准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未来最大的增长空间——高端豪华和插混两大领網域。后续,在极氪科技集团的精准卡位和具硬核竞争力的新品攻势下,两大品牌的销量增长具想象空间。
按照规划,领克在 2025 年将推出 2 款全新车型,实现全年 39 万台的销量目标;极氪在 2025 年将推出 3 款全新车型,实现全年 32 万台的销量目标。一旦该集团 71 万台的年销目标达成,意味着不仅在新势力领網域,在中国乃至全球高端豪华市场,都将迎来新的排位变革。
当然,极氪和领克合体迸发的 "1+1>2" 协同效应还远远不及此。除了合力推动销量增长、改写豪车市场格局外,对极氪科技集团自身而言,双品牌协同为内部注入可持续发展内驱力,让该集团在如今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更快的响应速度,在效率、创新和韧性上更具竞争力。
通过双品牌独立运营 + 中后台深度协同,极氪实现了资源效率最大化。据悉,在产品研发协同方面,极氪科技集团通过强矩阵、流程型组织的双向组合拳,实现整体开发效率提升 15% 以上;在制造体系革新上,该集团形成 " 大制造 + 大质量 " 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组织精简,管理扁平,整体管理效率提升 20% 以上;同时,通过构建 " 双品牌价值金字塔 " 管理体系,其用户运营得到了极大的更新;最后,其用 AI 驱动管理质变,通过管理的智能化、AI 化,实现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20% 以上,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型企业转型。
据一组测算显示,领克和极氪联合采购合并 BOM(物料)成本将降低 5%~8%,产能利用率将提升 3%~5%,通过研发协同降本 10%~20%,职能支持部门组织优化将费用降低 10%~20%。
战线聚焦带来的提效背后,极氪科技集团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打赢产品价值战奠定坚实基础。而以价值赢得消费者选票的产品,也将与销量增长形成正循环。后续在极氪科技集团达成百万产销体量后,规模化效应将进一步助推其降本增效,拉低单车成本,提升企业毛利率水平,进而助推盈利能力提升。
平安证券研报称,领克、极氪的诞生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领克和极氪在锐化各自品牌调性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协同是更优选择。2025 年新品助力品牌进阶,二者目标销量增幅较高,进入盈利弹性释放关键期。
由车企到新能源豪华科技集团,技术创新战重塑估值逻辑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生态协同与技术壁垒,或将成为比单一销量数字更核心的估值锚点。如果说两大品牌强强联合将为极氪科技集团带来销量、盈利水平等基本面的向好,那么,死磕技术创新的内核,则将助力极氪科技集团的估值重塑,进一步强化其作为 " 科技集团 " 而非 " 传统汽车制造商 " 的估值定位。
目前,极氪科技集团已拥有整车架构、三电、电子电气、智驾、智舱等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与软硬结合的创新能力。而今年,极氪科技集团将聚焦超级电混、全链 AI 和全網域安全,打好技术创新战。
具体来看,继浩瀚架构、金砖电池等后,极氪今年将再度带来颠覆行业的全新技术创新成果——超级电混技术,进一步提供对现有痛点和难点的完美解决方案。基于性能与续航的需求,又要保证豪华体验,中大型车上一味的增加大电池,难以突破续航和补能速度的桎梏,传统增程系统的电池 + 油箱又无法保证纯电驾乘体验的一致性,超级电混则能在保证性能和补能效率的前提下,提供几乎与纯电车型一致的驾乘体验。该技术的上车,将为极氪科技集团拓展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在今年全民智驾、智驾平权浪潮下,极氪则跑在前头,去年其自研的浩瀚智驾就已 All in AI 端到端大模型,并在去年底实现无图城市 NZP 的全国全量推送。今年,极氪自研浩瀚智驾的 L3 级自动驾驶即将正式落地,搭载相关技术的新车将亮相上海车展,预计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极氪通过前瞻布局 AI 赋能浩瀚智驾快速进化,在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的科技平权。
未来,极氪科技集团将以 " 软硬體全栈自研,全部高阶 " 作为整体智驾协同路径。凭借 AI 赋能的加速进化和软硬结合创新,在算力、架构、性能、安全冗余各方面实现代际性领跑。同时,通过持续高频次 OTA 更新、全场景功能覆盖和用户数据驱动的快速迭代能力,提升整车的竞争力和销量。
在 AI 智能座舱上,极氪自研的 Kr AI 大模型与 8295 高算力平台结合,是行业最先推出的主动式 AI 大模型座舱代表之一;2 月 7 日,极氪则宣布极氪智舱 Kr AI 大模型已完成与 DeepSeek 大模型深度融合;极氪 AI OS 将持续引领行业硬核的主动服务能力,进一步释放 " 千人千面 " 的个性化潜能。领克 900 也已经具备接入 DeepSeek 的条件,将在新车正式上市后实现大批量产上车。
至于全網域安全方面,2025 年,该集团将进一步提升整车结构、材料、三电等安全设计,在主动安全领網域做出关键突破,进一步化解碰撞风险;将加强 AI BMS 等智能安全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优势;同时,在信息安全、电磁安全、健康监测等全網域安全范畴,引领行业创新,将 " 安全即豪华 " 的宗旨贯彻到底。
品牌向上 + 技术输出,极氪以高质量出海打响全球突围战
在打好产品价值战、技术创新战后,极氪科技集团成立的最终目标,剑指全球突围:希望以高端豪华品牌的向上姿态,以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为底气,以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为锚点,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其中,在助力中国品牌向上背后,不同于其他品牌着重拓展新兴市场,领克与极氪始终坚持向新向上,将欧洲、中东、东亚等地区的高端豪华市场作为扬帆的锚点。自创立以来,领克海外总出运量累计超 8 万辆,连续三年位列欧洲市场单车价格 4 万欧元以上中国品牌第一,极氪则已进入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按照规划,2025 年,极氪、领克将加强全球渠道建设协同,在欧洲以外新兴市场,成立统一销售公司,建立统一市场准入机制。两个品牌的海外团队将深度整合,共享研发、渠道、营销服等资源,提升运营效率,用一个团队开拓两个品牌的国际市场,向全球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除了品牌向上外,有别于曾经的产品出海、制造出海,极氪以核心技术创新为基石,实现更具核心价值的品牌和模式对外输出。以今年 1 月的 CES 2025 为例,极氪在期间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四大科技出海战略,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800V 超快充和智能架构四大领網域,将国内的杀手锏不断向海外输出。
在产品投放上,领克 08 EM-P 和极氪首款 "800V 全球车 "7X 将正式在海外推出,力争打造中国高端豪华品牌的全球畅销爆款,成为真正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 " 全球新名片 "。
以领克 08 EM-P 为例,其纯电续航达 245km,是欧洲首款 WLTP 工况突破 200km 的插混车型。搭载领克 EM-P 智能电混技术,兼顾动力与能耗,适配欧洲跨境通勤、长途旅行等多场景需求,展现中国新能源技术全球竞争力。在领克 08 EM-P 登陆欧洲背后,中国高端插混技术在打破日系混动垄断后,正不断突破欧洲市场认知,重新定义全球高端市场 " 游戏规则 "。
正如安聪慧内部信所言,一个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正从世界的东方扬帆起锚,击楫待发。通过协同效应释放、技术自研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提速,极氪科技集团正完成从 " 中国新势力 " 到 " 全球科技集团 " 的资本叙事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