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阿里巴巴,张口AGI,闭口GMV,欢迎阅读。
巨头重抖擞来得如此迅猛。20 日晚,阿里巴巴交出了一份酣畅淋漓的财报。CEO 吴泳铭宣告,当前首要目标就是追求 AGI。为此,阿里巴巴未来 3 年的资本开支将大幅扩张,相当于过去 10 年的总和。
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阿里巴巴当季营收约 28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净利润 464 亿元,同比增长 333%。最近四个季度,阿里巴巴云业务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3%、6% 和 7% 与 13%,其中,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资本市场第一次对中国本土 AI 真正兴奋起来。以往,在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议上,分析师频频追问受新兴势力冲击的传统电商业务,昨晚,几乎所有分析师都在追问与 AI 和资本开支有关的话题,阿里巴巴的高管们也一改以往的谨慎,将自己塑造成最信仰 AI 的科技巨头。几乎没有 GMV,只谈 AGI。
AGI 为什么重要?阿里巴巴的解释简单粗暴:如果 AGI 相当于人类 80% 以上的能力,那么,占比全球 GDP 的 50% 的人力支出构成,可以被替代掉。
这是中国科技巨头在 AI 叙事上,罕见地、明确地对标美国巨头。最近几个月拿 GDP 做类比的,一个是向 OpenAI 投资了 400 亿美元,并绑定后者 5000 亿美元星际之门的软银集团;另一个是 AI 年收入超过 130 亿美元的微软。去年底,孙正义称超级人工智能每年创造的 GDP 将超过 9 万亿美元;前几日,纳德拉称爆发式、富足式的 " 智能 " 供应,应该以将发达国家的 GDP 增速抬升至每年 10% 的高度为基准。
如何打造 AGI?砸钱!砸向三个方向:一是 AI 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 AI 基础模型平台和 AI 应用,三是现有业务的 AI 转型更新。未来三年,可能是阿里巴巴集团历史上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最大的、最集中的三年,投入超过过去十年总和,相当于至少每年 1200 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最近一个财季,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已经从 175 亿元增至 318 亿元,几乎翻倍,相当于当季资本开支强度约 11%。而典型的美国互联网巨头谷歌、微软、亚马逊与 Meta,最近三年的平均资本开支强度约为 13%;它们已经计划将下一财年的资本开支,从合计 2500 亿美元提升至 3200 亿,市场预计资本开支强度约为 20%。
阿里巴巴提醒市场,对 AGI 的投入如此巨大,即使在折旧摊销后,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利润率。但它更相信,这些投入很快会被内外部的客户需求所消化。
推理需求正在爆发。阿里巴巴观察到,在春节以后,新增客户需求约 60% 至 70% 都用在推理上。这正是DeepSeek 的节后效应。
阿里巴巴拥有生活消费的入口,正在经历 AI 改造;它的夸克和通义 APP 是面向消费者的 AI 应用,钉钉则是面向企业的 AI 应用,将于智能体驱动;同时,AI 也在提升高德的用户价值。AI 只有全面接入互联网超级应用,才真正标志着 AI 应用时代的到来,也将为真正 AI 原生的杀手级应用开启大门。腾讯微信接入 DeepSeek R1 模型,阿里巴巴必须有所回应;字节系也在加速旗下 AI 模型与超级应用的结合。
预计今年 4 月,阿里巴巴还将通过苹果 iPhone,成为中国市场最有价值的端侧 AI 入口之一。
云计算目前仍是最有可见度的 AI 盈利方式。在全球最重要的三个开源大模型中,阿里巴巴的 Qwen 系列,占有一席之地。阿里巴巴通过百炼平台,向 Qwen 模型的客户收取 API 费用。尽管它还没有带来可观的直接收入,但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开发者在此之上的创新,将提振阿里巴巴的云商业模式。
在 HuggingFace 上,基于 Qwen 模型家族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经超过 9 万个;全年下载量占比达到 26%。被誉为 " 国运级 " 的 DeepSeek 模型,盘活了国内云厂商的算力储备;在中国 "AI 六小龙 " 企业中,几乎都有阿里巴巴的身影。
竞争与机遇已经摆在每一家中国巨头面前。它们正在重拾自己的信心,市场也在重估它们的价值。自 ChatGPT 发布以来,国内科技巨头往往都宣称 All in AI,但实践起来却相当谨慎,在资本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泡沫。直到 DeepSeek 震撼了硅谷与华尔街,让国内多座创新城市扪心自问;直到前不久那场引起了强烈反响的" 后腦勺竞猜 " 座谈会,以及任正非在现场发言称,中国 " 缺芯少魂 " 的忧虑已经减弱了。
前两年,要观察全球 AI 前沿趋势,资本市场不会错过每一场美国巨头的电话会议。从今年开始,市场将会把中国科技巨头放在同等重要的位次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尽研究 (ID:Weijin_Research),作者:未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