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一杯饮料半杯冰!两协会最新倡议,欢迎阅读。
一杯饮料半杯冰,
这是卖冰还是卖饮料?
近年来,有关咖啡、奶茶去冰后
只剩半杯的吐槽从未停止。
前段时间,有多名网友反映称某咖啡品牌冰量过多、要求去冰量少的问题。而后咖啡官方客服回应门店饮品均按照统一程式制作,有固定杯量。
很多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买的冰饮,很明显可以看到只要快点喝,杯子里就会剩下大半杯的冰块,网友直呼 " 冻嘴 ","20 几块钱的咖啡吸几口就空了 ",剩下的咖啡等冰化了就淡得和水一样。
但也有反对声音表示,比如常见的美式咖啡本来就是一样量的浓缩咖啡倒进水里,冰咖啡只不过是倒到冰水混合物里,量是一样的,缓缓再喝不就完了。
还有人表示 " 去冰不满杯 " 已经成了饮品界不成文的规定,很多其他品牌的饮品也是如此。
7 月 26 日,江苏省消保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商家加冰要 " 有度 "。面对 " 去冰 " 的制作请求,商家多以 " 影响口感 "" 固定配方 " 作为回绝消费者的托词,理所当然的拒绝换位思考,保持着独家研发的品牌姿态。另外,点单页面没有单独的 " 去冰 " 选项,这是人为增加消费者的交易沟通成本,有意限缩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冷饮加冰要有度。
关于饮品加冰
两协会最新倡议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8 月 23 日发出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中消协介绍,近日有消费者在某知名饮料店选购饮品时,发现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 2/3,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也有的消费者反映,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 " 冰 ",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 " 去冰 " 饮品需求。
中消协表示,相关媒体就饮品加冰情况,对北京市西单商圈、朝阳大悦城、国贸、西三旗等商圈的知名冷饮品牌进行消费体验发现,一是餐饮经营者对冰量缺乏统一标准,即使同一品牌不同店铺对于正常冰的标准也不统一。二是各餐饮经营者的冰块大小、形状不同,有的饮品中冰块为扁片或中空状,因此不能简单以冰块数量来衡量加冰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在此倡议广大餐饮经营者:
一、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只要是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关联的情况与信息,消费者都有权知悉,经营者都应该提供。消费者购买饮品时,餐饮经营者应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饮品存在确实无法去冰或饮品为特定的冰与配料结合等情况,餐饮经营者应在点单页面明确标注或在点单时提示消费者注意。
二、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只有按照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消费、消费什么、以什么方式消费,其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餐饮经营者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 " 多冰 "" 正常冰 "" 少冰 "" 去冰 " 或通过备注方式调整加冰数量等个性化选项,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也可以将饮品和冰分开,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加冰及加多少冰。
三、尊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落实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要求从事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心怀责任担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经营理念,保障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消费者购买饮料时,默认购买的是饮料而不是冰。餐饮经营者可以在点餐台、广告单及食物图片等显眼处明示顾客有要求饮品不加冰的权利。若消费者对加冰容量提出疑问时,餐饮经营者应予以及时、正面的答复。
仅靠监管部门倡议肯定不够,饮品行业也该加快兼顾冰感口感与浓度的产品,比如使用冰冻奶或风味冰加入饮品,不断推陈出新,让消费者满意。
目前,奶茶咖啡在不少年轻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习惯,各类网红店网红产品层出不穷也证明了饮品赛道的潜力,在这种环境中,倾听消费者意见就变得更加切实重要了,诸如 " 一杯饮料半杯冰 "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玩笑话,而是确实需要被改善的产品。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
一杯饮料半杯冰的问题吗?
评论区谈谈你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