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米造车参数不会输,但碰上了地狱开局,欢迎阅读。
点击上方 "道哥说车" 关注
· 这是第 4281 原创首发文章 1k+
· 关注道哥说车 ID:daogeshuoche
撰稿:听风吟
审稿:侃二姐
编辑:萧萧
消费关系你我他,关注财圈社、道哥说车公众号,点击 " 服务 " 选择 " 看点投诉 ",提交你的消费维权纠纷(https://www.caijingkandian.com/kandiantousu);你也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由管理员拉你进群,席位有限,尽快关注。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听风吟】造车 32 个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信息越发清晰。
日前,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 ( 第 377 批 ) 以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 第七十二批 ) 公告中,小米 SU7 两版本车型 " 亮相 "。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拿到了 " 准生证 ",同时也让小米 SU7 的 " 真容 " 进一步显现。
根据工信部数据,小米 SU7 两版本车型的续航分别为 800/750km 和 668/628km,而这样的参数放在当前纯电汽车市场中显然有一定优势,毕竟 800km 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在当前市场中还是少见的。而这或许也是小米的传统,毕竟小米手机在参数上就少有败绩。
但参数不输同行就能卖好吗?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已经碰上了地狱开局。很难想象,小米首款车型会选择做一款轿车产品,而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轿车市场大概是最难出量的细分市场,甚至如果考虑到越来越多的竞品,小米 SU7 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
此外,在汽车市场内卷严重的今天,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掀起,规划在明年交付的小米首款车型,一出生就陷入了价格战的漩涡。有意思的是,小米 SU7 的造型因总能找到其他车型元素,此前也被网友好一番调侃。
地狱开局,小米 SU7 压力山大
按照工信部披露的信息,小米 SU7 车长 4997mm,轴距 3000mm,算得上尺寸优秀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而网传 30 万元左右的售价也很符合该定位车型的市场价格。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小米造车的开局就堪称地狱模式。
在中国市场,做好轿车当然有益于品牌形象,但对于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而言,求销量还得祭出 SUV 的武器,毕竟这才是国人的心头好。而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历史来看,绝大多数品牌也都是以 SUV 入局。
事实上,不是没有纯电中大型轿车带着崇高的理想冲入市场,但结果大多不令人满意,比如 11 月销量仅 6 辆的智己 L7,11 月销量仅 115 辆的智界 S7,除此之外,蔚来 ET7、岚图追光 EV 等车型同样没有打开局面,而这显然足够说明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难混。
当然,如果放宽到 20 万到 30 万元价格区间内的 B+、C 级纯电轿车的来说,也有混得不错的,但也仅限于比亚迪汉 EV、特斯拉 Model 3、极氪 001、蔚来 ET5 在内的寥寥数款车型。据经销商集团高层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B+、C 级纯电轿车的整体渗透率,远低于纯电、增程 SUV,这个区间,短期内还是 BBA 燃油车 B、C 级车的天下。
鉴于纯电轿车市场的现状,小米 SU7 的开局难度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从 11 月开始,比亚迪海洋系列、王朝系列纷纷降价,这一轮降幅从 3000 元到 2 万元不等,在比亚迪 " 掀桌子 " 之后,零跑、哪吒、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纷纷推出各自的优惠活动,其他传统品牌的终端优惠可能会更加 " 喜人 "。
一定程度上来说,小米 SU7 一出生就跌进了价格战的漩涡。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品牌一直用高性价比和消费者们 " 交朋友 ",但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整个汽车市场,谁不是在拼性价比,而这也容易造成 " 走小米的路,让小米汽车无路可走 " 现象。面对竞争如此激烈,价格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汽车市场,小米造车的开局难度可想而知。
生涩的小米,还会不会走弯路?
如果说开局面临价格战是小米造车生不逢时,那么其开启造车征程的首款车型就选择了渗透率低且市场冷淡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这件事,就很耐人寻味了。小米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雷军的 " 不败 BUFF" 加成让小米汽车太自信了,还是小米汽车认为其一定能改变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 SU7 外观曝光后,网络上对这台车的造型争议也比较大。
从前脸和侧面造型来看,很有保时捷 Taycan 的韵味,被有些网友戏称为 " 米时捷 ",也有网友称从中看到了迈凯轮、保时捷、特斯拉、林肯、蔚来、零跑等品牌的影子。更是有不少博主将小米 SU7 的尾部和零跑 C01 的尾部对比,而配文中 " 把 logo 这么遮住,你们就说像不像零跑 C01"。
在小米 SU7 造型被热议的时候,哪吒汽车 CEO 张勇曾发过一条微博:" 最近发布的几款新车,一看都似曾相识,原创不够。任尔东南西北风,一入行业深似海,该过的坑和坎,都要趟一遍,没啥新鲜玩意。" 这句话也被不少媒体引用,说是在评价小米 SU7。
当然是否如此没法确定,但张勇这句话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初创车企由于经验不足,很容易走 " 弯路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小米选择以中大型纯电轿车入局造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现如今,汽车产业讲究造智能汽车,具有手机背景的小米汽车很自然会成为其中一员。但是智能汽车本身也是汽车,经验缺失导致的对市场误判,对产品打磨不够等或许是每一个新造车企业无法避免的风险,小米汽车难道会是例外吗?而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后续会不会走一些 " 弯路 " 呢?
关注 " 道哥说车公众号 ",自动弹出编辑微信号,加他微信备注 " 道哥粉丝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来自网络 」
往期报道回顾
四
>>>>>众车企 " 围怼 " 懂车帝:谈公平不如谈 " 人情世故 "?
沃尔沃在华销售总裁仅 4 个月就生变 换人就能卖好新能源车吗?
>>商务合作
微信 :fx666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道哥说车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