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在“欧洲粮仓”大步迈进:1941-1942年征战苏联的“雪绒花”,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战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根据百科提供的解释," 山地猎兵 "(Gebirgsj ä ger )一词是专门用于描述执行山地及高山地網域作战的步兵,以德、奥两国为主。至于 " 猎兵 " 一词,则是在德语国家中代指轻型步兵部門的军事术语。
二战期间,德军山地部队使用了 " 高山火绒草 "(又名 " 雪绒花 ")一类的植物作为其部門的徽标,以此凸显其 " 精锐 " 的象征。而在对苏的 " 巴巴罗萨 " 行动中,山地兵们同样作为入侵的先锋,跟随着己方的装甲铁流一路深入苏联境内,并留下了大量影像以彰显其 "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的形象。本文中所节选的部分照片即是德军第 1 山地师的战地留影。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配图及注释均来自历史文献,本号无意宣扬任何极端理念、观点,请读者自知。(笔者增添的注释,将使用不同颜色加以注明)
▲德军第 1 山地师师徽,即是 " 雪绒花 "。该师原为旅级规模,于 1935 年成立,后于 1938 年 4 月 9 日在加尔米施 - 帕滕基兴地区扩建成立,成员主要由巴伐利亚人及部分奥地利山民组成。作为德军中的精锐力量,该师先后参与了波兰、法国以及侵苏的 " 巴巴罗萨 " 行动,1942 年 8 月 21 日,该师在苏联高加索地網域的厄尔布鲁士山升起德国国旗,象征 " 征服 " 高加索地網域,后被派往南欧巴尔干一带,对抗兴起的南斯拉夫游击队。1944 年末作为 E 集团军一部退出巴尔干,前往匈牙利休整。1945 年 3 月,该师被重新冠以 " 第 1 帝国山地师 " 后,带着一众老弱残兵,向着苏军发起了代号 " 春醒 " 的进攻行动,失败后退入奥地利,最终向前来的美军投降
照片说明
原编辑:H. 汉兹中校、E. 斯塔尔克上尉
摄影及后期制作:J.Gaa 上等兵
照片冲印:E. 路德利克上等兵
图片注释:E. 吉曼德尔
▲ " 行军令下达后不久,战士们便背起装备开始行动。当他们路过总督府的东南角时,还不相信和苏联人爆发了军事冲突。但他们不是外交官,必须服从元首的命令。直到 6 月 22 日晚,所有人都收到了‘与苏联开战’的密令 "
▲ " 战争开始了。战士们渡过桑河,向前推进,穿过亚沃利夫和米扎纳,抵达利沃夫 "
▲ " 布尔什维克分子的抵抗极其顽强。战士们还遇到了敌人的装甲部队,尤其是超重型坦克,这是我部在此地首次遭遇这样的‘钢铁怪物’。但他们终究还是败给了无畏的山地猎兵们 "
【注:上图中出镜的坦克分别为 T-26 及 T-28 多炮塔坦克。相比之下,配有 76、45 毫米火炮及 7.62 毫米机枪塔的 T-28 坦克威胁更大一些】
▲ " 利沃夫。这座古老的大学城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还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它的 " 德国根源 "。早在波兰统治时,这里的乌克兰人就曾尝试独立并蒙受了巨大的苦难。继波兰后,布尔什维克分子带来的可怖影响也随之而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敌人’的真面目。
数千名德国人和乌克兰人被以最野蛮的方式拖到监狱下黑暗的地窖里并被杀害。由俄国秘密警察看管监狱的院子里,正发生着人类从未目睹的最可怕的罪行。监狱后院里躺着一排排遭受布尔什维克分子残酷虐待的受害者 "
【注:第 1 山地师于 6 月 22 日攻入利沃夫内,并在此地发现了数千具因来不及带走而遭苏军处决的囚犯】
▲ " 我们没有时间在这座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城市里逗留,怀着愤怒的心情,向着东南方向追击敌人。乌克兰人卸下了巨大的压力,建造了凯旋门,上面放置了旗帜和 " 向元首致敬 "、" 我们欢迎解放者 " 等铭文 "
▲ " 对布尔什维克分子的仇恨,强化了我们的目标感,并赋予这场战争更深刻的意义 "
▲ " 布尔什维克分子宣扬的体系已然破碎,从基座上跌落下来,就像这座列宁的雕像一样 "
▲ " 塔尔诺波尔(Tarnopol)城前,一场非比寻常的硬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山地兵与党卫队的勇士们一起,为那些遭受无情暴行而流离失所的德国人、乌克兰人以及倒下的战友复了仇 "
▲ " 被俘的敌军伤兵将交由医护人员治疗,因为山地兵是一支看重士兵荣誉、生命的部队,而不是像对手那样的虐待狂 "
【注:许多德国人声称并不了解苏联战俘在德国境内的遭遇。但根据历史学家罗尔夫 · 凯勒(Rolf Keller)的说法,至 1942 年中期时就有 22700 名苏联战俘遇难。有消息称,由于担心自己会没饭吃,许多德国狱卒会给予苏联战俘极少的食物,更有甚者会私下处决战俘】
▲ " 炊事班在水井前忙碌着 "
▲ " 布尔什维克分子会躲入当地教堂祈求庇护 "
▲ " 空军立了不少功劳。他们极大破坏了敌人的铁路系统,这辆带伪装的列车就是‘斯图卡’的战果之一 "
▲ " 雨后的乌克兰化为泽国,可泥泞的道路并没有阻挡山地兵们前进的步伐。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我军还在文尼察(Vinnitsa)打垮了一支顽抗的敌军 "
▲ " 战士们向前推进 "
▲ " 军中理发 "
▲ " 向着乌曼挺进的山地兵们 "
▲ " 开拔前的最后小憩 "
▲ " 沿途处处是敌人仓皇而逃的景象。马匹倒毙在车前,器具散落一地 "
▲ " 饥渴难耐的布尔什维克分子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水的沟渠 "
▲ " 通讯部門,全师的指挥中枢 "
【注:1941 年时,第 1 山地师编制为:师部、第 98、99 山地步兵团(每团下辖 3 个营),另有第 54 野战医疗营、第 44 反坦克营、第 79 山地炮兵团(下辖 4 个营)及第 54 通信营、第 54 工兵营及第 54 补给连】
▲ " 奥尔洛瓦已经被甩在了身后,我们也行军到诺盖草原的尽头 "
【注:从炮盾、火炮长度来看,笔者推测,背景处的这门火炮应是第 1 山地师缴获的苏制 F-22/1936 型师属野战炮】
▲ " 向着第聂伯河进发 "
▲ " 工兵们迅速修好了桥,保证后续部队依次通过 "
▲ " 可惜卡车不是两栖的 "
▲ " 第聂伯河的对岸景象 "
▲ " 大清理。成功夺下第聂伯河桥头堡,是本次行动中的一大关键 "
▲ " 生锈了的铁盒 "
▲ " 与我部随行的罗马尼亚友军,以及他们缴获的‘战利品’ "
▲ " 晴空下被击毁的敌军坦克 "
▲ " 秋天伴随着姗姗来迟的大雨,将整片黑土地浇成一地烂泥,与‘泥将军’斗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
▲ " 一名来自‘贝尔萨格里’部門的意大利友军 "
▲ " 某日的清晨时刻,顿涅茨克已然近在咫尺 "
▲ " 坐落在马凯耶夫卡的基洛夫工厂是一座巨大的监狱,在被毁之前曾雇用超过 46000 名工人。如今,这座工厂为我军所‘解放’ "
▲ "1941 年 10 月,马凯耶夫卡(Makeyevka)的市政广场前挤满了寻求工作的人 "
▲ "11 月,我们来到了位于米乌斯河畔的阵地 "
▲ " 我们的防空炮保护着我军阵地免受敌军袭扰 "
▲ " 长夜漫漫,战士们总要想方设法熬过这场寒冬 "
▲ " 警戒中的高炮部队 "
▲ " 面对大雪、严寒的恶劣天气,指挥官依旧来到一线,坚持视察完最后一个阵地,并得到了有关情况的深入报告。"
▲ " 乌克兰严冬中的栖身之所,也被叫做‘慕尼黑之家’ "
▲ " 每当天气放晴时,部队依旧在加强队列训练 "
▲ " 尽管越来越频繁地遭到布尔什维克分子驾驶的‘垃圾’们骚扰,但高炮部队绝不会松懈 "
▲ " 元首生日的这天,噩梦般的冬天终于结束,敌人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骄傲飘扬于空中的旗帜,是我们即将到来胜利的象征!"
【注:希特勒的生日是 4 月 20 日,即代表此时已是 1942 年】
粉丝也可添加我的微信:goofyJoey1999 申请加入粉丝群 ~,入群请遵守基本公告和要求 ~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141802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