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月度销量均破万,蔚小理再次巅峰聚首要做多少努力?,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松果财经,作者 | 煜彦
7 月本是传统车市淡季,而在经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下滑、价格大跳水后,新能源车企在一片质疑声中仍交上了优异的成绩单。
新势力头部车企中,蔚小理同日销量报喜,其中,理想继续保持月销超 3 万辆的状态,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也展现出明显反弹趋势,很多人感慨:" 新势力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到头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8 月新能源车企又掀起一波 " 降价潮 ",以市场讨论度最高的特斯拉为例,8 月 14 日,特斯拉官方公布 Model Y 长续航版起售价从 31.39 万元调整为 29.99 万元,Model Y 高性能版从 36.39 万元调整为 34.99 万元。同时,车企存在的产能问题再一次引发市场关注。
这种情况下,蔚小理能否真正再现头部格局?后续发展将如何?
蔚小理销量新高,淡季不淡
一般而言,7-8 月份往往是汽车行业销售淡季,然而今年 7 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产销情况却呈现出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景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 年 7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0.5 万辆和 7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0.6% 和 31.6%,市场占有率达 32.7%。今年 1-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59.1 万辆和 452.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0% 和 41.7%,市场占有率达 29%,产销向上趋势较为明显。
2023 年的 7 月究竟有何特别?
从政策环境来看,虽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场,但汽车消费仍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据媒体不完全统计,7 月以来,国家层面 6 次提及汽车消费,涉及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汽车限购管理及汽车金融服务等诸多方面。汽车属于购买弹性较大的商品,政策的引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在政策引导下也行动起来,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从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侧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完善、品牌车型的多样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也逐渐提高。而且,新能源汽车也不仅局限于设施完备的一线城市,各大车企更是纷纷开启下沉市场的争夺,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形成了政策、需求共振的良性市场环境,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当然,外部环境利好只是行业发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是各新能源车企抓住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共同发展。8 月初,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 2023 年 7 月的新车交付情况,从数据来看,蔚小理备受瞩目,月度交付量均破万,分别为 2.04 万辆、1.10 万辆、3.41 万辆,环比增幅分别达到 91.1%、27.7%、4.8%。
而蔚小理获得 7 月的销量成就并非偶然,主要原因便是发挥了在售车型的爆款优势,拉动销量提升。
蔚来 ES6 是 7 月的主要功臣,其凭借时尚外观、高端智能科技以及电动新能源等方面的优势打动了无数消费者。数据显示,蔚来 7 月销量构成中,包含 14066 辆高端智能电动 SUV 和 6396 辆高端智能电动轿车,其中 SUV 的部分多数由 ES6 贡献,7 月交付超过 1 万辆。
小鹏 7 月销量上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G6 上市后持续熱賣,该车型上市后便引发市场对小鹏产品和技术的关注。从 7 月中至 7 月底,G6 上市即交付,已在全国 110 座城市启动规模交付,7 月累计交付超 3900 辆。
资优生理想也成功打破同车型内耗,从之前的理想 one 更新为如今的理想 L9、L8 和 L7,并使用 " 套娃 " 战略,以售价处于三款产品中较低区间的理想 L7 作为走量产品,带动 L8 和 L9 的销售,收效显著。
通常来讲,品牌发展最困难之处是打响知名度,而作为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在成立之初就引发了广泛热议,有非常好的品牌基础,再通过一款又一款熱賣车型巩固口碑,扩大产品知名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除爆款车型助力外,相关服务的完善也促进了蔚小理销量的提振。
比如,蔚来选择从充电桩和换电服务上下功夫,目前已形成了一定优势。在 2023 NIO POWER DAY 上,蔚来现场发布 20kW V2G 充电桩,并推出了电池灵活更新日租服务,满足蔚来车主的多元化换电、充电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的电量焦虑。另外,蔚来下调全系车型起售价,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小鹏汽车宣布为被台风侵扰范围内的用户推出五大关怀服务,包括救援、检测、维修等,体现了其对外部环境和用户售后顾虑的高速响应,在提升车主满意度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波成功的正向营销。
理想则建立了完善的直营服务网络,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全覆盖。截至 7 月 31 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 337 家零售中心,入驻 128 个城市。
之前,有很多观点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蔚小理 " 老牌劲旅 " 的头部格局已经趋向分崩离析。但目前来看,凭借爆款优势以及全流程服务政策,提升老用户满意度、新用户信任感,蔚小理已经完成了销量逆袭。不过,短期成果还不足以说明蔚小理真正回归头部,展望未来,相关企业在产品及服务上的比拼将愈加火热,这种情况下,蔚小理能否保持增长趋势,实现市场地位的再提升?
已入春秋战国时,蔚小理将如何?
在 7 月销量榜中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领網域除蔚小理外的其他新势力、创二代选手也发展强劲。其中,广汽埃安月销量达 45025 辆,位居第一,已然大比分超越理想;零跑月销 14335 辆,位列第四;极氪也销量可观,高达 12039 辆,排名在小鹏汽车之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车企还在万辆级苦苦挣扎时,比亚迪 7 月销量已达 261105 辆,成为绝对销冠,瓜分大部分市场;特斯拉持续扩展中国市场,二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中国市场的增速已超过美国本土市场,单车利润十分可观。
虽然蔚小理凭借 7 月销售利好,有了重回头部的迹象和趋势,但其他新能源车企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想要真正重归新势力 " 三巨头 ",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据悉,7 月捷报后,不少车企已经行动起来,投入新一轮厮杀之中,其中围绕价格做文章仍是重要方向。8 月初,零跑汽车宣布旗下部分车型降价的消息,涵盖零跑 C01 606 智享版、零跑 C01 717 智享版等车型,价格最高下调 2 万元。随后,奇瑞新能源、上汽 MG、比亚迪等 10 余家车企以官降、新车优惠、终端让利等不同方式参与其中,车型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
这种形势下,8 月蔚小理也有一些优惠动作。比如,蔚来宣布 8 月期间支付定金购买蔚来新车的用户,提车后可获赠 30 张换电体验券,可在支付换电订单时用于抵扣全单金额 ( 含电费及服务费 ) 。此外,蔚来从 8 月 1 日起调整了家充桩售价,根据类型不同下降 2000 元或 2700 元。8 月 3 日,理想 L9 Pro 版上市,售价相比 L9 Max 下调 3 万元。可见,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由特斯拉引领的降价潮仍未退却,众多品牌仍企图从价格入手谋取增长空间。
理想汽车 CEO 李想曾表示:" 降价不能提升销量,但能打击对手。" 当下,即使价格并不是决定销量的唯一因素,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多品牌降价,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时难免也要对价格和性能进行权衡,甚至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屈从价格,适当降低对性能的要求。因此,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品牌对消费者而言更有市场吸引力。
而在其他品牌的不断追赶下,当下蔚小理先发制人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在技术创新、客户服务方面,相比老牌车企,还需经验积累;而在性价比上,考虑到成本因素,也难以做到极致。之后的发展中,价格优惠只是辅助,还需在产品方面努力修炼 " 内功 ",才能应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各种变化。
但目前在产品端,产能问题对蔚小理未来交付造成直接影响。理想创始人李想在微博公开表示:" 本季度产能是唯一的瓶颈,且本季度无解。" 蔚来在 NT1 平台向 NT2 平台切换时,就 ET7 和 ET5 车型的交付初期暴露过质量、产能问题。小鹏汽车也被消费者抱怨交付周期长,订单需三个月才能交付。
销量转化是 " 流量—订单—生产—交付 " 的复杂过程,当各大车企欢天喜地庆祝销量增长时,其实都面临着一些交付问题和产能瓶颈。公开数据显示,蔚来现有两个生产基地,合肥第一工厂设计产能为 24 万辆,合肥第二工厂现阶段产能为 10 万辆;小鹏现有两个生产基地,广东肇庆基地设计产能为 20 万辆,广东广州基地设计产能为 10 万辆;理想现有两个生产基地,江苏常州基地预计产量为 40 万辆,北京基地产暂时规划产能 10 万辆,预计 2023 年年底投产纯电车型。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庞大且增速可观的市场需求,这些产能显然供不应求。
当然,蔚小理也在积极应对。比如,小鹏汽车与大众达成合作,并获得 7 亿美元增资,基于此,小鹏或许可以进一步弥补供应链短板,真正回归 " 蔚小理 "。另外,政策鼓励仍在持续,一定程度可以增强蔚小理完成产能爬坡的信心。
乘联会预估,在车企促销、消费政策以及下半年将有大量新能源汽车新产品上市等因素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增量。而在行业景气上行趋势下,蔚小理在造车新势力阵营具备的市场营销力和品牌声量难以忽视,若能持续发挥产品、服务优势,更大程度上释放产能,仍有望真正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