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网传长安与供应商纠纷不实,汽车行业降本仍需坚守“底线”,欢迎阅读。
今年以来,随着汽车行业的逐步复苏,在 " 价格战 " 打响后,车企销量也随之上涨。但看似一片繁华的背后,行业内竞争的态势也开始了新一轮更新,在 " 暗流涌动 " 中撩拨着车企的 " 神经 "。
日前,当长城与比亚迪因为排放问题的讨论热度还未散去时,一纸《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又流传于网络,将长安汽车也卷入了 " 风口浪尖 "。
长安回应:不信谣,不传谣
据网传的《申诉函》显示,在今年 3 月,长安汽车采购部门向数百家供应商发函称," 将对供应商的货款直接扣款 10%,以应对其遇到部分车企降价引起的汽车市场部分车型滞销。" 同时还表示,全国其他主机制造厂在长安汽车采购部的诱导下也打算效仿。
针对这一信息," 汽扯扒谈 " 也向长安汽车相关人员进行了求证,得到的答复为:不信谣,不传谣。同时,长安汽车在 6 月 7 日也针对这封《申诉函》也发表了公开声明。
声明中称,长安汽车从未收到任何供应商发来的 " 函件 "。因原材料价格变动、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等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每年磋商供应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贯做法。采用的方式均基于长安汽车与零配件企业的商务谈判,结算价格均按照商谈后签订的商务合同执行,该函件所述 " 直扣产值〞、" 直扣货款 " 等内容均为不实信息。
其实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在《申诉函》中提到的 3 月,也是全国车市爆发 " 价格战 " 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彼时共有超过 30 个汽车品牌参与到 " 价格战 " 当中,而长安汽车也拿出了百亿钜惠迎战,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目前长安汽车的经营状况正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销量与利润率均有着不错的表现。即便此前因为研发与营销方面投入较大,也应该不会影响到要与供应商抢夺利润的地步。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就《申诉函》中涉及的诋毁商誉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降本的同时也要守住 " 底线 "
随着《申诉函》事件的结果逐步明朗,引发事件背后的主因,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降本已成为了未来长时间行业发展的 " 主旋律 "。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升温、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在供应端压减成本已成为了不少车企的共识。同时,受到 " 价格战 " 的影响,供应商同样也面对着相比于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如何在降本的同时,稳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考验车企的一道难题。不过面对行业变化,长安汽车也早已准备了应对方案。
在今年 1 月举行的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就提出未来将着力实施 " 五大突破 ",全力推进 " 两大变革 "。而在 " 两大变革 " 当中,就包含了重塑供应链模式的 " 新伙伴变革 ",通过构建新型供应商伙伴关系,以 " 平等互信、透明安全、协同韧性 " 为原则,长安汽车将全面构建面向客户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从经营指标来看,长安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收入持续增长,市占率持续增长;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市值持续增长。从经营特征来看,自主品牌经营质量持续向好,以成为新的利润支柱。
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 5 月长安汽车共销售新车 200197 辆,同比增长 32.49%。今年 1-5 月累计销量达到 989985 辆,同比增长 7.80%。其中,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5 月销量为 29288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113.42%。1-5 月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 136323 辆,同比增长 104.41%。
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在 2023 年已确定了产销突破 280 万辆,确保规模增长高于行业 10 个百分点以上的总体目标。此外,年内还将陆续投放深蓝 S7、长安启源 A07、阿维塔 E12 等重磅产品。
综上所述,虽然网络上流传的《申诉函》被确认为不实消息,但随着汽车产业面临最大规模的转型更新,谁能掌握更低的成本与效率,优化供应链水平,而非通过恶意竞争来获取利益,才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 " 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