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万买小米汽车没戏?,欢迎阅读。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一条致敬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微博反复编辑了六遍,发布会上少见地穿起了笔挺的西装。
12 月 28 日技术发布会上诙谐幽默风格不改,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也展现出了少有的郑重。
列出风阻系数公式、逐个讲解小米汽车的机械素质。雷军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观众理解小米如何造车,同时又表现出一位曾经的 " 圈外人 " 对汽车工业的敬畏,以及过去三年躬身造车后,他不再是汽车圈的外行。
终于,在官宣小米造车 1003 天后,雷军带着小米首款汽车 SU7 正式登台亮相。雷军称,小米汽车设立的目标就是要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
当然,雷军也留给外界悬念。首款车型售价多少,能让小米首款车能够吃饱产能,成为爆款,又不至于让用户们等太久,这极其考验着雷军的定价智慧。
随着小米等玩家的入场,格局固化已久的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彻底重塑。这也会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终局之战。
在正式发布小米 SU7 后,雷军表示,他会继续用 15 到 20 年的努力,继续造好车。未来,小米汽车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的代表之一,成为屹立在世界之巅的汽车巨头之一。
这趟梦想之旅,已然开始。
超越
把发布会的主题定为 " 跨越 ",雷军的野心十足。
他的底气在于,携手顶尖的供应商伙伴,小米在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几个关键技术上已经处于行业前列。
发布会上,雷军介绍了小米汽车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上的进展。在不违反广告法的情况下,雷军几乎用尽了形容词。
他的目标很明确,小米在汽车的核心技术上态度非常坚决,不管花多少时间,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关键的核心技术领網域里,一定要做到行业领先水平。
SU7 首批车型上将搭载转速达到 2.1 万转的超级电机 V6/V6s,完全由小米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款电机 V8s,转速能够达到 27200 转,预计在 2025 年量产上车。这也将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的天花板,是全球最顶尖的电机。并且预研的下一代电机,实现了 3.5 万转的最高转速。
目前,已上车量产的车型里,仅有特斯拉、智己少数车型的电机转速能够超过 2 万转。前段时间售价 76.9 万元起的极氪 001 FR 纯电超跑,最高转速也不过 20620 转。
电池方面,则是小米自研全新超级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电压达 871V。平台上限电量为 150kWh,续航超 1200 公里。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车厂,小米也懂得在北方地区寒冷天气中使用电动车的痛点。通过推出了两项针对热管理的技术,雷军称,小米要电动车冬季续航之王。
在一体压铸技术方面,小米全栈自研了 9100 吨大压铸集群,这一举超过特斯拉上海工厂的 6000 吨,也超过特斯拉美国工厂的 9000 吨。
百公里加速最高 2.78s,超越百万豪车保时捷 Tycan Turbo;风阻系数 0.195,为全球量产车型里最低。这一系列的机械素质,都彰显出小米 SU7 是一款高性能轿跑车型,拥有不俗的性能。
随着这一系列硬體参数出炉,业内对于小米首款车型的定位也能够有一个初步判断。售价,也是小米汽车自亮相工信部网站以来,留给外界最大的悬念。
首款车型的定价,会决定小米汽车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品牌调性。" 性价比 "、中低端市场的标签一旦烙上,想要冲击高端,会是个难事。对此,好不容易通过小米 13 站稳手机高端市场的雷军,深有体悟。
多位汽车分析师、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小米汽车应该会凭借自身供应链上的能力,让低配版拥有性价比,售价在 20 万元以下,同时通过智驾版本作为主力,提升单车售价。
汽车行业分析师朱玉龙直言,配置上,SU7 给了消费者价值 30 万的感觉,定价则还需要些时间。也有接近小米汽车的人士表示,定价还在探讨,这不是个轻松的决定。
有熟悉小米集团的人士表示,包括预售价等在内等更详细的信息,则有待产品发布会披露,预计会在明年一季度。
发布会现场,雷军直言,SU7 的价格就不要再讲 9.9 万了,不可能的,也不要再讲 14.9 万,我们还是要尊重科技。不过,现场还是有观众高喊 "19.9 万!"
这个悬念,还待一段时日才能揭晓。
颠覆
小米的造车之路并不舒坦。
手机厂商能造好车么?这是否会对小米的资金链造成拖累?从小米宣布造车起,投资者们对此一直不是很乐观。
从宣布造车的时机来说,彼时小米刚经历过一轮外资抛售。原本手机单价提升、品牌高端化给投资者带来期望,小米股价进入上升空间,一年大涨四倍的势头被打散。加上小米 11 的 "WIFI 门 "、疫情对小米新零售模式的冲击等等。2021 年初对雷军来说,是个艰难的时刻。
要在这个时间节点投身到烧钱的造车业务,甚至可能最后颗粒无收。雷军要说服的不只是高管,还有一众投资人、供应链伙伴,以及找到愿意与雷军一起投身造车事业的同路人。
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回忆起官宣造车当晚的心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造车实在太难了,一眼望过去,全是太多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
不过雷军的个人魅力,和打造一款年轻人 Dream Car 的预期,吸引了汽车行业的工程师们前赴后继。雷军说,很短时间里,小米收到了 2 万多份简历,汇聚了很多汽车行业的精英。
甚至有汽车猎头表示,不少工程师愿意降薪 5% 以上,与小米汽车共成长,与雷军共造梦。
雷军也在过去 1000 多天里,对造车进度不松懈的同时,让小米在手机业务、IoT 业务上持续提升。
无论是小米 " 十三香 ",高端化转型取得重要成果;还是小米现金储备从 2021 年初的 108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三季度末的 1276 亿元。这都是雷军交出的 " 投名状 "。投资者也从最初的质疑,开始信任雷军,并开始计算起小米未来预期的销量,对小米股价进行重估。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8 日,小米集团在港股股价累计上涨 48.81%。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也是少有全年股价上涨的公司,涨幅仅次于理想汽车、联想集团。
不过从发布会当天的股价表现来看,小米当天股价微跌 0.25%,成交量小幅放量。有机构投资者分析称,这意味着投资者对当下的小米存在分歧,发布会还未能给出让投资者认为超预期的内容。
的确,这场发布会的核心,围绕着小米造车本身,算是雷军对小米汽车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回顾小米汽车造车路上的技术攻坚。对于市场期待的智驾、智舱表现反倒讲得不多。
对消费者来说,汽车参数配置上的这部分提升,在日常使用的体验感上却很难拉开差距,但在智驾、智舱和小米构建起的庞大 IoT 生态带来的体验感上,市场期待很高。这块缺失的内容,也是部分投资者买单离开的因素之一。
根据国金证券的统计,小鹏 G6、问界 M5 自年中落地以来,超 7 成销量来自智驾版本,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差价(较无智驾版高至少 2 万元)。
小米也要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发布会上,对智驾、智舱和车机互联有更多的讲解。在接下来几个月的空档期中,小米还要进一步完善这部分的体验。
唯有如此,小米汽车才能如他所愿,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那条鲶鱼。
曾经,特斯拉让激活了波澜不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全球汽车工业的电动化变革;小米的愿景,则是在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融合发展的当下,以一个科技公司之姿,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
在一众科技公司当中,小米汽车是极少躬身下场,以自身品牌来造车的一家。軟體生态、Tier1 硬體、广泛的营销渠道和閱聽人,也让市场未敢轻视这家 " 新势力 "。但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智驾能力能否如期落地,产能上的磨练能否平稳度过?在造车的路上,小米依旧还是个新人。
雷军对比亚迪、理想和华为等公司的致敬,也被看作是向他们拜码头。在此之前,友商们是师傅,接下来则是对手,也是接下来一齐壮大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同路人。
小米汽车未上市便引来泼天流量,每一个小进展都让人注目。这也让雷军异常小心,想要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如今箭已在弦上,雷军能否在搅动手机市场风云后,在汽车市场再次创造神话,这注定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