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月度銷量均破萬,蔚小理再次巅峰聚首要做多少努力?,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松果财經,作者 | 煜彥
7 月本是傳統車市淡季,而在經歷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下滑、價格大跳水後,新能源車企在一片質疑聲中仍交上了優異的成績單。
新勢力頭部車企中,蔚小理同日銷量報喜,其中,理想繼續保持月銷超 3 萬輛的狀态,蔚來和小鵬的銷量也展現出明顯反彈趨勢,很多人感慨:" 新勢力的苦日子終于要熬到頭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8 月新能源車企又掀起一波 " 降價潮 ",以市場讨論度最高的特斯拉為例,8 月 14 日,特斯拉官方公布 Model Y 長續航版起售價從 31.39 萬元調整為 29.99 萬元,Model Y 高性能版從 36.39 萬元調整為 34.99 萬元。同時,車企存在的產能問題再一次引發市場關注。
這種情況下,蔚小理能否真正再現頭部格局?後續發展将如何?
蔚小理銷量新高,淡季不淡
一般而言,7-8 月份往往是汽車行業銷售淡季,然而今年 7 月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產銷情況卻呈現出與往年截然不同的景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 年 7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80.5 萬輛和 78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30.6% 和 31.6%,市場占有率達 32.7%。今年 1-7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459.1 萬輛和 452.6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40% 和 41.7%,市場占有率達 29%,產銷向上趨勢較為明顯。
2023 年的 7 月究竟有何特别?
從政策環境來看,雖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正式退場,但汽車消費仍是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據媒體不完全統計,7 月以來,國家層面 6 次提及汽車消費,涉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汽車限購管理及汽車金融服務等諸多方面。汽車屬于購買彈性較大的商品,政策的引導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用,不少持觀望态度的消費者在政策引導下也行動起來,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從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側來看,随着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完善、品牌車型的多樣化,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也逐漸提高。而且,新能源汽車也不僅局限于設施完備的一線城市,各大車企更是紛紛開啟下沉市場的争奪,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形成了政策、需求共振的良性市場環境,國内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當然,外部環境利好只是行業發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是各新能源車企抓住機遇,在激烈的競争中共同發展。8 月初,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 2023 年 7 月的新車交付情況,從數據來看,蔚小理備受矚目,月度交付量均破萬,分别為 2.04 萬輛、1.10 萬輛、3.41 萬輛,環比增幅分别達到 91.1%、27.7%、4.8%。
而蔚小理獲得 7 月的銷量成就并非偶然,主要原因便是發揮了在售車型的爆款優勢,拉動銷量提升。
蔚來 ES6 是 7 月的主要功臣,其憑借時尚外觀、高端智能科技以及電動新能源等方面的優勢打動了無數消費者。數據顯示,蔚來 7 月銷量構成中,包含 14066 輛高端智能電動 SUV 和 6396 輛高端智能電動轎車,其中 SUV 的部分多數由 ES6 貢獻,7 月交付超過 1 萬輛。
小鵬 7 月銷量上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 G6 上市後持續熱賣,該車型上市後便引發市場對小鵬產品和技術的關注。從 7 月中至 7 月底,G6 上市即交付,已在全國 110 座城市啟動規模交付,7 月累計交付超 3900 輛。
資優生理想也成功打破同車型内耗,從之前的理想 one 更新為如今的理想 L9、L8 和 L7,并使用 " 套娃 " 戰略,以售價處于三款產品中較低區間的理想 L7 作為走量產品,帶動 L8 和 L9 的銷售,收效顯著。
通常來講,品牌發展最困難之處是打響知名度,而作為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在成立之初就引發了廣泛熱議,有非常好的品牌基礎,再通過一款又一款熱賣車型鞏固口碑,擴大產品知名度,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除爆款車型助力外,相關服務的完善也促進了蔚小理銷量的提振。
比如,蔚來選擇從充電樁和換電服務上下功夫,目前已形成了一定優勢。在 2023 NIO POWER DAY 上,蔚來現場發布 20kW V2G 充電樁,并推出了電池靈活更新日租服務,滿足蔚來車主的多元化換電、充電需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戶的電量焦慮。另外,蔚來下調全系車型起售價,也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
小鵬汽車宣布為被台風侵擾範圍内的用戶推出五大關懷服務,包括救援、檢測、維修等,體現了其對外部環境和用戶售後顧慮的高速響應,在提升車主滿意度的同時,也實現了一波成功的正向營銷。
理想則建立了完善的直營服務網絡,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全覆蓋。截至 7 月 31 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 337 家零售中心,入駐 128 個城市。
之前,有很多觀點認為随着新能源汽車競争加劇,蔚小理 " 老牌勁旅 " 的頭部格局已經趨向分崩離析。但目前來看,憑借爆款優勢以及全流程服務政策,提升老用戶滿意度、新用戶信任感,蔚小理已經完成了銷量逆襲。不過,短期成果還不足以說明蔚小理真正回歸頭部,展望未來,相關企業在產品及服務上的比拼将愈加火熱,這種情況下,蔚小理能否保持增長趨勢,實現市場地位的再提升?
已入春秋戰國時,蔚小理将如何?
在 7 月銷量榜中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領網域除蔚小理外的其他新勢力、創二代選手也發展強勁。其中,廣汽埃安月銷量達 45025 輛,位居第一,已然大比分超越理想;零跑月銷 14335 輛,位列第四;極氪也銷量可觀,高達 12039 輛,排名在小鵬汽車之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車企還在萬輛級苦苦掙扎時,比亞迪 7 月銷量已達 261105 輛,成為絕對銷冠,瓜分大部分市場;特斯拉持續擴展中國市場,二季度财報顯示特斯拉中國市場的增速已超過美國本土市場,單車利潤十分可觀。
雖然蔚小理憑借 7 月銷售利好,有了重回頭部的迹象和趨勢,但其他新能源車企的實力也不容小觑,想要真正重歸新勢力 " 三巨頭 ",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據悉,7 月捷報後,不少車企已經行動起來,投入新一輪厮殺之中,其中圍繞價格做文章仍是重要方向。8 月初,零跑汽車宣布旗下部分車型降價的消息,涵蓋零跑 C01 606 智享版、零跑 C01 717 智享版等車型,價格最高下調 2 萬元。随後,奇瑞新能源、上汽 MG、比亞迪等 10 餘家車企以官降、新車優惠、終端讓利等不同方式參與其中,車型主要以新能源汽車為主。
這種形勢下,8 月蔚小理也有一些優惠動作。比如,蔚來宣布 8 月期間支付定金購買蔚來新車的用戶,提車後可獲贈 30 張換電體驗券,可在支付換電訂單時用于抵扣全單金額 ( 含電費及服務費 ) 。此外,蔚來從 8 月 1 日起調整了家充樁售價,根據類型不同下降 2000 元或 2700 元。8 月 3 日,理想 L9 Pro 版上市,售價相比 L9 Max 下調 3 萬元。可見,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由特斯拉引領的降價潮仍未退卻,眾多品牌仍企圖從價格入手謀取增長空間。
理想汽車 CEO 李想曾表示:" 降價不能提升銷量,但能打擊對手。" 當下,即使價格并不是決定銷量的唯一因素,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多品牌降價,消費者做出購買選擇時難免也要對價格和性能進行權衡,甚至部分消費者可能會屈從價格,适當降低對性能的要求。因此,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品牌對消費者而言更有市場吸引力。
而在其他品牌的不斷追趕下,當下蔚小理先發制人的優勢已經沒有那麼明顯,在技術創新、客戶服務方面,相比老牌車企,還需經驗積累;而在性價比上,考慮到成本因素,也難以做到極致。之後的發展中,價格優惠只是輔助,還需在產品方面努力修煉 " 内功 ",才能應對外部競争環境的各種變化。
但目前在產品端,產能問題對蔚小理未來交付造成直接影響。理想創始人李想在微博公開表示:" 本季度產能是唯一的瓶頸,且本季度無解。" 蔚來在 NT1 平台向 NT2 平台切換時,就 ET7 和 ET5 車型的交付初期暴露過質量、產能問題。小鵬汽車也被消費者抱怨交付周期長,訂單需三個月才能交付。
銷量轉化是 " 流量—訂單—生產—交付 " 的復雜過程,當各大車企歡天喜地慶祝銷量增長時,其實都面臨着一些交付問題和產能瓶頸。公開數據顯示,蔚來現有兩個生產基地,合肥第一工廠設計產能為 24 萬輛,合肥第二工廠現階段產能為 10 萬輛;小鵬現有兩個生產基地,廣東肇慶基地設計產能為 20 萬輛,廣東廣州基地設計產能為 10 萬輛;理想現有兩個生產基地,江蘇常州基地預計產量為 40 萬輛,北京基地產暫時規劃產能 10 萬輛,預計 2023 年年底投產純電車型。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龐大且增速可觀的市場需求,這些產能顯然供不應求。
當然,蔚小理也在積極應對。比如,小鵬汽車與大眾達成合作,并獲得 7 億美元增資,基于此,小鵬或許可以進一步彌補供應鏈短板,真正回歸 " 蔚小理 "。另外,政策鼓勵仍在持續,一定程度可以增強蔚小理完成產能爬坡的信心。
乘聯會預估,在車企促銷、消費政策以及下半年将有大量新能源汽車新產品上市等因素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将迎來更大的增量。而在行業景氣上行趨勢下,蔚小理在造車新勢力陣營具備的市場營銷力和品牌聲量難以忽視,若能持續發揮產品、服務優勢,更大程度上釋放產能,仍有望真正頂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