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孩子做事老磨蹭拖拉,催也没有用,我发现问题竟出现在这里,欢迎阅读。
带娃出门的时候,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跟孩子说好了十分钟后出门,到点了人还没动
说好去换衣服,一转头又去玩玩具了
……
常常是催一遍没动,再催一遍还是没动,越催越让人心烦,直到双方情绪爆发……
我们的老朋友,家有俩儿子的心理学者苏静老师,和很多爸妈一样,也经历过孩子的磨蹭。
她是如何应对的,又是如何「调教」成功的?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曾几何时,我也和很多爹妈一样,每天也是从孩子磨蹭拖拉、催促吼叫的混乱中开始的。
老大开始上小学、老二开始上幼儿园的那一年,每天早晨好不容易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从床上薅起来,本应该有条不紊地刷牙、穿衣、出发,而实际情况是——
我忙着哄因为「没睡够」而闹脾气的老二时,原以为已经去刷牙的老大,却坐在一边兴致盎然地看弟弟笑话……
我把早饭热好端出让老大抓紧吃时,老二非拉着哥哥陪他玩陀螺;在我穿戴完毕准备开门出发时,老大穿着一只袜子找红领巾、老二脱得一件不剩在沙发上神游天外 ......
我的情绪在孩子的拖拉磨蹭中快速攀升,像壓力鍋里的气压,越积越高,在出门的那一刻彻底爆发。
图片来源:giphy.com
彼时的我,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性去问孩子怎么了,更多的是和孩子说,甚至夹杂着情绪吼「快一点!」「别磨蹭了!」
每天出门,孩子委屈巴巴,家长满身低气压,电梯里碰到上下邻居,都会投来同情但感同身受的目光……
这样混乱又闹心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扭转全局。
毕竟,孩子磨蹭拖拉,只是问题的表象、行为的表现,背后总有一些「为什么」。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花了一星期时间做观察
我找到了孩子磨蹭的原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拿出了心理学家做自然实验观察的严谨态度,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仔细观察了两个孩子早上起床后的「所作所为」,并做了记录和复盘。
我发现老大和老二虽然都很磨蹭,但有相似点,也不太一样,我归纳了三点:
原因一:孩子年纪越小,时间感知越受限,很难做到「管理时间」
就拿一个最常见的场景来说,我跟孩子们约定好十分钟穿好衣服,十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间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了日常用语中「时间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如昨天、今天、明天或白天、中午、晚上,但对时间名称的认识仍然很初级。
4 岁之前,孩子对于「时间」,只是模模糊糊知道、马马虎虎使用。
直到 5.5~7.5 岁才是「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飞跃期,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才开始掌握「时间持续」概念。
「时间」概念:主要关注时间的流逝、顺序和连续性
「时间持续」概念:侧重于时间的长度和持续状态
直到上了小学,他们才会逐渐理解更抽象的时间概念,例如小时、分钟和秒,估摸这也是一年级数学课才开始学习钟表的考量吧。
在那段鸡飞狗跳的时间里,老大才 6 岁半,正处于「已经有时间概念」,但还卡在「对时间有具象认识,还没到抽象认识」的过渡期;而老二才两岁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认为给到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搞定」就行,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难的。
原因二:孩子注意力还在发展,自控能力不足,很难「管理自己」
在哥哥身上,我还发现了一个很典型的情况,比如让他收拾书包,结果他转头就坐下来看起了漫画书,导致快出门了书包还没收拾好。
我们有时候会气不打一处来:明明时间很紧张了你还在干别的?!是不是故意的!
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是管不住自己……
实际上,「自控能力」与孩子注意力发展相关联。
4~6 岁孩子的持续性注意力得到显著提高,这种注意力的提升,对于孩子理解和使用时间概念至关重要。
即便幼儿园中班孩子在适当条件下,注意持续集中的时间可以达到 10 分钟左右,「5 分钟」仍是孩子持续注意力的重要波动轉捩點,是许多学龄前孩子能够自主维持注意力的平均时间。
直到 6~10 岁,孩子的分心控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对于 6 岁半的老大来说,自控能力已在稳步提升阶段,但仍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提醒。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新奇事物充满好奇,这使得他们在需要集中注意力时仍容易分心,一时不察,也容易被各种有趣的事情诱惑,「什么迟到?什么批评?先开心了再说!」
原因三:孩子可能因为无助产生负面情绪,催促导致进一步拖延
这一点也是感受最深的。
比如让老二自己穿袜子,结果第一只穿得歪歪扭扭之后就开始大哭,不再继续穿了,反而会直接坐沙发上发呆「葛优瘫」。
当我看到我们家老二茫然地坐在沙发上,盯着我给他准备好的衣裤袜子时,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他已经会自己穿衣穿裤,但是对于两岁半的他而言,仍然很不熟练。
孩子自己做得慢,家长着急催,一着急更穿不上,越催促越着急,越着急越挫败,这会大大打击孩子「我能行,我做得到」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恰恰是减少拖延行为的关键。
同理,对于刚上一年级的老大来说,自我打理不在话下,但是做事情的先后顺序、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他来说还是一个难题。
如果我不在一旁引导和提醒,只是一味催促,他很容易抓瞎,想起一出是一出,穿上一只袜子之后意识到书包还没收拾,收拾书包时想起还没刷牙,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着急、焦虑、无能的情绪自然而然涌现,好像什么都做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完,孩子只能拖延,换来一顿埋怨。
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容易因为「不会做、做不好」而「破罐破摔」,这时候再接收到父母的负面情绪,就会进一步消极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试想下,即使是我们成年人,在工作中不也一样吗?会因为不喜欢某项任务,而用拖延来表达反抗,或者因为任务太多、目标太大、难度太高而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开始。
如果这时候领导还一直在旁边唠叨、催促、甚至埋怨和责骂你……你又没法干掉你的领导……就更会磨磨蹭蹭、不情不愿、消极抵抗了。
孩子磨蹭,原因不仅在孩子
我自己也有问题
当然了,观察分析了一番老大和老二「出门难」的原因之后,我也从中总结了一些我和孩子爸爸的一些问题……
我发现,孩子磨蹭拖拉最严重的时候,恰恰是我或我老公自己睡过了时间,或者心疼孩子想让娃多睡会儿,导致晚叫孩子起床。
一开始时间晚了,后面就一顿急,做什么事情都火急火燎:刷着牙的同时给孩子热早饭,衣服找不着时就一顿乱翻,向孩子吼一句「快点」转身化妆,结果以为可以背包出门时,发现早饭还在灶台上没端,孩子的衣服一件没穿……
而我的情绪也在着急忙慌中一直很「上头」。
在时间管理和拖延的问题上,父母的拖延行为是孩子拖延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说白了,家长拖延,也会导致孩子拖延。
想让孩子不拖延,家长得以身作则,毕竟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不说,但心思也是直白的,「说我拖拉,你自己明明起晚了」。
除此以外,我也在反问我自己,是不是我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反思很多时候,孩子让我情绪上头,不仅是因为磨蹭,深层次原因是我一直执着于「为什么他就是做不到」。
明明给孩子留够了时间穿衣服,他用了 20 分钟还没穿完……起床就去刷牙 5 分钟不能搞定吗?不就是穿衣服再穿裤子最后穿袜子,很复杂吗?
话说回来,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能力限制,他们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期望他们立即表现得像小大人一样,只会被现实毒打。
尽管孩子有了一些自理能力,我们做家长的,也依然需要「降低一些预期」。
应对孩子磨蹭见招拆招
我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反思了孩子和家长的双方原因之后,我和老公首先调整我们的心态,行动上以身作则。
对于「整治」孩子磨蹭拖拉,也总结了几点经验,给大家做个参考。
帮助孩子「管理时间」,设立一个时间参照物
在孩子没有完全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之前,我们和他们谈论时间时,需要利用一些生活日常事件作为时间参照物,来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例如:
● 爸爸刷完牙,就轮到哥哥刷,哥哥刷完后就是弟弟刷。
● 等妈妈开始穿衣服时,就是全家开始穿衣服的时间咯。
● 在哥哥收拾书包时,弟弟可以玩陀螺,哥哥收拾完书包,弟弟就要把陀螺收起来咯。
也可以定个闹钟或用沙漏,来让孩子感受「时间持续」的概念,逐渐知道 10 分钟、20 分钟有多长,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带情绪地进行言语提醒
对于孩子做事做着做着就神游天外,收拾书包收着收着就看起漫画的问题,我们只需要在一边适当地进行言语提醒,就能让孩子把注意力拉回当前的任务中,例如:
● 嘿,哥哥书包收拾好了吗?漫画书我们可以等放学之后回来看哟~
● 哟,弟弟在数自己的脚趾头呢?妈妈要开始穿衣服咯,我们比赛谁先穿好,比不比?
● 前方预警,爸爸马上就完成刷牙任务啦,轮到哪个小朋友啦?
怕孩子做不好、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就帮他制定一个任务顺序表吧
制定任务顺序表,目的是帮助孩子理清楚做事的先后顺序、轻重缓急。
还是以出门为例,我会提前和孩子一起制定早起出门前需要完成的所有事项和顺序。
同时也不再操之过急,而是留出时间,让孩子将这些事项内化为真正的习惯。
# 任务顺序表
1. 起床,妈妈穿好衣服以后,大家再一起穿好衣服(衣服在前一晚准备好)
2. 洗漱,按爸爸、哥哥、弟弟的顺序进行
3. 吃早餐,在桌面放一个沙漏,提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吃完
4. 收拾书包,检查是否带齐当天学习所需的物品(笔盒、书本、红领巾等)
5. 出发上学,穿好外套再出门
孩子磨蹭拖拉,我们大人尽量不要被影响情绪
保证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搭建优质亲子关系的基石,也是让家庭系统良好运转的动力。
情绪会传染,孩子的情绪更容易被家长影响。
家长控制住自己生气、唠叨、催促的冲动,是不把孩子推向「拖延」深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
我有时候也会很难控制,但转念一想:大人孩子一大早都怒气满满、心情不愉快地开启这一天,真的不值当,不如放过孩子放过自己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一家四口的早晨终于走上了「正轨」,虽然偶有突发情况,但基本能做到有序地洗漱吃饭、整理书包、准时出门,不再鸡飞狗跳。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指南针,帮助他们提升自控能力和建立时间管理,同时提供一个积极的情绪支持环境。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拖拉的习惯,还能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 1 ] 刘鹏飞 , 崔佳歆 , 任维聪等 .4~7 岁儿童时间概念的获得方式 [ J ]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19 ( 04 ) :454-459.
[ 2 ] 杨莉 , 耿达 , 柳铭心等 .4~6 岁幼儿持续性注意的发展 : 基于时间进程的证据 [ J ] . 学前教育研究 ,2019,No.290 ( 02 ) :48-56.
[ 3 ] 林泳海 .4.5-7.5 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 J ]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 01 ) :17-22.
[ 4 ] 余习德 , 李明 , 夏新懿等 . 儿童时间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 J ] . 学前教育研究 ,2019.
[ 5 ] 方格 , 方富熹 , 刘范 . 儿童对时间顺序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Ⅰ [ J ] . 心理学报 ,1984 ( 02 ) :165-173.
[ 6 ] Attentional control in middle childhood is highly dynamic — Strong initial distraction is followed by advanced attention control - Volkmer - 2022 - Developmental Science - Wiley Online Library
[ 7 ] The emergence of procrastin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Relations with executive control and future-oriented cognition. ( apa.org )
[ 8 ]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Provide Temporal Information About Repeated Events - Roberts - 2015 -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 Wiley Online Library
[ 9 ] Development of Time Concepts in Normal and Retarded Children - Pheryl Montroy, Donald McManis, Donald Bell, 1971 ( sagepub.com )
本文专家
苏静
合作专家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邓欣媚
审核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策划制作
监制:大力
策划:美丽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