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别闹,《封神第一部》才不是中国版《指环王》,欢迎阅读。
先说结论。
最近,苏产电影《封神第一部》热映,这部 " 十年磨一剑 " 的片子,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布局,志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传统中国神魔宇宙,见雄心;制作,大量的特效运用纤毫毕现,见匠心;上映,从原定的 2020 年到如今一波三折,见决心。
很多观众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部片子堪称中国版的《指环王》。
确实,乍看过去,这部片子确实和影史经典《指环王》异曲同工:
它们都有扎实文学基础,前者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后者是托尔金的毕生心血,魔幻小说迷必备读物。
它们都不惜大手笔,去构建一个架空的奇幻世界。前者是截教阐教天神人间,后者是矮人巫师,精灵魔仙。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采用 " 三部曲 " 的形式,去聊一个相似的命题:关于欲望,关于权力。
但细心比较,你会发现《封神》系列不能简单归纳为《指环王》的中国版,从皮到骨,它自成一派,也担得起佳作之名。
" 以虚御实 " 的中国式审美
先说作品的 " 皮 "。
《封神第一部》是 " 为大银幕诞生 " 的作品,IMAX 呈现出的波澜壮阔,很容易将人拉到那个洪荒的上古宇宙。
特效用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名场面?
影片开场打冀州,冰封千里、火舌滚滚,殷商战士铁血冲锋,在史诗级别的音效加持之下,动人心魄。
影片前段,商宫夜宴、新王登基,其中几段舞蹈编排,有的具象了力量的崇拜,有的偏巫术的神秘感,有的重袅娜、重妩媚,挑逗神经 ……
影片中后段,纣王的野心、祸心昭然若揭,主创是怎么表现的?狐妖现出原形,二者暧昧互动,藏不住嗜血的兴奋。
那么《指环王》呢?
在新西兰实景搭建,以特效技术 " 深加工 ",再把剩下的交给时间,于是我们见到了似真似幻的中土大地。
影片中绝对的 " 主角 ",那只拥有魔力的戒指,为了尽致展现魅力,主创打造了 40 个不同大小,不同尺寸的道具。
全 CG 角色咕噜,前期动作捕捉加后期合成,让这个角色毫无生硬的 " 僵尸感 ",通篇活灵活现。
看出区别了吧。
《指环王》的皮,是 " 以实写虚 ",不管是中土世界、魔戒,还是咕噜的形象,原本只存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是虚的,主创却用精湛的技术,把想象做实,致力还原,越实越好。
《封神第一部》的皮,是 " 以虚御实 ",上古的部落战争,甲骨文与占卜祭祀,这原本是真实存在的,存在于先民的生活起居中,每个观众都有刻板的印象。为打破实的印象,主创选择把这些东西缥缈化、寓言化。
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历史上有 " 商人服象 " 的说法。
怎么 " 服 "?电影设计了一个桥段:姜子牙、哪吒、杨戬三人初来朝歌,就被卖到了建筑工地,驯服的大象像是起重机,在拖动石材木料,非常魔幻。
虚与实结合了,生猛,不突兀,是导演关于那个时代的狂想。影片里面还有好几处 " 虚化 " 的处理,像水墨画的留白,都是很中国式的美学表达,值得一看。
当孔孟诞生前
继续聊聊这部电影的 " 骨 "。
非常有意思,这部《封神第一部》讲的是一个伦理的故事:君臣父子。
更有意思的是,影片里所有人物行事的逻辑,都是儒家的。
孔孟之道,支撑起全片成立的骨骼,这是《指环王》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电影里有一幕,朝歌城易主了,西伯侯语重心长地说:" 王位易主,臣节不废。" 这个话,孔子也说过,当年齐景公问政,孔子对答 " 君君臣臣 "。
还有一幕,在纣王的蛊惑之下,纣王几个质子认定生父有罪,欲杀之,于是陷入道德困境。这个困境,孟子思考过,他说:"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影片的时代背景是商末,那个年代的人肯定没有读过《论语》《孟子》,但是儒家尊文王,也是就是电影里的姬昌,敬周公,也就是武王姬发的弟弟。
所以,用孔孟的逻辑去解读上古的故事,《封神第一部》明线是神魔斗法,暗线可以看成是儒学的萌芽。
再举一个例子。
姬昌的出场跟其他诸侯都不一样,其他诸侯霸气尤甚,有的善征战,有的善狩猎,姬昌则不然,他种地。
" 礼失而求诸野。" 这是《汉书》的话,礼乐最美好的样子,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农民。
主创们有心了。
光影江苏评论员 王子扬
图片:官方剧照
来源:光影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