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从“云”入手,看腾讯如何切入汽车智能化竞赛下半场,欢迎阅读。
智能化下半场开启
和上海的温度一同上升的是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燥热气氛,人流和车流显而易见的多了起来,马路上多了许多护栏,洲际酒店的停车场大排长龙,而地铁 2 号线的终点徐泾东站,前两天还能自由出入的 9 号口,车展当天被守在门口的工作人员告知:这里只能出不能进。
上海车展来了。作为今年全球范围第一个 A 级车展,大大小小的整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共有超过 1000 家来到上海,他们占据了国家会展中心一共 13 个展厅,而车展上全球首发的新车据悉超过了 150 款,而总人流量估计将超过 100 万人次。
因为每个人都想知道,新能源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上海车展新发布的车款中三分之二都是新能源。蔚小理三家中,蔚来更新了曾经的爆款 ES6;小鹏发布搭载全新架构的轿跑 SUV —— G6;理想没有发布大家期待已久的首款纯电车,但带来了 800V 超充纯电解决方案——依然是和新能源布局有关。除此还有哪吒的首款纯电跑车哪吒 GT、极氪 X、AITO 问界 M5 智驾版、smart 精灵 #3,腾势 N7 等等,新能源之于汽车行业已是毋庸置疑的未来,上海车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风向标,以至于有人说这届车展是燃油车的谢幕仪式。
海外巨头显然也是这么认为,转身慢了一拍的他们纷纷试图抓住车展这个机会。据说大半个奔驰、宝马和大众的董事会成员都来了上海,人们在腾势 D9 的车上撞见了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兰博基尼高管跑去参观了排大队的仰望,而宝马集团产品管理与企业互联高级副总裁柯博恩在与品驾的对话中,主动谈到理想在车内空间和智能化大屏方面的进展。
这实际上折射出了一个新趋势:随着新能源的转向几无异议,汽车智能化战略被摆到了台前。
钟翔平在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演讲
腾讯集团副总裁、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将之称为 " 智能化的下半场 " ——综合运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技术,全面赋能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这其中消费者感知最明显的,也最能形成差异化卖点的,正是目前最热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两项功能,它们让汽车从代步工具变成智能化的载具和移动生活空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商品价值维度上的全面跃升——类似从功能机到 iPhone 的更新一样。
如同造出 iPhone 的苹果并不是一家手机公司一样,汽车产业智能化的下半场,不仅对传统车厂是考验,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也是如此,但这恰是积累了大量数字技术实践和产业互联网经验的腾讯所擅长的事。
腾讯的 " 桌子 " 好用吗?
腾讯端出的战略方案叫 " 车云一体 ",顾名思义,让智能化的更新以云端为基座实现。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EO 汤道生在 17 号举办的腾讯智慧出出行技术开放日引用了几个数据,一是新能源汽车召回案例中,超过 7 成通过 OTA 方式在云端实施。二是截至今年 2 月份汽车行业的 284 项功能更新中,智能座舱的更新占比超过 80%,这些功能几乎都是围绕包括螢幕互動、语音控制等 " 软 " 生态。
汤道生在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
这符合直觉。智能化终端的迭代更新一般都是通过云端来完成的,想想我们手机更新应用程式的原理就能够明了。一方面这种方式让主机厂摆脱了不断地硬體堆叠和更新——这意味着成本飙升,另一方面也给了腾讯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切入汽车赛道的角度,足够智能的背后意味着它资产足够轻、成本足够低、而规模化复用的能力也足够强。
就拿自动驾驶来说,这项能力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说是智能汽车领網域的圣杯也不为过。走得快的车厂如特斯拉可以靠全套自研,而大部分车企——不管新能源还是传统车企,都选择了合作模式。腾讯不是想成为自动驾驶技术领網域的提供者,而是想为所有各方提供一个平台——当然是基于云的。
17 号腾讯在技术开放日上宣布了对智能汽车云平台的更新,主要针对的就是自动驾驶领網域的痛点——合规、储存与效率。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复杂独特的交通系统以及严格的法规监管,如何在合规基础上更高效率存储和使用数据一直是自动驾驶技术突破的一个难点。更新后的腾讯智能汽车云,一方面拥有实时更新的端到端数据闭环,另一方面还内置了虚拟仿真引擎用来辅助企业的自动驾驶训练。最重要的是针对自动驾驶激增的海量数据,腾讯智能汽车云可以提供更大的储存空间——单桶容量达到 10EB,储存对象数量可达 10 万亿。
对目前 L2 级别自动驾驶的训练来说,这样的云基座已足够坚实,特别是腾讯本身在云领網域有着多年的布局,软硬一体化的伺服器结构据说可以平均节省超过 50% 的成本。
这只是腾讯云针对汽车行业全链路改造的一个消费侧案例,实际上腾讯云想做的是对汽车行业本身的迁移,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新车到宣推,加上消费侧产品智能能力的更新,用参加技术开放日的嘉宾之一,文远知行解决方案专家(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知名脱口秀演员)赵晓卉的话来说,腾讯云像一张非常大非常稳的桌子,让参与汽车产业的每一方都能以这个桌子为基础,施展各自的优势。
漂浮在空中的云遥想的是整个天空,腾讯认为云在汽车行业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大。
足够轻的地图
开放日上另一款引人注意的产品是腾讯发布的一张地图。这个发布时间节点很有意思——正值许多人在讨论究竟自动驾驶需不需要地图、或者说高精度地图的时候。
道路状况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不少人认为过于依赖地图的自动驾驶本质上是无法实现的——它相对于千变万化的现实实践来说永远都是迟滞的。
不少人转而采取了一种反向方案:首先让汽车上路,通过自带的各种传感器收集数据,再反哺于云端的地图上。腾讯的云化地图,顾名思义它也是基于云的,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但腾讯的解决思路实际上是对上面两种方案的囊括:在技术开放日上腾讯发布了一款名叫 HD Air 的轻量级高精地图产品,它的精度介于高精地图和 ADAS 辅助驾驶地图之间,瞄准的是城市的普通道路场景。由于只关注关键信息,它的数据量比高精度地图减少了 80%,但仍能基本满足 L2+ 自动驾驶的要求。
这样一来,腾讯的地图服务实际上覆盖了所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需求,这被称之为 Unimap(一张图)服务,也就是腾讯可以提供从标准地图到高精地图的所有地图产品,同时基于车云一体的思路,车图云还能定制化更新地图服务。
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需求的井喷,为腾讯这样谙于云技术的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广阔机会。在技术开放日上腾讯还展示了基于 AI 能力的智能车载语音助手,它作为智能座舱的终端,可以把腾讯已有的庞大的内容生态和智能汽车有效打通。
汽车过去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现在更适合被称为新能源和数字科技的集大成者,而站在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节点,腾讯想要做的是汽车产业更新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助手,连接与车有关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