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高校开设公务员专业,公考卷入校内?,欢迎阅读。
近期," 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微专业 " 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作为主修专业学习以外,单独增添开设的教学课程,微专业设立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与常规专业或其它辅修专业相比有何不同?而此次 " 公务员微专业 " 的开设又因何破圈,其背后有哪些环节值得深挖思考?
01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公务员微专业的内涵外延
想要全面了解公务员微专业,须先清楚何为 " 微专业 "。与面向高考招生的常规专业有所不同,微专业是近年来众多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其是在学生本专业课程学习之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網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广东工业大学肖明教授表示," 微专业,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小而灵活的专业,是大学生在学习原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扩充跨学科知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形式上既是对主修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之一。"
招生简章提到,该微专业系对标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而建设的应用型专业,专业采取理论学习与应用实作相结合的模式教学,聘请具有丰富公务经验的老师执教实作,通过公文写作、公务礼仪、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训练等课程,系统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决胜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微专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理解的辅修专业,其是在主修专业基础上,高校对部分学生就业需求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克服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一种探索。以公务员微专业为例,其开设目的即通过相对系统和精干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快速提升行政公务核心能力,着重解决大学专业設定与新形势新发展下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
02
一经推出便争议四起
公务员微专业设立的 AB 面
公务员微专业一经发布,便有学生称其为 " 宝藏课程 ",无需再为公考培训机构动辄上万的花费担忧。与此同时,也有人产生质疑,该类专业的开设是否有急功近利之嫌,持续为 " 公考热 " 煽风点火。并有言论表示,如果继续 " 卷 " 下去,未来考研、教资等领網域是否也会出现类似专业。但冷静下来思考,公务员微专业的设立或许不无道理。
1. 公考潮持续高涨,培训需求恐增不减
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各省公务员招录整体呈扩招形势,总招录规模近 23 万人,其中省考招录 19 万人左右,国考招录人数在 4 万左右。虽然上海、吉林、湖南等少数几个省市有所减少,但整体缩招幅度相比去年还是有所收窄。
具体招录规模上,今年公务员招录规模近万人的省份有广东、湖北、江苏、河南、江西、黑龙江以及山东,其中广东省招录规模最大,共招录超过 1.8 万名公务员,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务员招录省份。此外,在这些招录规模较大的省份中,江西更是连续两年扩招,今年招录人数接近 9000 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扩招的背景下,另有 5 个省份实现了超 50% 的扩招规模。其中仅甘肃一省招考人数增幅就接近达到 80%。由此预测,在公考热度居高不下的环境里,人们对相关培训的需求大概率只增不减。而此番西南大学设立该专业,更像是对当下时局 " 识时务 " 的一种表现。
2. " 出圈 " 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结合公务员与高等教育两者在社会上特殊且敏感的地位分析,西南大学公务员微专业的不胫而走其实不足为奇。由于专业設定上有申论概论、公文写作、公务交流与表达规范、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等直接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课程,很难不让人与校外的 " 考公培训 " 相联想。
并且,一直有声音认为,虽然高校培养的一些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但不意味着高校培养方案与课程設定要向校外培训机构看齐。高校微专业不是职业培训,不能和专业混为一谈。类似公务员这样的微专业,其应符合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定位,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各自专业中学有所成,进而为政府系统培养真正有知识、能干事的備份人才。
另外,通过公务员微专业所引发的热议也可看出,目前这种更为聚焦的课程组合,确实是高校传统专业設定之外,满足学生拓展个人兴趣、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了解新兴产业动态的需要。事实上,目前不少高校都在开展微专业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学开设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山东大学设立智能通信微专业等。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近些年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
03
微专业之路还将延续
且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过往高校在一些专业設定上比较模糊,导致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联系脱节情况严重,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及人才就业双边发展。因此,高校通过专业改革,开设微专业、跨学科课程等方式,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专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微专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專院校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属于高校类微专业;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虽然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争议,但正所谓技多不压身,拥有微专业背景的学生适应力更强,更受人才市场欢迎,就业前景也更为广阔。
所以,如果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仍有余力,并对某个方面领網域感兴趣,或者想拓展某项技能,那么微专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用课余时间去提升自己,不管是对就业,还是对深造都有帮助。
从近两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实践看,在設定微专业时,学校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網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此次西南大学公务员微专业的设立,将微专业的建设引领到全新的人文社科领網域。
但归根结底,微专业的开设需要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水平;需要创新评价机制,以灵活、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微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需要重视数字化改革,以科技手段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微专业凭借 " 公务员 " 意料之外的出了圈,让人们认识了解到高校育人的更多可能。那么未来,愈发引人关注的微专业,能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我们期待。
推荐关注:
关注『黑板洞察』后台回复【2022】或者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获取多份教育行业赛道、投融资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