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多线崩盘!谁“杀”死了新能源黑马,欢迎阅读。
广汽集团,开年不利。
数据显示,在今年一月份,广汽集团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25.41%,广汽本田、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三大品牌的销量更是均迎来了同比暴跌。从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同比下降 47.22%,销量渗透率仅为 8.5%,在一众传统车企中处于落后地位。
情势危急,广汽集团选择再次抱紧华为大腿,双方将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定位 30 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但目前鸿蒙智行已经集齐四界,还有消息称上汽也将与华为推出尚界,留给广汽集团的资源已经不多了。
近日,广汽集团原董事长曾庆洪到龄退休,由冯兴亚继任。面对合资和自主品牌均萎靡不振的危局,他能否带领广汽集团自救?
1 月惨淡
近日,广汽集团公布了 2025 年 1 月产销数据,交出了一份惨淡的答卷。今年 1 月,广汽集团汽车产量为 116345 辆,同比下降 26.13%;1 月汽车销量为 98437 辆,同比下降 25.41%。
具体来看,广汽本田销量为 15123 辆,去年同期 35282 辆,同比下降 57.14%;广汽传祺 18327 辆,去年同期 33799 辆,同比下降 45.78%;广汽埃安 7965 辆,去年同期 11005 辆,同比下降 27.62%;仅有广汽丰田实现了正增长,1 月为 57000 辆,去年同期 51030 辆,同比增长 11.7%。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表现不佳。今年 1 月为 9905 辆,而去年同期 18766 辆,同比下降 47.22%;以此计算,今年 1 月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仅为 8.5% 左右,在一众传统车企中处于落后地位。
目前,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广汽埃安支撑,但 2024 年的广汽埃安可谓是遭遇了滑铁卢。
数据显示,2023 年,广汽埃安的销量达到了 48 万辆,同比增幅高达 77%,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处于第一梯队。广汽埃安也喊出了 "2024 年至少 70 万辆,冲击 80 万辆年销量 " 的目标。
但尴尬的是,进入 2024 年之后,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广汽埃安的销量开始遭遇连续暴跌。
广汽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从 2024 年 2 月份开始,一直到 10 月份,广汽埃安的销量一直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2024 年 1-12 月份,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仅为 374884 台,相比 2023 年同期下滑了 21.9%。2024 年至少 70 万辆的年度目标完成度也仅为 53% 左右。
自主品牌不给力,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也在尝试开启新能源转型。
以广汽本田为例,2024 年,广汽本田发布了 " 烨 P" 全新电动品牌。按照广汽本田的官方解读," 烨 " 寓意 " 闪耀与璀璨 ";"P" 为 Prime,代表 " 独特与唯一 "" 烨 P 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驾驶的乐趣,并为他们带来不可替代的体验。"
但尴尬的是,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他们吐槽," 烨 P" 品牌不仅拗口难记,字体设计也特别像 " 诈尸 " 二字,相当不吉利。
有消息称,在近期的宣传海报中,广汽本田原定名 " 烨 P7" 的纯电 SUV 把 " 烨 " 字去掉,只留下 "P7"。出师未捷的这款车型,想要拯救销量暴跌的广汽本田,恐怕难度巨大。
换帅自救?
不只是销量萎靡,广汽集团的财务状况也不太理想。
在燃油车时代,凭着丰田、本田两大合资业务,广汽集团一度赚得盆满钵满。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由于销量持续下滑,广汽集团的财务状况也持续恶化。
今年 1 月,广汽集团披露了 2024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8 亿元至 12 亿元,同比下降 72.91%~81.94%;扣非净利润亏损 33 亿元至 47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35.73 亿元。
广汽集团在公告表示,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为,受汽车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等因素影响,汽车销量减少;同时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及投资企业追加销售补贴等商务政策的投入约 180 亿元,综合导致本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下降。
实际上,这一局面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就已显现。财报显示,广汽集团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 740.4 亿元,同比下降 24%;净利为 1.2 亿元,同比下降 97.34%;扣非后净亏损为 18.7 亿元。
销量、营收和利润暴跌之下,广汽集团今年 2 月发布公告,曾庆洪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等一系列职务。
资料显示,曾庆洪在广汽集团工作长达 28 年,担任一把手近 9 年,其卸任更让外界对广汽集团的发展状况产生担忧。
在曾庆洪卸任的同时,广汽集团选举冯兴亚为新任董事长。资料显示,冯兴亚自 2004 年起就在广汽集团任职,也是行业老兵,不过曾庆洪给他留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曾庆洪曾把广汽集团带到了燃油车时代的巅峰,而继任的冯兴亚又能否让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时代重回辉煌?仍需拭目以待。
华为能成救命稻草?
实际上,在曾庆洪卸任之前,广汽集团就已经意识到了危机,开启了三年 " 番禺行动 " 的改革计划。整体的策略是一方面稳住合资品牌,同时重点发展自主品牌上。
三年 " 番禺行动 " 的目标是,到 2027 年使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的 60% 及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 200 万辆。
但如果从 2024 年的销量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挑战巨大。数据显示,2024 年,广汽传祺累计销量 41.46 万辆,同比增长 1.99%;广汽埃安累计销量 37.49 万辆,同比下滑 21.90%。
也就是说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这两大自主品牌 2024 年的合计销量不到 80 万辆,占广汽集团总销量比重不到 40%。更何况,广汽埃安目前还处于销量暴跌的下行阶段。
在此背景下,广汽集团将目标瞄向了华为。
今年 1 月,冯兴亚在微博上透露了与华为合作的新进展。他表示,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 78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GH 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设立 GH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 15 亿元。
冯兴亚透露,广汽集团将以本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網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新汽车品牌。
目前双方已经开始联合办公,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首款产品将定位于 30 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有意思的是,早在 2021 年,广汽集团与华为就拟合作共同开发一款初步命名为 AH8 的纯电大型 SUV 车型,广汽负责车辆工程,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但 2023 年该合作计划最终转变为广汽自主开发。如今广汽集团面临销量困境,选择再次拥抱华为。
不过,与 2023 年时的情况相比,如今华为在汽车领網域的布局已经大为不同。
从鸿蒙智行来看,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已经集齐;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来看,其已经单独分拆,并且获得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股;近日还有媒体消息称,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使用智选车模式,从上汽注册的商标来看,该品牌名初步为 " 尚界 "。
这时,华为还能够为广汽集团的新品牌提供多少资源支持和流量加持,恐怕不容乐观。更何况,新品牌 30 万级的定位,也与问界、智界存在着一定的价格段重合,如何打出差异化,也是广汽集团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