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理想第二次踏入纯电的战场,欢迎阅读。
原创|倪毓平 编辑|Jaden
延期半年之后,理想终于官宣了首款纯电 SUV 车型。
2 月 25 日,理想 i8 的图片正式对外披露。官方账号以 " 大家族 " 为简介,披露的产品照片中,理想 L8、理想 i8 与理想 MEGA 一字排开,显示三款车型的连续性。
从外观上来看,理想 i8 的尾部设计更接近理想 L8;而前脸部分中,经典的星环灯上移,搭配 " 子弹头 " 轮廓,延续了 MEGA 的设计语言。官方图片仅展示了新车的车头与车尾部分,车侧部分没有披露。
MEGA 发布两个月后,理想汽车本来计划发布三款纯电车型。MEGA 的首发不佳,使李想最终推迟了纯电系列的布局。" 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 SUV 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他在此前的业绩会上宣布。
一同改变的还有产品系列。按照理想增程产品的套娃设计,纯电系列原本有望是以 MEGA 为模板的 M 系列。而现在,纯电系列变更为 i 系列,与 MEGA、L 系列并行,成为理想产品的三大版图。
现在,理想又一次踏上了纯电的战场。资本市场对此报以高涨的热情:随着纯电产品的官宣,理想汽车盘中一度涨超 14%,报 121.5 港元,股价创 2024 年 10 月 7 日以来新高。
而随着竞争市场的转移,理想也将遇到新的对手,挑战自我的成长难度也在不断更新。
首款纯电产品或将瞄准 " 蓝海 " 市场
根据市场消息,作为新序列的首发产品,理想 i8 预计售价在 30 万以上,定位中大型 SUV。如果以理想 L8 为参考,这款增程六座 SUV 的售价区间约为 32 万元到 37 万元。
在产品发布的顺序上,究竟是按照增程产品的发布节奏推出,还是先发更便宜的车型抢占市场,理想内部也曾有过讨论。
以 i8 作为入场的第一步,显示了理想对于征战纯电市场的信心。这或许也是一个布局的机会。
与 20 万左右激烈撕杀的市场相比,30 万附近的纯电市场中,还没有一个绝对统治力的产品出现。
根据中汽数研的数据显示,去年,30 万到 40 万的纯电销量中,蔚来 ES6、蔚来 ET5T、蔚来 EC6、小鹏 X9 包揽销量前五名。其中,蔚来 ES6 以超 7.6 万辆的数据位居榜首。
40 万以上的纯电市场中,赢下销量冠军的是一台 MPV。极氪 009 在去年全年售出超过 2 万辆。
无论是 SUV 还是 MPV,30 万以上的纯电市场中,Model Y 仍然是断崖式领先。2024 年,这款产品售出 48.1 万台,随着焕新版车型在上海工厂的正式量产,Model Y 仍然是许多车企追赶的对象。
理想 i8 同样是以特斯拉的产品为对标。去年 4 月,李想曾有过对理想 i8 的表述。他说,新车将突破传统 SUV 的空间局限,可以看做是 Model X 的旅行版," 我们做的是 Model Y 和 Model X 的下一代 ",能够更好解决第三排座椅的空间问题。
竞争难度不断更新,考验理想在纯电竞争中的综合实力。新产品发布前的半年里,理想提出回到 0 到 1 阶段的建设节奏中来,为纯电市场打下根基。
去年,李想曾提到,要投入 60 亿元人民币,建设 5000 座直营 5C 超充站,覆盖全国 95% 的高速和重要国道。
截至 2025 年 2 月 23 日,理想超充网络在全国已有 1862 座理想超充站、9940 根理想充电桩。
另一方面,理想也在着手智能化的推进。去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费用达到 86.6 亿元,同比增长 22.1%。理想汽车总裁、总工程师马东辉曾介绍称,理想汽车是以 " 有监督智能驾驶 " 为方向开展技术研发及产品迭代,在智能驾驶的人机互動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路线调整到 " 端到端 +VLM+ 世界模型 ",理想汽车已经启动了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预研。
在 2024 年 12 月的 AI Talk 里,李想宣布理想汽车进化为一家 AI 公司。" 我们不能做纯硬體公司,这样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汽车是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但不能仅仅停留在造车上。
小米成为新的竞争对手
竞争主线转移到纯电市场,理想汽车也要迎战新的竞争对手。
过去在增程市场中,理想汽车遭遇华为的高压进攻," 华为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直接将理想打残 ",李想承认,这场进攻让现象级产品理想 ONE 销量几乎崩盘,也成为内部学习华为的关键。
随后,理想汽车开启组织变阵。全面学习华为,更新矩阵式组织。围绕 7 个一级流程,理想成为了七个横向部门。分别是产品部、商业部、供应部、战略部、财经部、流程部和组织部;
2023 年 7 月,理想开启了更深入地改革。对各个主流程进行 " 互锁 ",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3 年底,理想汽车形成了 IPD(集成产品开发)、DSTE(从战略到执行)、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ISC(集成供应链)四大一级流程;
2024 年 4 月,理想汽车的组织架构再次调整。将车型 PDT、商业 PCT 合并为 " 产品线 " 部门,供应部和 GTM 回归到垂直部门;
在终端市场,理想销量也很快回升。与鸿蒙智行交替坐上榜首的王座。2024 年,理想以 50 万的销量领先鸿蒙智行。
" 鸿蒙智行是我们在市场上最强劲的对手,我们认为双方会长期健康地共存下去。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核心态度是要长期地、持续地向华为的技术研发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学习。理想汽车作为一个初创企业,这样的学习榜样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 李想提到。
复盘发展的历程,L6 的发布成为理想销量制胜的关键,也成为理想学习小米的开始。
根据一见 Auto 报道,李想完整参加了小米 SU7 的发布会,并旁听了小米内部的复盘,一直到会议结束,接近凌晨 1 点时离开。
之后,李想给理想战略部下达了研究小米的命令,内部开始学习小米的营销、渠道打法。L6 发布会就是理想汽车对于小米学习结果的呈现:按照用户购车决策,理想重新梳理了 L6 的产品定位、差异化价值和 " 攻防 " 策略。
这也让 L6 成功成为新一代的熱賣车型,累计销量超过 21 万辆。为理想汽车贡献近一半的销量。
几乎就在同时,凭借一款小米 SU7,小米交付 13.5 万辆新车,成为纯电市场的 " 新战神 "。新的订单还在远远不断地涌入,单周新增订单最高突破 1 万辆。截至 2025 年 1 月,小米 SU7 累计订单突破 30 万辆,其中 15 万辆仍在排队等待交付。交付周期拉长到 33 周。
过去一段时间,理想 L6 与小米 SU7 分别在增程和纯电市场中各自火爆。华为之外,小米也成为理想学习和研究的新的对象。
李想认为,雷军做硬體的能力非常强,回顾理想 MEGA 和 L6," 我们对雷军的站台非常感激 "。小米决定造车的时候,李想给雷军的建议是,一定要 All in,小米汽车就会成功。
但随着双方在市场中的战略深入,交战在所难免。小米的第二款车 YU7 也将在今年夏季上市。新车定位为纯电中大型 SUV,市场猜测其售价将紧贴焕新版 Model Y,预计在 25 万元到 30 万元间。
当竞争的水流推动理想与小米进入同一片水網域,新的市场即将开启,而理想也将遭遇又一个成长的挑战。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