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效仿合资品牌,吉利、奇瑞、长安也玩“一车两卖”,“双赢”还是“内斗”?,欢迎阅读。
"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方寸棋盘中,包罗万象,隐藏着无穷的智慧。
双车错,是中国象棋中最为实用的杀法之一,即一只车控制九宫的纵向或横向中路,另一只车再通过控制纵向或横向边路将死对方。
由于两只车不在同一直线上,棋手可实施连续攻击,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双车错 " 战术的运用,不只出现在棋盘,甚至被车企运用于车市的竞争中,即 " 姊妹车 "、" 一车两卖 "。
" 一车两卖 ",可以说是中国车市的独有的 " 特色 "。
过去因为外资投资受到限制,一个品牌只能组建两家合资车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南北大众 "、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等。
起初,为了避免 " 内斗 ",两家合资公司会在产品上做出一定的区隔,避免出现内斗。
随着我国的购车需求不断上涨,增量时代降临,合资车企旗下的主力车型不仅畅销,而且还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与此同时,当拥有主力熱賣车型的一方赚得盆满钵满时,另一方难免感到不平衡。
从外方的角度出发,一款产品同时投放两家合资公司,既可以分摊产品研发成本、二次收割市场增加销量和盈利,又可以保障两家合作伙伴的车型均衡以及礼仪。
在这样的背景下," 双车战略 " 应运而生。" 南北大众 " 作为最先试水的车企,迈腾与帕萨特率先取得成功,实现了 "1+1>2" 的效果,为其他车企提供了范本。随后,丰田、本田等陆续加入 " 双车战略 ",如卡罗拉与雷凌、CR-V 与皓影、雅阁与英仕派。
当然," 双车战略 " 也存在一些弊端,如 " 后来者 " 比不上 " 先行者 ",雅阁与英仕派便是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22 年东风本田英仕派全年累计销量为 77266 辆,广汽本田雅阁同期销量达 220771 辆。
尽管 " 姊妹车 " 之间的销量存在差距,但是 " 一车两卖 " 带来的可观利润,依旧吸引着众多合资车企趋之若鹜。
进入电动汽车时代后," 双车战略 " 的 " 魔法 " 似乎失灵了,消费者不再愿意买账。
无论是大众 ID. 系列,还是本田 e:NS1,进入市场之后,均没有在市场激起浪花。相比之下,特斯拉、理想凭借着寥寥几款产品,便在车市上独步江湖。以特斯拉 Model 3/Y 为例,2022 年两款车型累计销量达 1247146 辆,占品牌总销量约 97%。
既然 " 一车两卖 " 失效,为什么仍有车企沉浸在 " 双车战略 " 中?
从深蓝 SL03 与启源 A07 开始、到智界 S7 与星纪元 ES,再到吉利银河 E8 与极氪 007,这些产品的背后同样蕴藏着 " 双车战略 " 的逻辑。
选择 " 双车战略 ",产品 " 内斗 " 是车企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深蓝 SL03 与启源 A07 为例,两款车型之间有着不少渊源,不仅都是基于 EPA1 平台打造,而且车身尺寸也非常接近。
启源 A07 的长宽高分别为 4905/1910/1480mm,轴距为 2900mm;
深蓝 SL03 的长宽高分别为 4820/1890/1480mm,轴距为 2900mm。
除长度、宽度以外,两款车型的车身尺寸均一致。另外,启源 A07 共提供两个版本纯电续航,分别是 515km、710km;深蓝 SL03 提供 515km、705km 两个版本纯电续航选项。
显然,深蓝 SL03 与启源 A07 在产品核心参数、价格上并没有明显间隔。不过,避免两款车型同门 " 内斗 ",两款车型在外观设计风格上各有偏重,长安启源的外观偏圆润、稳重,深蓝 SL03 则是趋于年轻化,加入更多棱线和锐角元素。
不得不说,借着设计上的差异化,令两款产品 " 同门内斗 " 的几率大幅降低,长安汽车确实走了一步 " 妙棋 "。
与长安汽车相比,长期践行 " 多生孩子好打架 " 的吉利汽车,在打造产品差异化上更有心得。
吉利银河 E8、极氪 007 虽然都是基于 SEA 架构打造的纯电轿车,但是两款车型的差异化更加明显。综合两款产品的设计、配置、用料、调教等方面来看,两款车型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传统燃油车时代帕萨特与奥迪 A4L 之间的关系。
参考帕萨特与奥迪 A4L 过去的销量表现,两款车型虽然同为 B 级车,但是却能够在不同价格区间市场各自绽放光芒。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吉利银河与极氪,在产品矩阵与品牌底蕴上难以比拟大众、奥迪,想要形成完整的区隔仍需要时间。
毫无疑问,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启用 " 双车战略 ",已经对产品之间进行了差异化处理,能够有效避开 " 内斗 ",且达到研发成本摊薄、扩充市场份额。
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有意打造差异化不同,星纪元 ES 与智界 S7 之间的 " 火药味 " 似乎要浓一些。智界 S7 与星纪元 ES 都是出自于奇瑞自主研发的 E0X 平台,前者是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定制的产品,后者则是血统纯正的 " 奇瑞出品 "。
星纪元 ES 已经在今日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 24.8 万元起;智界 S7 于上个月月底正式上市,售价为 24.98-34.98 万元。产品价格接近、设计相似,这一切预示着两款产品之间 " 内斗 " 难以避免。
从某种程度来看,星纪元 ES 的背后代表着奇瑞向上的希冀,而智界 S7 则是华为开辟轿车市场的 " 野心 ",双方的目标存在一定冲突。
当然,细看产品参数可以发现,星纪元 ES 在续航等硬體层面更具性价比,智界 S7 则偏向于智能化发展。
三家代表车企对待 " 双车战略 " 的态度一致,通过产品差异化拒绝 " 内斗 ",是践行 " 双车战略 " 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使是奇瑞与华为存在竞争关系,也在配置等方面打造 " 差异化 ",企图实现 " 双赢 "。
结合奇瑞践行 " 双车战略 " 的效果来看,12 月中旬,星纪元 ES 订单已经突破 20000。与此同时,智界 S7 开启预售不久,订单量迅速突破万辆。这一数据足以表明," 双车战略 " 并未完全 " 失灵 ",甚至仍然可以让背后的车企实现 " 双赢 "。
我们在上文中便已提及," 双车错 " 是象棋中最基本的 " 杀招 ",但仅限于初级阶段使用。一旦跨入了高阶对战中,因技法过于普遍,容易被敌手识破,所以该技法逐渐被摒弃。
回看电动车时代下的合资品牌,其 " 双车战略 " 车型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这也间接反映了车企为了 " 赶进度 ",来不及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设计,从而导致车企至今为止,尚未实现规模化效应。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统燃油车时代," 双车战略 " 最初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方便用户在所处地就近买车,而是实现用户、车企之间 " 双赢 " ——既满足用户的多样化购车需求,也能有效摊薄车企的研发成本。
即使是现如今," 双车战略 " 仍未失效,庞大的新能源市场潜力依旧能为 " 战略 " 提供舞台。所谓的 " 战略失效 ",只是合资品牌 " 躺平 " 过久后,对市场变化难以适应的表现。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