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中美日德車企“集體投票”,Momenta領跑自動駕駛,歡迎閱讀。
作者丨黎曉梅
編輯丨劉恒濤
圖源丨 Midjourney
4 月 24 日,Momenta 在上海車展上與通用别克、一汽豐田、本田中國、凱迪拉克、上汽奧迪、智己六大品牌達成進一步戰略合作。其中,本田與 Momenta 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共同研發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產輔助駕駛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全場景量產輔助駕駛功能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除了以上六大品牌,Momenta 還與日產、大眾、奔馳、奧迪、比亞迪、廣汽等多家國内外車企建立了合作。全球前 10 車企中,有 7 家将票投給了 Momenta。
從 2022 年起步期的 1 款,到 2023 年的 8 款,至 2024 年快速躍升至 26 款。目前,Momenta 累計合作量產車型已超 130 款,未來,成功交付量產車型量增速會越來越快。
同時,Momenta 的車型搭載量以跨越式節奏增長,第一個 10 萬輛搭載用了兩年時間,第二個 10 萬輛搭載只用半年時間,預計今年 5 月内将完成第三個近 10 萬輛搭載。
國内外車企紛紛投票,Momenta 做對了什麼?
" 一個飛輪兩條腿 " 戰略更新,Robotaxi 将在年底運行
" 一個飛輪兩條腿 " 產品戰略,是 Momenta 發展的關鍵支撐。
這一戰略源于 Momenta CEO 曹旭東的分析:要想實現可規模化的自動駕駛,必須攻克數百萬個長尾問題,且要積累至少 1000 億公裡的數據。
" 一個飛輪 " 是指,依靠首創的數據飛輪,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兩條腿 " 分别是 " 智能輔助駕駛 " 與 " 自動駕駛 Robotaxi"。具體來說,智能輔助駕駛與主機廠合作量產上車,快速積累真實路況數據和商業化經驗。然後通過源源不斷的海量數據,解決 Robotaxi 的長尾問題。另一方面,通過 Robotaxi 攻克技術上限,再将高階算法反哺至智能輔助駕駛,為其提供足夠高的技術上限和進步空間。
彼時,市場大多在智能輔助駕駛、Robotaxi 中 " 二選一 "。Momenta 卻讓 " 兩條腿 " 都走了起來,這一策略不僅帶來商業上的發展,更通過海量數據建立起技術護城河,讓技術和商業化經驗并行。
自 " 一個飛輪兩條腿 " 產品戰略提出以來,已經歷了多次迭代更新。目前,Momenta 智能輔助駕駛在復雜路況下有着出色的表現。以 " 繞行場景 " 為例,面對諸如在積水坑中避讓對向大車、連續繞行小狗、石塊及其他道路弱勢交通參與者、夜間避讓倒下樹木等人類駕駛員很難預見的極限場景,Momenta 智能輔助駕駛都能應對自如。
曹旭東最新透露,未來,Momenta 将基于用戶洞察,持續發掘類似 ETC 通行、車位到車位、多把掉頭、橋墩等高價值極限場景。這些場景的攻堅,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地駕駛體驗。來自極限場景數據的積累,也将成為攻克自動駕駛 " 長尾問題 " 的關鍵彈藥。
通過數據驅動,Momenta 在 Robotaxi 上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曹旭東宣布,将在今年推出行業内首個前裝量產的 Robotaxi 方案,并且首批車端無人的 Robotaxi 預計在年底進入試運營。
這意味着 Momenta 在 Robotaxi 上,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
Momenta 認為,在少量車隊運營時,Robotaxi 需達到與人類駕駛同等的安全水平,但當車隊規模擴展至 1 萬輛乃至 100 萬輛時,安全門檻将攀升至人類駕駛的千倍、萬倍标準,才能讓用戶放心使用。而 Momenta 有信心将安全提升至 Robotaxi 可規模化發展的标準。
合作車型跨越式增長,量產交付按下 " 加速鍵 "
與車企合作,技術實力是敲門磚,真正的門檻是量產經驗。
比起自研,不少主機廠傾向于與智駕供應商合作。因為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可以繞開漫長的測試、訓練和驗證過程,快速 " 補課 " 上車。而這些主機廠對智駕方案的安全性、性價比,兼容性要求很高。
曹旭東曾表示,跟中國車企合作起碼 " 敲門 " 要敲 3 年,國際車企 " 敲門 " 要敲 5 年以上,真正量產時間可能需要 10 年。而先進入車企量產節奏的公司,一定能更早獲得量產經驗,拿到更多數據,快速迭代。
依靠智能輔助駕駛,2022 年,Momenta 就實現了首個車型的量產交付,随後開啟了從 0 到 1 的快速拓展階段。23 年,實現 8 款車型量產交付。24 年躍升至 26 款。目前,Momenta 累計合作量產車型已超 130 款,覆蓋了不少國内外頂級品牌。未來,成功交付量產車型量增速會越來越快。
量產交付經驗的積累,又不斷加速量產車交付。曹旭東曾透露,在配套車企的量產速度上,Momenta 從開始合作到上車交付,硬體部署加上算法調試只需三個月。
截至目前,全球頂級車企都選擇與 Momenta 建立合作,包括日系三巨頭、德系、美系、本土車企等大廠。這些合作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還涉及資本投資。例如,上汽集團多次追加投資 Momenta,并将其視為推動完全自動駕駛落地的重要合作夥伴。
據佐思汽研數據顯示,2024 年 1-10 月,Momenta 在城市 NOA 第三方量產輔助駕駛市場的份額超過 60%,位居市場首位。
從 " 全國都能開 " 到 " 全球都能開 "
敲開海内外車企大門後,Momenta 的版圖還在加速擴大。2025 上海車展上,曹旭東分享,憑借 " 無圖 " 技術,Momenta 打破了高精地圖的地網域束縛,不僅 " 全國都能開 ",還能 " 全球開 "。
與傳統高精度地圖方案相比," 無圖智駕 " 技術成本顯著減低。同時,無圖智駕在復雜路況、長尾場景的表現尤其出色,能實時感知周圍環境,快速适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道路環境。
Momenta 的無圖駕駛端到端技術,也在迅速迭代。曹旭東透露将在下半年将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 Momenta R6 飛輪大模型。
早在 2019 年,Momenta 就開始用深度學習來解決自動駕駛的問題,2023 年,實現了兩段式端到端模型。2024 年,發布了一段式端到端、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方案。
深度學習通過大量标注學習和判斷,而基于強化學習的 R6 飛輪大模型,能從環境互動中學習決策策略,從試錯中進化。曹旭東表示,R6 飛輪大模型能夠在模拟環境裡探索新的駕駛行為,從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自我快速的成長。
通過 R6 飛輪大模型,駕駛能力有機會超過人甚至大幅度超過人。而無圖技術的加持,也使得其适應性更強。
例如,4 月 24 日,智己汽車與 Momenta 聯合宣布,雙方攜手打造的 IM AD 智能輔助駕駛正式出海。這是行業首個量產級智能輔助駕駛國際化的戰略合作,将為澳新、歐洲、中東等市場提供标杆解決方案。
這套方案以無圖技術為核心,适配全球,無需依賴高精度地圖,即可在歐、亞、澳等多大陸復雜路況中實現 " 開箱即用 "。
此外,Momenta 今年預計推出的前裝量產 Robotaxi 是通過復用量產車傳感器和計算的方式實現,不僅成本更低,與 " 無圖技術 " 的适配性也更高,能在各國不同城市道路環境中實現快速适配。
對跨國車企而言,Momenta 的價值不僅在于技術,更在于其 " 中國經驗 " 的輸出能力。
未來,Momenta 提出了 " 三個十年 " 的品牌願景,十年,挽救百萬生命;十年,解放百分百時間;十年,物流和出行效率翻倍。曹旭東相信,Momenta 将交出安全護航、自由出行、效率運行的答卷。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