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赛力斯“驭华术”成功?也许真考验才开始,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财经思享汇,作者 | 刘亚杰,编辑 | 管东生
拆解数据,赛力斯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车企。
回顾 2021-2023 年期间发布的财报,赛力斯在实现阶段性营收增长的同时,未能同步实现扣非净利润回正。按照 1 月末发布《2023 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2023 年预计营收 355 至 365 亿元,同比增长 4.09% 至 7.02%;扣非净利润 -50 至 -46 亿元,亏损大势尚未扭转。
不过二级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自 2020 年末开始,公司股价从不到 10 元快速上涨,截至 2024 年 2 月末已经触及 70 元高位,增幅超过 600%。即使在 2023 年上半年迎来一波颓势,股价曾经阶段性下滑,最低点的 24.75 元仍然比最初高 147.5%。
至于原因,不容忽视华为的强大影响力。2020 年,双方合作从 " 眉来眼去 " 走向 " 真正落地 ";2023 年的搁浅暗礁,伴随着问界 M5 的销量波动与 " 华为问界 " 品牌的使用权争议;眼下再次崛起,自然不能忽略问界 M7 与 M9 的双箭齐发——赛力斯的台前精彩,离不开华为幕后的长袖善舞。
有人说,华为与赛力斯之间的微妙关系,像极了鳄鱼与牙签鸟:终有些利益是巨头触不到的,反而成为体型小巧、周转灵活的 " 浮游 " 求存的生态。其实反过来,何尝不是赛力斯 " 驾驭 " 烈马华为,成就了力挽狂澜式的营商佳话。
那么问题来了:赛力斯的方法论是什么?那么多的牙签鸟为何赛力斯是那个穿越周期者?问界的成功能给智界、享界、傲界怎样的经验借鉴?
谁是主角?
不少企业愿意骑在华为这匹 " 烈马 " 的背上,只是姿势不尽相同。
2 月 21 日,周珂(化名)依着约定,踏着刚铺就的雪路到达位于北京金港汽车公园的阿维塔销售中心,一个狭长到只能容下一辆阿维塔 11、两辆阿维塔 12 的小空间,被旁边硕大的迈凯伦中心和宝马展厅衬托到相形见绌。
" 超跑 " 迈凯伦追求极致的速度,宝马为人称颂的是驾驶感。阿维塔销售人员在努力介绍着,就是想告诉周珂,这是一台兼具速度和操控的新能源汽车。奈何糟糕的天气和路况,让他的试驾安排无奈作罢。表达遗憾后,销售人员表示希望在环境允许时,第一时间安排试驾。
只是周珂遗憾的不止于此:本是冲着体验车机互联,特意拿着暂时 " 退居二线 " 华为手机前来,现场工作人员竟然无法操作,现场甚至找不到一台已经与汽车相连的手机。经多方联系确认后,技术人员表示整车已被锁定,不可能与手机相连。
" 很多消费者都是为了试驾过来的。" 销售人员扶着阿维塔 12 的溜背曲线,介绍动力系统性能,以及整车设计中各项安全设定,努力让周珂跳过连接环节;寻找更多产品亮点,一些集中在驾驶环节,而非车机互動的亮点,这让周珂有了暗戳戳的割裂感。
周珂感到疑惑不解,一台主打 "Huawei Inside" 卖点的新车,最终以如此尴尬的形式 " 失联 ",销售人员却在强调驾驶体验的重要性:华为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更是阿维塔的持股股东,不过在新车身上,他们只是按照既定规格参数,将解决方案放到指定位置的供应商,是配角。
" 有什么问题,无论驾驶还是互動,都可以直接和我联系,我们是长安集团的员工。" 谈到售后问题,销售人员十分自信。这样的自信也出现在华为的展台,只是方式不一样。
那是位于亮马桥蓝色港湾的华为销售门店。Mate60 系列手机、Matebook 系列筆記型電腦,以及各式零配件,拥挤得像是初春的地坛庙会,而旁边问界 M5 与问界 M9 两辆车却显得颇为宽松。
见到用户前来,他们会主动引领到驾驶舱,然后坐在副驾上详细介绍中控台的設定。" 我们是华为的工作人员。" 一身蓝色职业装的工作人员,十分专业地介绍关于两款车各项参数与服务项目;不过亮出身份时,他们与车企没有关系。
"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辆按照华为的图纸制造出来的汽车,赛力斯是代工厂。" 与阿维塔销售人员不同,工作人员总希望体现产品的 " 含华量 " 足够高。从中控台的界面互動到可升降的后排影音空间都要展示一遍,还要补充一句 " 这些都是按照华为的思路设定的 ",尽量 " 藏好 " 赛力斯。
直到最后在华为商城 APP 订购车辆环节都十分顺利,不过之后却有了不同。工作人员会指着印有 "HIMA" 字样的胸针表示,姚家园、欢乐谷、博瑞汽车园三地可供提车。那里有专业的接待和技术人员解答用户疑问,只是他们与华为无关。
" 华为没有造车资质,也不提供后续车辆维修保养服务,我们是‘代销’模式,有问题可以对接赛力斯。" 听到这样的回复,让人感觉到些许错愕——看到、听到的是一个人,到最后走到一起的是另一个人。这样的结果,与阿维塔工作人员的表现完全不同。
" 华为讲的那么好,最后还是要看赛力斯的产品力,总有种‘丑媳妇见公婆’的即视感。" 现场的一位体验者表示。
甩手掌柜的骄傲
" 赛力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识时务、听话。" 同是与华为合作,赛力斯名利双收,其他的品牌并未出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如此总结。
公开信息显示,与华为合作主要有零部件供应、解决方案、智选车三种模式,关系由浅入深。在这道选择题中,阿维塔选择了第二套方案,赛力斯选择了第三套。也正是这样的决定,塑造了最终不同的成长轨迹。
销售人员以阿维塔 12 为例,介绍了公司、二股东宁德时代、供应商华为之间的决策流程:三方根据各自的产品认知,提出设计思路与方案参数后,提交管理层决策;随后三方举行高层级会议,决定整车生产方案。
关键的是,在三方意见出现冲突时,最终决策权在长安集团手里,这是阿维塔 12 整体设计方案比较激进,选择金港汽车公园作为重要销售前端的底层原因:无论长安集团还是阿维塔,便于提供驾驶体验服务是它们的共同诉求。
" 园区内有比较专业的赛道,园区外毗邻机场第二高速。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向试驾者提供服务,让他们感受驾驶的乐趣。" 工作人员表示。
相比之下,赛力斯就有了不同的取舍。由于采用智选车合作模式,华为将参与汽车的设计、用户体验定义等,并在华为线上、线下进行渠道销售——华为向赛力斯开放众多资源,代价就是最大限度掌握合作的话语权。
让渡控制权,成效立竿见影。2023 年 9 月,由华为主导开发,赛力斯推出的问界 M7 上市,年底 M9 也摆上货架,这让赛力斯在第四季度的营收可能收获至少 189 亿元(《2023 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数据),单季度超过 1-9 月整体的 166.8 亿元。
" 赛力斯的命运与华为紧密挂钩。" 在张翔看来,赛力斯确实拥有超过 5000 台智能化设备、100% 自动化关键工序、9000 吨一体化压铸工艺等制造能力,还曾获得 "2023 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称号。
不过资本市场的风光无限,并不全在制造能力;扮演好配角,高质量辅佐华为的汽车战略,确保华为控制产品主导权才是底层推动力。将整个生命周期分割为前后两端:前端销售推广交给华为,后端服务留给赛力斯。双方各司其职,资本市场阶段性认可 " 华为当船长,赛力斯当船员 " 模式,推动着市值向上而行。
客观而言,分工并不难,心甘情愿才难。
2023 年初,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曾表示,作为重要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 " 价格比较高,也不受控,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暗示," 领先就领先,但是要适当一点 "。可见与华为合作,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有继续更新的空间。
只是自始至终,赛力斯始终没有公开抱怨,任劳任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最大限度维持合作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华为推进汽车业务,赛力斯享受二级市场增值红利,双方各取所需。
潜在风险
这样的成功经验,免不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成功的车企从来名利双收,这方面赛力斯存在缺失。按照华为的要求,整车不能使用华为的 LOGO,问界品牌属于赛力斯;代工企业的属性决定,驾驶体验是赛力斯的核心竞争力。到最后,品牌影响力、销售推广、估值体系等关键环节的决定性因素都是华为,甚至主持新品发布的都是华为车 BU 董事长余承东。
再看销量,仅以问界 M7 为例,参考华鑫证券发布的报告与赛力斯的官方公告,2023 年 9 月 -2024 年 1 月期间,这款产品都是赛力斯销量的绝对主力。之所以 9 月占比最低,是因为该产品发布于月中(9 月 12 日)。在问界的故事里,有太多太多的华为,却少了赛力斯自己。
这样的观点,显然忽略了赛力斯成长的历史背景。在与华为合作前,赛力斯亏损已经存在。在造车新势力纷纷崛起的时代 " 不立于危墙之下 ",选择将华为当作 " 救命稻草 " 放手一搏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同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根据《2023 的两强撕裂与 2024 的三个变量,新势力车企调整加剧》,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的车企不止一家。不久前,北汽放弃解决方案合作模式,跳转至智选车的怀抱——生存与独立性的二选一,难度并不大,活下去比任何问题都重要。
根据华为 2023 年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公布的数据,鸿蒙整体用户数量已经超过 7 亿用户,鸿蒙系统 4.0 在发布 1 个月内用户数量超过 6000 万户。通过销售汽车转化华为鸿蒙用户,成为车企与华为合作实现逆转的重要驱动力。
只是问题在于,车企在选择自救的时候,也需 " 照顾 " 目标消费群体的感受。
就在华为台前,体验者赵琦(化名)听到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到赛力斯交付中心领取新车时,悻悻然离开。他的理由很简单:整个售前过程——介绍产品、功能演示、服务权益说明……都是华为的工作人员介绍;可是到领车环节,华为旋即消失。" 就好像相亲和结婚是两个人。" 赵琦说。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最终选择购买新车后车企出现问题,风险该由谁来担?
" 这几年出险车企数量已经不止一家,我不希望自己刚买新车不久就要排队维权。一旦遇到极端情况,华为能够为消费者兜底吗?" 面对赵琦的疑问,工作人员表示无法正面回复相关质疑,只能向总部反馈相关意见。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截至目前,赛力斯仍未扭亏;北汽的情况不遑多让,改变现状的诉求同样迫切。华为的影响力能够帮助它们放大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不过改善业绩过滤风险的工作还是要亲力亲为。
结合企业年报数据,除采购华为解决方案的成本,企业研发、管理、销售等各项费用并不低,市场竞争压力更是让所有企业如坐针毡。如何打消市场的质疑,今后将逐步成为各方不能忽视的外部压力。
如此看来,对决定与华为紧密捆绑的企业而言,可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