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AIGC+游戏:一个被忽视的长赛道,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数科星球,作者 | 苑晶,编辑 | 大兔
消费还没彻底复苏,游戏却已经出现拐点。
在游戏热度猛增的背后,除了版号的利好因素外,AIGC 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了一大亮点。在其他行业还在试水、探索之时,生成式内容技术已在改变这个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总体而言,游戏行业受到了系统的、全方位的、全产业链的改变——无论是文生文、文生图还是语音等,大多数前沿技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落脚点。
在画面端:它的改变涉及原画、作画到 3D 建模;在语音端:涉及了内置语音、配乐到自动生成;在开发端:有代码生成、辅助开发的 Text to Code;甚至在营销推广端,AIGC 技术也有涉足。
在游戏种类中,RPG、FPS 再到 MOBA 等类型都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AIGC 对游戏行业的变革不仅仅在于为开发者、美术、CG 制作、剧情脚本从业人员的效率提升,更被众多游戏厂商用来打开市场、提高用户体验的工具。
在上图中,数科星球总结了游戏 +AIGC 的高频词汇。除了游戏主流厂商在试水自研外,AIGC 供应链中的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在涉及的游戏产品里,除了老产品叠加 AIGC 技术外,在计划推出的新产品中,这种趋势也十分明显。
AIGC 大行其道的底层逻辑
就商业模式而言,不论是 To B 还是 To C,数字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物理世界中所涉及的流程、管理制度等进行虚拟化,即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事件、数据等抽象成数字形式,并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模拟、存储、处理和互動。
游戏作为一种虚拟的娱乐形式,天生就是数字化的,因为游戏中的角色、场景、任务等元素都是由计算机程式生成的,玩家的体验也完全依赖于游戏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所以,游戏行业率先被 AIGC 改造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 AIGC 技术仍然可被看作" 内容领網域的供给侧变革 "。虽然," 具身智能 " 尝试利用操纵机器人的方式直接改造物理世界,但就技术成熟度而言,让 AIGC 在物理世界操纵机器人要比构建虚拟世界的难度要大得多。
目前来看,文生图、文生文、文生代码、文生语音等领網域均已形成各自的生态。仅以文生图的 Stable Diffusion 为例,它就可以胜任:
在以 SD 为核心的生态中,还有 WebUI Automatic1111、DreamBooth 等一系列配套工具作为支撑,当然,对于 Midjourney 来说,事情同样如此。
AIGC+ 游戏的下一站:智能化
目前,在提升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AIGC 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仅以游戏中常用的 NeRF 技术中,就出现了树状技术迭代趋势(NeRF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人员于 2020 年提出,思想是将影像看作是一个三维的辐射场,并通过神经网络对该场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实现影像的生成和编辑)。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对于产品功能的迭代作用。
虽然,AIGC 可以提升效率,但对于游戏行业的巨大需求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一些从业者认为,AIGC 应该跳出降本增效的藩篱,走向智能更新。仅以智能 NPC 为例,除了提供生成式内容的对话功能外,还应具备自动盖房子、自动开店等等特色。
在智能化更新上,目前业界最为看好 " 智能 NPC" 方向。
NPC 是游戏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迁移现实世界互動的场景。一些人认为,基于底层大模型的 NPC 将在表情神态、动作处理和连续对话方面进行更新。在未来的游戏中,这些角色可能拥有自己的身份、背景、性格、记忆、目标等,并可根据玩家的动作进行相应和反馈。
智能 NPC 可能是千人千面的,这同时可极大地提升游戏体验。目前,《逆水寒》等手游已宣布实装游戏 GPT,这样,NPC 便有更强的自主性与随机性,从而提升互动的真实感。
在剧情设计层面,AIGC 技术的叠加将打破以往行业里 " 线性游戏设计 " 的桎梏。形象地说,类似于 " 底特律变人 " 等故事剧情线将有可能自动生成。
AIGC+ 游戏大幕徐徐拉开
虽然,在游戏界,AIGC 被认为是降本增效神器。但就长期情况而言,一些企业的产品已实现长足进步。
举例而言,Runway ML 所提供的视频技术已达到极其逼真的程度。除了游戏外,它的产品还可以运用在影视等多个领網域之中。
blackshark.ai 的产品被运用在《微软飞行模拟》游戏中。该公司的产品除供给飞行游戏外,还可以在数字孪生、无人机领網域加以应用。
也就是说,对于游戏 AIGC 企业而言,其产品的应用空间可能更加广阔。在数科星球的观察中,目前国内外为游戏行业供给技术的 AIGC 公司也是如此——它们往往有着多行业的 Know-How。
虽然,国内的 AIGC 环境较之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就国外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看,AIGC+ 游戏大行其道的一天迟早会到来。(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