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挡在速腾聚创IPO前的两堵墙,欢迎阅读。
Science|Technology
来源 | 产业科技
速腾聚创已向港交所主機板递交上市申请。
速腾聚创是一家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科技企业,成立于 2014 年 8 月,总部位于深圳,也是全球最早实现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量产的激光雷达公司。
速腾聚创通过激光雷达硬體、感知軟體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
目前,产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 / 辅助驾驶乘用车 & 商用车,无人物流车,机器人,RoboTaxi,RoboTruck,RoboBus, 智慧交通新基建等细分领網域,其中前装定点量产项目覆盖超跑、轿跑、SUV、重卡等 50 多款车型。
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营收分别为 1.7 亿元、3.31 亿元、5.3 亿元,期间增幅达到 210.3%,复合年增长率为 76.2%。其中,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强劲的营收成长势能。
但是,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速腾聚创以更快的速度亏损。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速腾聚创经营亏损分别为 6061 万元、1.66 亿元、6.16 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 2.2 亿元、16.54 亿元、20.86 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 5993 万元、1.08 亿元、5.63 亿元。
速腾聚创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固态激光雷达的商业化尚在初期阶段,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销售中获得增量收入之前的投入将继续产生成本和费用,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继续处于经营亏损和净亏损状态。
而在拆解财报后可发现,使速腾聚创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因素,即为订单交付量较低和毛利率亏损。
订单释放未规模化
激光雷达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自动驾驶,但目前自动驾驶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空间仍未完全打开。
由于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完全依赖于终端新车的销量行情和软硬體标配率,这意味着,速腾聚创的潜在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外部因素,包括搭载车型的销量、市场对自动驾驶的看法和相关的政策法规。
根据 IDC 的预测,全球自动驾驶汽车的销量将从 2020 年的 17.9 万辆增长到 2023 年的 54.2 万辆,占整个汽车市场的比例仍然很低,但增速飞快。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 年 1-5 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激光雷达 13.24 万颗,超过去年全年 12.94 万颗的搭载量,同比更是增长超过 8 倍。
尽管截至 2023 年 3 月,速腾聚创已取得 21 家汽车整车厂商及一级供应商的 52 款车型前装量产定点预期订单,位居全球第一。但受制于配套车型的激光雷达选装配置占比较高,实际标配交付不到 1 万台。
比如,作为速腾聚创的主要客户之一的小鹏汽车,其多款车型都是采取的高低配策略。刚刚上市的小鹏 G6,5 款配置车型中两款售价更低(Pro 版本)的走量车型都没有配置激光雷达。
速腾聚创的其他合作车型,大部分仍然是采用选装或者顶配搭载策略,交付量贡献占比较小。速腾聚创也难以预测客户对产品的采用率和需求,销售行为过于被动。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腾聚创已累计为约 2000 个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行业客户提供服务,而自成立以来累计交付的激光雷达超过 10 万台。由此可计算出,平均一家客户的交付量仅有 50 台。
据招股书显示,2020-2022 年,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分别达到 7200 台、16,300 台和 57,000 台,其自产品销售的收入分别为 1.3 亿、2.29 亿和 3.99 亿元,占总收入的 76.2%、69.2% 和 75.3%。
其中,2022 年速腾聚创向 953 家客户提供激光雷达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可得出,单个客户的贡献销售量、销售金额分别为 59.81 台、55.61 万元。
速腾聚创虽然已经与多个汽车品牌合作,但其产品销量还远没有达到规模化和盈利化的水平。
成本增加,毛利转负
为了争取单家客户更多的订单量,速腾聚创在 ADAS 行业为数量较大的客户订单提供折扣,以鼓励客户一次订购更多产品,从而增加单家客户销量,但是速腾聚创的毛利率也受到产品组合变化的影响。
若毛利润大幅亏损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改善,即便产品销量有一定提升,盈利问题也无法从根本得到解决。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毛利润分别为 0.75 亿元、1.4 亿元、-0.39 亿元;2020 年及 2021 年,速腾聚创的毛利率分别是 44.1%、42.4%,2022 年的毛损率为 7.4%。
受生产成本和定价竞争影响,速腾聚创毛利率波动较大,且持续走低。除了毛利率波动,速腾聚创研发支出和销售成本增加,进一步增添了盈利压力。
在研发支出方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速腾聚创拥有员工 1311 人,其中,来自全球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团队拥有 482 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的 36.8%。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分别产生研发开支 0.82 亿元、1.33 亿元和 3.06 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47.7%、40.2% 及 57.7%。
在销售成本方面。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速腾聚创的销售成本大幅增加,分别为 0.96 亿元、1.91 亿元、5.70 亿元;而销售及营销开支为 0.27 亿元、0.47 亿元、0.67 亿元。
由于激光雷达产品价格普遍较低,售价无法覆盖成本,速腾聚创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处于净流出状态。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 0.75 亿元、1.97 亿元及 4.2 亿元,同比增长 113.7%。
对此,速腾聚创表示,随着消耗以较高价格采购的半导体芯片存货,并继续扩大规模及实现规模经济,预计毛利率将有所提升。
同时,速腾聚创也谨慎表示,即使能够成功以商业规模制造并交付激光雷达产品,亦无法保证产品能够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速腾聚创如今面对的困境,也同样困扰着激光雷达行业中的其他竞争企业,而激光雷达行业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灼识咨询报告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市场,于 2030 年约占全球市场的 34.6%。届时,速腾聚创有望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发展最大的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