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风口下的播客“钱景”:为爱发电赚吆喝?,欢迎阅读。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翟元元
播客变现难的刻板印象再次被加深。
数日前,小宇宙头部播客节目《不合时宜》因被离职员工爆料拖欠工资而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合时宜》在回应欠薪争议时主动披露了节目一年的收入,外界因此得以窥见一档拥有近 50 万订阅粉丝的超头部播客真实变现情况。
《不合时宜》在回应里提到,2024 年 3 月 -11 月期间,广告市场非常惨淡,节目仅有一单广告合作,2024 年 3 月开始的 " 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 "(即会员)是其 2024 年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收入大约在 19 万元左右。扣除网站技术开发成本、设计费用、5% 的 Stripe 服务手续费、日常播客常规更新剪辑费、人力成本和税费之后,2024 年净收入约为 13 万元。
近 50 万粉丝,一年净收入只有 13 万元。这让不少人再次对播客的变现能力表示质疑。
播客閱聽人群体其实非常广泛,用户使用时长也很可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 5.4 亿人。
商业数据平台 Statista 数据显示,2024 年中文播客听众规模预计为 1.34 亿,相当于每 100 个互联网用户中有 12 人收听播客。《2024 年播客行业报告》显示,76.2% 的用户每天听播客超过半小时。
然而,即便是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高用户粘性,依然没能创造类似于短视频、直播行业的财富神话。头部播客节目收入不平衡,尾部主播可能更是每天 " 为爱发电 "。风口下的播客行业真实变现情况究竟如何?
60 万粉丝播客年入百万,超头部播客或年入千万
播客诞生至今,变现困境一直存在,只是,对头部节目来说例外。
在播客平台小宇宙上,粉丝订阅量几十万便属于头部播客。知情人士透露,拥有 20-30 万订阅的节目大概有 100 家。岩中花述、梁文道、日谈公园、大内密谈、凹凸电波、随机波动、不合时宜、展开讲讲、杨天真、搞钱女孩等节目,都属于此范畴内的头部。
《搞钱女孩》去年在业内崛起,该节目一度平均以每周涨粉一万的速度高速增长,至今已经积累了 61 万的粉丝订阅。
《搞钱女孩》创始人小辉向 Tech 星球透露,节目 2023 年 3 月 7 日正式上线,至今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全网超 100 万的粉丝订阅,合作平台包括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在内的 10 个平台。
一年变现 GMV 百万元,小辉称,变现方式主要以主流的广告为主,大概占到总收入的 70% 左右。其他还有线下沙龙活动(门票收入),私網域知识付费分销、搞蜜小卖部(私網域电商)等。
《搞钱女孩》的崛起,几乎见证了整个播客行业的蓬勃发展。
2023 年 3 月到 2024 年 1 月,10 个月的时间,《搞钱女孩》小宇宙订阅量做到了 10 万,然后整个 2024 年,涨粉 40 万。小辉称,感觉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很多人都在安利播客节目,平台也在发力播客内容,像小红书去年 6 月份开始拉播客主播入驻,做直播、推流,邀请节目开账号。今年 2 月份,B 站也开始发力播客。定位于普通人能借鉴的财富密码,《搞钱女孩》赶上了这波行业风口。
播客近两年增长迅猛,主播因而也吃到了时代红利,节目广告报价一路水涨船高。《搞钱女孩》从最开始第一单广告 2500 元,到现在一单广告报价 2-15 万元不等。
不止《搞钱女孩》,其他各个平台大部分播客节目变现主要以广告为主,也有少数节目以付费节目收入为主,比如一期节目单独付费几元不等。但一般这类收入都很有限,因为付费用户群体往往比免费用户少很多。而且,刨去平台抽成比例,以及苹果税(苹果应用商店抽成),最终到手收益并不多。
头部知名播客主播付费音频节目变现可观,因为存在一定的 IP 溢价。比如杨天真,其个人推出的标价 198 元的付费节目高情商公式,小宇宙页面显示,已经有 10534 人购买。以此计算,单一个付费节目,销售额便高达 200 多万。梁文道的《八分半》付费节目,定价 299 元,已有 32550 人购买,算下来该节目销售额近 1000 万。
头部播客 IP 变现方式更多元,像日谈公园、大内秘谈这些节目,还有通过组织高端旅行团变现,一次旅行团国外旅行大概收费数万元。此外还有 MCN 业务,帮品牌投放播客节目,收取服务费。销售节目周边商品,平台定制独家采买版权播客、承制代运营播客等等。
不赚钱,还是不想赚钱?
《不合时宜》收入问题对行业最大的影响是,它有可能加深外界对于播客商业化难的刻板印象,进而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
小辉强调,播客不赚钱仿佛是个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的问题,很多主播是为爱发电,商业变现上很佛系,最后个体没赚到钱就归结为播客行业不赚钱。但如果播客花更多时间、有更多商业化的操盘手介入,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可能不是播客不行,是主播不行 ",他调侃道。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做播客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赚钱。一位业内人士称,很多人不是变现难,是不想变现,会有变现羞耻。这部分人本身家境很好,有不错的本职工作,不需要通过播客挣钱。
播客节目《菠萝油子》,一档适合成年人听的动漫播客,上线至今已有四年时间。《菠萝油子》创始人 BiG 表示,用了四年时间把节目做到了行业类目第一,不过,因为动漫垂类本身比较小众,所以收益、涨粉都比较难。此前他曾对外表示,2023 年一年时间通过播客赚了 4000 元。
但是,他同样表示,最早做播客那一批人,真的不是奔着钱而来。每个人对播客的理解不同,BiG 告诉 Tech 星球,如果为了赚钱,那有太多其他可替代选择的方式。当然,也不是刻意为了要与钱做隔离。而是说,与播客元年之后,将播客视为风口,下一个抖音,涌入掘金变现的人不同,自己做内容的第一优选不是考虑钱、流量。而且,从变现效率来讲,播客现阶段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变现选择。公众号等比较传统的自媒体形态,可能都要比播客商业生态更完整。
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BiG 选择了时代下可以完整表达,而非断章取义、必须快节奏的媒介播客,表达内容也从动漫延伸到动漫链接世间万物,节目几乎拿下播客圈所有能拿到的大奖。
但即便如此,菠萝油子称,节目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商业关注。很多甲方还是因为对动漫本身局限性而倾向于选择泛文化类的节目。所以,2024 年之前,《菠萝油子》还是离钱很远。
2024 年,播客热度持续升温,用户付费意愿有所提升,《菠萝油子》顺势推出了一系列的付费节目。BiG 称,情况在变好,陆续开始有一些商单咨询。全年大概有数万元收入。
有些收入虽然不直接来自播客,但为其他变现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BiG 称,播客平台挣不到钱,但是节目通过视频平台完整的生态成功实现了变现。
三年前 B 站便推出了一个接近于播客形态,现在叫视频播客的节目形式,邀请播客主播入驻,开通账号,将播客节目转为视频形式在平台更新。菠萝油子因此加入了播客视频化浪潮,迄今为止,节目在 B 站收获 8.1 万粉丝。BiG 表示,2024 年节目收获的商单没有一个来自小宇宙,一半来自 B 站,一半来自喜马拉雅。
商业模式逐渐正向。BiG 称,通过播客,现在已经跟抖音、B 站平台建联,跟官方做了很多长期项目。他的商业逻辑是,不会在内容做好前主动去找钱,以内容方式反向让钱找过来,内容撬动商业价值。
内卷加剧,行业两端收入差距拉大
目前播客赛道,小宇宙声量最大,几乎成了播客行业代名词。事实上,其他如荔枝 FM、蜻蜓 FM、网易云、苹果、知乎、小红书、豆瓣、微博也都有播客频道或相关业务。
早期,情感类、文化类、观点表达类播客更受欢迎,近两年,商业财经类节目崛起速度飞快。
关于比较受欢迎的播客内容方向,BiG 总结称," 杀人放火鬼故事 "、" 搞钱女权聊商业 "。
垂类、实用性也被视为播客红海突围的关键。小辉称,第一批播客主要是围绕生活方式、纯文化属性、偏精神世界的文化节目,以及表达观点类的节目为主。这类播客几乎 " 天下已定 ",想要成为新的黑马,需要走专精、更垂直的定位路线,作出一定的差异化。泛泛而谈类的节目已经没有红利空间,人群越聚焦越好,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
对主播而言,对比各个平台来看,社区氛围方面,小宇宙优势更明显,平台用户互动、评论更活跃。商业变现方面,则是喜马拉雅更具优势。不少主播表示,合作的广告商单中,来自喜马拉雅平台的更多,后者商业化成熟度更高。除了商单多,平台还提供了一种播放激励政策,根据播放量多少为主播进行一定比例的广告抽成。抽成机制上,小宇宙更友好,抽成比例为一九(平台提成比例为一成),喜马拉雅等其他平台大多数为三七。外链监管方面,小宇宙最松,喜马拉雅最严。
说起变现,外界常常忽略小宇宙之外的其他平台。做播客长达 8 年时间的资深主播白冰告诉 Tech 星球,播客概念兴起前,很多主播是在喜马拉雅、蜻蜓 FM 等传统音频平台做节目,本质上跟播客没什么差别。小宇宙兴起后,成为播客第一平台,从传统音频平台挖来很多主播,主播跨平台迁移,但很多还是在原有的发家之地变现收入更好。
与其他主播不同,白冰播客收入以付费节目为主,大概占到 60%-70% 左右。其次是广告收入,其他还有一些旅游活动收入。从业八年,白冰几乎见证了整个播客行业的起伏波动。白冰称,前几年平台派发的商单比较多,现在有所减少,而且价位在变低。" 比价对手变了,导致我们的广告报价也变低了,从曾经 8 万多降到了 6 万多 "。广告主方面,去年,平台上保健类商单特别多。
" 鬼故事 " 类节目变现似乎相对而言更容易,白冰称,喜马拉雅上,专门讲鬼故事的节目,主播自己写稿子自己念,一年收入 200-300 万元。荔枝也有比较赚钱的节目,《北京话事人》一直是平台台柱子。
行业两端收入差距十分明显。白冰称,很多头部播客节目想变现其实非常容易,一年收入一二百万不是问题。据他了解,有节目一期广告报价是 20 万元。
一两万粉丝的尾部主播,一年收入可能只有几百、几千元。主播杨文称,她做播客一年的时间,至今收入 1 万元。
行业内卷加剧,对小型玩家而言难度陡增。BiG 表示,做播客的人变多了,大家心态也从以往的佛系变成了内卷,开始意识到流量变得重要了。以前供给少,听众多,什么类型的播客可能都能有不错的点击量。而现在,做播客的人多了,同质化内容增多,听众被分流,对小播客而言挑战特别大。
老玩家也面临不少挑战,白冰称,用户会流失,如何拉新、增长,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