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黄文涛: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将深化,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是积极信号,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1 月 9 日电 题: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将深化,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是积极信号
作者 黄文涛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发展部联席行政负责人
黄文涛
2024 年,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格局预计将呈现显著变化。美国利率和美元汇率有望达到峰值后回落,而人民币则有望企稳回升,这为全球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动能的转换将进一步深入,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成为积极的信号。
在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挑战、大国竞争格局阶段性演变以及市场预期不稳定的背景下,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和提振发展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能会制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以避免预期进一步转弱。实际上,政府稳增长的诉求已经开始提升,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发万亿国债用于兴修水利,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 " 三大工程 " 建设,都显示了政府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
在投资领網域,政府主动保增长的诉求上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抓手预计将带动投资增速的回升。具体来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已批准增发一万亿国债用于防洪治理工程等八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举措不仅突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而且预计将推动 2024 年基建投资实物工作量的增长,使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 8.7% 左右。
从企业角度看,预计利润下行周期将结束,投资动能有望回升。历史数据规律显示企业利润领先投资约一年,因此 2023 年三季度以来制造业利润周期的好转预示着未来投资的回暖。同时,随着 PPI 的改善和考虑 2024 年的经济修复,PPI 同比有望由负转正,进一步带动制造业企业利润的回暖。这将有望引领 2024 年制造业投资回升至 8.2% 左右。
在消费方面,预计 2024 年居民部门的就业和经营状况将得到改善,疤痕效应逐渐减弱,消费有望继续修复。考虑到当前消费增速与常态化水平仍有差距,未来居民就业、收入和信心的持续改善以及现金流量表的持续修复,将有助于消费动能继续向常态化水平靠拢。预计社零增速将达到 6.4% 左右,显示出消费市场的稳步复苏。
在出口方面,预计全球制造业和商品贸易周期将触底反弹,出口有望边际改善。由于全球商品贸易和中国出口与全球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因此预计中国出口本轮下行周期也基本结束,未来将在波动中回升。2024 年的出口总体表现预计将好于 2023 年,增速有望达到 5% 左右。同时,WTO ( 世界贸易组织 ) 也预测全球商品贸易在 2024 年将增长 3.3%,显著高于 2023 年的 0.8%,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贸易环境的改善趋势。 ( 中新经纬 APP )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作者: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