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高校開設公務員專業,公考卷入校内?,歡迎閱讀。
近期," 西南大學開設公務員微專業 " 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作為主修專業學習以外,單獨增添開設的教學課程,微專業設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與常規專業或其它輔修專業相比有何不同?而此次 " 公務員微專業 " 的開設又因何破圈,其背後有哪些環節值得深挖思考?
01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公務員微專業的内涵外延
想要全面了解公務員微專業,須先清楚何為 " 微專業 "。與面向高考招生的常規專業有所不同,微專業是近年來眾多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而言,其是在學生本專業課程學習之外,由學校各院系圍繞某個特定學術領網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養,提煉開設的一組核心課程。
廣東工業大學肖明教授表示," 微專業,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小而靈活的專業,是大學生在學習原專業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職業發展需求,擴充跨學科知識和提升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形式上既是對主修專業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實現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路徑之一。"
招生簡章提到,該微專業系對标公務員和行政事業公務人員公開遴選所需核心知識而建設的應用型專業,專業采取理論學習與應用實作相結合的模式教學,聘請具有豐富公務經驗的老師執教實作,通過公文寫作、公務禮儀、行政能力測試與申論訓練等課程,系統培養學生就業核心競争力和未來職業生涯的決勝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微專業并非傳統意義上理解的輔修專業,其是在主修專業基礎上,高校對部分學生就業需求的一種回應,也是對克服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問題的一種探索。以公務員微專業為例,其開設目的即通過相對系統和精幹的課程學習與實踐,開闊學生視野,快速提升行政公務核心能力,着重解決大學專業設定與新形勢新發展下社會用人需求之間的匹配問題。
02
一經推出便争議四起
公務員微專業設立的 AB 面
公務員微專業一經發布,便有學生稱其為 " 寶藏課程 ",無需再為公考培訓機構動辄上萬的花費擔憂。與此同時,也有人產生質疑,該類專業的開設是否有急功近利之嫌,持續為 " 公考熱 " 煽風點火。并有言論表示,如果繼續 " 卷 " 下去,未來考研、教資等領網域是否也會出現類似專業。但冷靜下來思考,公務員微專業的設立或許不無道理。
1. 公考潮持續高漲,培訓需求恐增不減
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各省公務員招錄整體呈擴招形勢,總招錄規模近 23 萬人,其中省考招錄 19 萬人左右,國考招錄人數在 4 萬左右。雖然上海、吉林、湖南等少數幾個省市有所減少,但整體縮招幅度相比去年還是有所收窄。
具體招錄規模上,今年公務員招錄規模近萬人的省份有廣東、湖北、江蘇、河南、江西、黑龍江以及山東,其中廣東省招錄規模最大,共招錄超過 1.8 萬名公務員,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公務員招錄省份。此外,在這些招錄規模較大的省份中,江西更是連續兩年擴招,今年招錄人數接近 9000 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體擴招的背景下,另有 5 個省份實現了超 50% 的擴招規模。其中僅甘肅一省招考人數增幅就接近達到 80%。由此預測,在公考熱度居高不下的環境裡,人們對相關培訓的需求大概率只增不減。而此番西南大學設立該專業,更像是對當下時局 " 識時務 " 的一種表現。
2. " 出圈 " 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結合公務員與高等教育兩者在社會上特殊且敏感的地位分析,西南大學公務員微專業的不胫而走其實不足為奇。由于專業設定上有申論概論、公文寫作、公務交流與表達規範、行政能力測試基礎等直接服務于公務員考試的課程,很難不讓人與校外的 " 考公培訓 " 相聯想。
并且,一直有聲音認為,雖然高校培養的一些專業人才與社會需求相脫節,但不意味着高校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要向校外培訓機構看齊。高校微專業不是職業培訓,不能和專業混為一談。類似公務員這樣的微專業,其應符合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定位,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各自專業中學有所成,進而為政府系統培養真正有知識、能幹事的備份人才。
另外,通過公務員微專業所引發的熱議也可看出,目前這種更為聚焦的課程組合,确實是高校傳統專業設定之外,滿足學生拓展個人興趣、學習學科前沿知識、了解新興產業動态的需要。事實上,目前不少高校都在開展微專業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學開設的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微專業,山東大學設立智能通信微專業等。中國傳媒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南工商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近些年也紛紛開設相關課程。
03
微專業之路還将延續
且讓時間去證明一切
過往高校在一些專業設定上比較模糊,導致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聯系脫節情況嚴重,難以滿足科學技術及人才就業雙邊發展。因此,高校通過專業改革,開設微專業、跨學科課程等方式,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專業體系建設。
目前我國高校微專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專院校開設的跨學科課程,屬于高校類微專業;另一類則是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面向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雖然專業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引發争議,但正所謂技多不壓身,擁有微專業背景的學生适應力更強,更受人才市場歡迎,就業前景也更為廣闊。
所以,如果學生在學習本專業時仍有餘力,并對某個方面領網域感興趣,或者想拓展某項技能,那麼微專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用課餘時間去提升自己,不管是對就業,還是對深造都有幫助。
從近兩年各大高校的探索實踐看,在設定微專業時,學校一般會選擇與科技前沿技術領網域相關的專業學科,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連接,以培養產業所需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此次西南大學公務員微專業的設立,将微專業的建設引領到全新的人文社科領網域。
但歸根結底,微專業的開設需要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作為保障,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培養方式,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與學科交叉融合水平;需要創新評價機制,以靈活、多樣的考核和評價标準,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微專業的建設提供一個開放、多元的發展環境;需要重視數字化改革,以科技手段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
微專業憑借 " 公務員 " 意料之外的出了圈,讓人們認識了解到高校育人的更多可能。那麼未來,愈發引人關注的微專業,能否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之一,作為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我們期待。
推薦關注:
關注『黑板洞察』後台回復【2022】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