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黄奇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不匹配,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 有观点认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让人民币取代美元如今的世界地位,我个人无法赞同这个说法。" 在 9 月 5 日召开的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能否成为世界货币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尽管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但总体上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不匹配。
随着我国人民币互换安排、清算网络日益健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 " 走出去 " 时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内工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倾向于使用人民币作为合同的计价货币。在储备货币方面,自 2022 年 8 月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由此前 10.92% 上调至 12.28%。
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数据显示,2023 年 12 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清算中的使用比例达到 4.14%,与 2021 年比同期比上升了近 2 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是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
在黄奇帆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中国经济自身更加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为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的国际化。中国要建设金融强国,固然需要强大的货币,但这种强大是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匹配的强大,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强大,而不是沦为滋长资产泡沫、收割他国财富、动辄制裁别国的工具。
黄奇帆还指出,从目前全球货币格局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元,美国 GDP 占全球的 25%,但国际支付中将近 50% 是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接近 60%。第二类是欧元、英镑、日元等,这些货币对应的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与这些货币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大致相当。第三类是其他经济体,其货币地位远低于其 GDP 在全球中的比例。
"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 年 GDP 占全球比重达到 17%,而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全球支付清算中的比例仅有百分之四点几;作为储备货币,仅占全球百分之二点几。" 黄奇帆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未来至少要实现与欧元、英镑、日元相当的地位,才能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相当。
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黄奇帆给出了四方面的建议。一是继续推动中国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二是继续改善服务,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三是继续扩大开放,为 " 引进来 "" 走出去 " 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资服务;四是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要继续发挥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丰富人民币产品,为人民币离岸投融资提供更好的标的。
此外,黄奇帆还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下自由兑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是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就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就能水到渠成,而是反过来,只有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才是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必要条件。
" 这里面实际上是金融开放与安全的权衡,什么时候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达到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当的程度,资本项下更加自由地兑换才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黄奇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