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弃子”,水滴筹?,欢迎阅读。
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本质还是流量的变现。
当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之后,用户规模不再成为估值的核心指标,企业就要开始快速进入盈利阶段,以维持比较高的估值。
进入 2023 年之后,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开始收缩战线,并且主动地砍掉了不少创新业务,告别了烧钱模式。例如我们熟知的美团、快手等现象级互联网企业,都已经进入了稳定的盈利阶段。
一方面这是由市场环境决定,另外一方面则是当行业规模受限之后,获取用户的难度会几何倍的递增。因此不少企业开始缩减创新业务规模,加强核心业务的变现。
3 月 26 日,水滴公司发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 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6.5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906 万元,利润环比增长 60.7%。据悉,这是水滴公司连续八个季度实现盈利。
从全年来看,2023 年水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3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 2022 年,水滴公司营收小幅下滑 6.11%,归母净利润则下滑了 72.48%。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该公司并未在财报中特别说明。
侃见财经认为,水滴作为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其并未比其他互联网公司更为特殊,此前流量产品水滴筹等项目,本质还是流量的变现,这也是水滴公司从上市之前就强调自己并非是公益公司的原因。
从水滴公司的财报来看,其营收的核心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保险、众筹以及其他。从营收占比来看,保险的确占据了营收的主要份额,但是众筹业务作为巨大的流量入口,绝对不能被忽视。
当下,水滴公司的股价距离上市时的最高点已经跌去了 90% 以上,市值蒸发超过 3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82 亿元。尽管水滴公司跌幅巨大,但是作为一家成熟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在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之后,保险业务实际上的营销成本会递减,这点水滴公司的财报也足以说明。
那么,连续盈利的财报是否说明水滴公司已经摆脱了亏损的阴霾,未来将会走向持续盈利的正轨呢?
大部分对水滴公司的认知,都停留在了水滴筹的层面。
之所以大众会对该公司有这样的认知,主要是和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关。2016 年,水滴公司上线了水滴筹产品,当时经过互联网的裂变," 行网络众筹 + 互助 " 的模式快速成为了企业的流量入口。
在这一基础上,2017 年水滴公司迅速推出了保险商城,并且跑通了平台用户到消费变现的环节,拿下了最早一批下沉市场的潜在健康保障用户。
按照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水滴筹、水滴互助以及保险,形成了稳定的导流、沉淀、变现三角模式。其中,通过爱心捐款的水滴筹利用社交裂变式传播,恰好解决用户的流量问题,重要性可想而知。
从水滴公司的财报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水滴筹对于水滴公司有多么重要。根据财报显示,自 2016 年上线至 2023 年底,累计有约 4.5 亿用户通过水滴筹向超过 310 万名患者捐赠 626 亿元。
也就是说,水滴筹至今依旧还是水滴公司的流量入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滴筹上线至今并未盈利,根据财报显示,2023 年水滴筹的运营亏损约 2.46 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自 2022 年 4 月水滴公司开始收取一定比例的众筹服务费。该部分 2023 年的收入为 1.627 亿元,同比增长 4.4%。
当然,这款产品上线之后,也曾遭遇过很多问题。早在 2022 年 8 月,有媒体曝出水滴筹大病筹款链接存灰色链条,背后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 70%。
对于媒体报道,水滴筹当时作了紧急回应,间接确认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但把这类行为定义为恶意推广,由与平台无关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方式的服务。自此之后,水滴公司也加强了对资金的监管,2023 年 10 月,水滴筹还面向社会招募 " 平台监督员 ",邀请更多公众参与业务规则研讨及资金审核,对筹款全流程进行监督。
但由于问题频发,侃见财经认为,水滴筹的流量生意未来则会越来越难做。
财报发布之后,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水滴公司积极减少对第三方渠道获客的依赖,转而专注于对现有用户的深耕转化,这使得运营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高盛的分析师也认为,水滴公司需要调整产品组合,发力重心向长期产品转变,以保持可持续的利润增长。
换句话说,如果还不能及时从公益的产品中抽离,未来一旦监管趋于严格,对于水滴公司的冲击将会非常之大。
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曾在采访中坦言," 公众把我们当公益组织,是比较大的误解。"
言外之意,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并非公益而是保险。
当然,沈鹏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很难服众。水滴公司上市之后,其股价就一直跌跌不休,其中市场担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来自于监管方面的因素,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这种模式很容易将公司推向负面的漩涡。
事实证明,市场的担心也确实发生了。水滴互助最终关停了,而水滴筹也由于各种负面消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对冲上述问题给公司带来的影响。2022 年 6 月,水滴公司成立了翼帆医药,试图切入医疗赛道。
从水滴公司的动作来看。该公司的管理层显然也意识到了流量是一把双刃剑,于是他们在医疗赛道的布局,就显得及时且必要了。而翼帆医药作为水滴公司进入医疗行业的一个触点,的确为该公司打开了新的方向。
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底,水滴公司累计招募超过 6900 名患者,参与超 890 个临床试验项目;2023 年第四季度,翼帆医药与 167 家药企和 CRO 合作,环比增加 32 家。财报显示,2023 年全年,该板块的收入为 1.005 亿元,同比增幅为 69%,快速增长的营收,已经成为了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但该公司目前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其业绩报告还显示,2023 年该公司实现首年规模保费 71.09 亿元,全年收入达 23.4 亿元,全年经营利润达到 5.28 亿元。也就是说,通过此前的流量转化,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基本已经进入稳定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 1357 款保险产品。丰富的产品供给也提升了续保率,去年第四季度水滴保续保率超过 95%。也就是说,水滴公司的基本盘已经稳固,只是水滴筹方面依旧存在着较大的政策风险。
侃见财经认为,水滴公司想要摆脱过去的形象,需要进一步深化保险业务,同时需要加强新业务的拓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水滴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为 33.93 亿元,且稳定的盈利足以支撑水滴公司稳妥的转型。
只是水滴公司以及沈鹏需要注意,公司的困局依然存在,水滴筹作为公司的流量入口,再也经不起较大的负面新闻,这把 " 双刃剑 " 已经完成了某种使命,因此沈鹏也应该适时找到新的替代方案,继续拓宽公司的流量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