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中美日德车企“集体投票”,Momenta领跑自动驾驶,欢迎阅读。
作者丨黎晓梅
编辑丨刘恒涛
图源丨 Midjourney
4 月 24 日,Momenta 在上海车展上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六大品牌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其中,本田与 Momenta 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全场景量产辅助驾驶功能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除了以上六大品牌,Momenta 还与日产、大众、奔驰、奥迪、比亚迪、广汽等多家国内外车企建立了合作。全球前 10 车企中,有 7 家将票投给了 Momenta。
从 2022 年起步期的 1 款,到 2023 年的 8 款,至 2024 年快速跃升至 26 款。目前,Momenta 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 130 款,未来,成功交付量产车型量增速会越来越快。
同时,Momenta 的车型搭载量以跨越式节奏增长,第一个 10 万辆搭载用了两年时间,第二个 10 万辆搭载只用半年时间,预计今年 5 月内将完成第三个近 10 万辆搭载。
国内外车企纷纷投票,Momenta 做对了什么?
" 一个飞轮两条腿 " 战略更新,Robotaxi 将在年底运行
" 一个飞轮两条腿 " 产品战略,是 Momenta 发展的关键支撑。
这一战略源于 Momenta CEO 曹旭东的分析:要想实现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必须攻克数百万个长尾问题,且要积累至少 1000 亿公里的数据。
" 一个飞轮 " 是指,依靠首创的数据飞轮,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两条腿 " 分别是 " 智能辅助驾驶 " 与 " 自动驾驶 Robotaxi"。具体来说,智能辅助驾驶与主机厂合作量产上车,快速积累真实路况数据和商业化经验。然后通过源源不断的海量数据,解决 Robotaxi 的长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 Robotaxi 攻克技术上限,再将高阶算法反哺至智能辅助驾驶,为其提供足够高的技术上限和进步空间。
彼时,市场大多在智能辅助驾驶、Robotaxi 中 " 二选一 "。Momenta 却让 " 两条腿 " 都走了起来,这一策略不仅带来商业上的发展,更通过海量数据建立起技术护城河,让技术和商业化经验并行。
自 " 一个飞轮两条腿 " 产品战略提出以来,已经历了多次迭代更新。目前,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下有着出色的表现。以 " 绕行场景 " 为例,面对诸如在积水坑中避让对向大车、连续绕行小狗、石块及其他道路弱势交通参与者、夜间避让倒下树木等人类驾驶员很难预见的极限场景,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都能应对自如。
曹旭东最新透露,未来,Momenta 将基于用户洞察,持续发掘类似 ETC 通行、车位到车位、多把掉头、桥墩等高价值极限场景。这些场景的攻坚,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地驾驶体验。来自极限场景数据的积累,也将成为攻克自动驾驶 " 长尾问题 " 的关键弹药。
通过数据驱动,Momenta 在 Robotaxi 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曹旭东宣布,将在今年推出行业内首个前装量产的 Robotaxi 方案,并且首批车端无人的 Robotaxi 预计在年底进入试运营。
这意味着 Momenta 在 Robotaxi 上,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
Momenta 认为,在少量车队运营时,Robotaxi 需达到与人类驾驶同等的安全水平,但当车队规模扩展至 1 万辆乃至 100 万辆时,安全门槛将攀升至人类驾驶的千倍、万倍标准,才能让用户放心使用。而 Momenta 有信心将安全提升至 Robotaxi 可规模化发展的标准。
合作车型跨越式增长,量产交付按下 " 加速键 "
与车企合作,技术实力是敲门砖,真正的门槛是量产经验。
比起自研,不少主机厂倾向于与智驾供应商合作。因为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可以绕开漫长的测试、训练和验证过程,快速 " 补课 " 上车。而这些主机厂对智驾方案的安全性、性价比,兼容性要求很高。
曹旭东曾表示,跟中国车企合作起码 " 敲门 " 要敲 3 年,国际车企 " 敲门 " 要敲 5 年以上,真正量产时间可能需要 10 年。而先进入车企量产节奏的公司,一定能更早获得量产经验,拿到更多数据,快速迭代。
依靠智能辅助驾驶,2022 年,Momenta 就实现了首个车型的量产交付,随后开启了从 0 到 1 的快速拓展阶段。23 年,实现 8 款车型量产交付。24 年跃升至 26 款。目前,Momenta 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 130 款,覆盖了不少国内外顶级品牌。未来,成功交付量产车型量增速会越来越快。
量产交付经验的积累,又不断加速量产车交付。曹旭东曾透露,在配套车企的量产速度上,Momenta 从开始合作到上车交付,硬體部署加上算法调试只需三个月。
截至目前,全球顶级车企都选择与 Momenta 建立合作,包括日系三巨头、德系、美系、本土车企等大厂。这些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涉及资本投资。例如,上汽集团多次追加投资 Momenta,并将其视为推动完全自动驾驶落地的重要合作伙伴。
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2024 年 1-10 月,Momenta 在城市 NOA 第三方量产辅助驾驶市场的份额超过 60%,位居市场首位。
从 " 全国都能开 " 到 " 全球都能开 "
敲开海内外车企大门后,Momenta 的版图还在加速扩大。2025 上海车展上,曹旭东分享,凭借 " 无图 " 技术,Momenta 打破了高精地图的地網域束缚,不仅 " 全国都能开 ",还能 " 全球开 "。
与传统高精度地图方案相比," 无图智驾 " 技术成本显著减低。同时,无图智驾在复杂路况、长尾场景的表现尤其出色,能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快速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道路环境。
Momenta 的无图驾驶端到端技术,也在迅速迭代。曹旭东透露将在下半年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
早在 2019 年,Momenta 就开始用深度学习来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2023 年,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模型。2024 年,发布了一段式端到端、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方案。
深度学习通过大量标注学习和判断,而基于强化学习的 R6 飞轮大模型,能从环境互動中学习决策策略,从试错中进化。曹旭东表示,R6 飞轮大模型能够在模拟环境里探索新的驾驶行为,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自我快速的成长。
通过 R6 飞轮大模型,驾驶能力有机会超过人甚至大幅度超过人。而无图技术的加持,也使得其适应性更强。
例如,4 月 24 日,智己汽车与 Momenta 联合宣布,双方携手打造的 IM AD 智能辅助驾驶正式出海。这是行业首个量产级智能辅助驾驶国际化的战略合作,将为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以无图技术为核心,适配全球,无需依赖高精度地图,即可在欧、亚、澳等多大陆复杂路况中实现 " 开箱即用 "。
此外,Momenta 今年预计推出的前装量产 Robotaxi 是通过复用量产车传感器和计算的方式实现,不仅成本更低,与 " 无图技术 " 的适配性也更高,能在各国不同城市道路环境中实现快速适配。
对跨国车企而言,Momenta 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其 " 中国经验 " 的输出能力。
未来,Momenta 提出了 " 三个十年 " 的品牌愿景,十年,挽救百万生命;十年,解放百分百时间;十年,物流和出行效率翻倍。曹旭东相信,Momenta 将交出安全护航、自由出行、效率运行的答卷。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