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资治通鉴:你要成大事,缺的不是资源、人脉、能力,而是思维和格局!,欢迎阅读。
一个人成就大事,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是资源、人脉、地利,还是自身的能力?
其实都不对!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话,揭示了成大事的底层逻辑。
在《资治通鉴 · 汉纪五十六》中,袁绍和曹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两人曾讨论过,万一兵败后该怎么办,对话大意如下。
袁绍问曹操:" 如果大事不成,咱哥俩何去何从?"
曹操反问:" 你觉得应该去哪儿?"(城府深的人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习惯性反问)
袁绍回答:" 我向南据守黄河,向北依靠燕代地区,同时兼并北方少数民族,然后一统天下,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曹操却说:" 我任用天下才智勇武之士,用统御之道来管理他们,我觉得没有什么地方不行,天下之大,哥们哪儿都能去。"
仔细琢磨一下,他们讨论的正是如何成就大业。
袁绍说的是战略思考,强调需要什么资源、成本、资金、厂房,看重的是地利和优势。
而曹操则认为,纵横天下需要的不是资源、人脉或地理优势,而是用人之术。曹操相信,只要善于运用人才,无论在哪里都能成就霸业。
从两人的对话中,曹操告诉我们:成就大事的关键在于用人,而非依赖外在条件。
曹操对事物的认知和见解,在思维格局上明显高于袁绍。而且,曹操这一番话可以说充满了睥睨天下的霸气和自信。
一个人要成就大事,绝对不是完全依靠外在条件,比如资源、人脉等,而是依靠自身的思维、格局。
仔细琢磨那些最终称霸一方,乃至一统天下的帝王,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思维、胸怀、格局和气度都有不凡之处。
让他们成就大事的,往往都不是那些基本条件,比如资源、人脉、背景关系,而是用人的智慧、格局和思维,这才是成大事的底层逻辑。
所以,你要成就大事,需要的绝不是搞什么资源,搞什么人脉,而是需要搞定一些重要的人才。
只要你有了这些人才,你成就大事所需要的那些条件,都会一一满足。甚至有的人才会携带着资源加入到你的团队中,为你的事业增砖添瓦,这才是成大事的底层逻辑。
你觉得是这样吗?
更多《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为你解读《资治通鉴》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網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