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广州二手房业主闻风涨价:有房源立涨100万元,记者调查部分报价明涨实跌,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争誉
近期,政策暖风频吹,一线城市楼市预期有所变化。
8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 2023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央行表示,要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此前,多部门密集发声,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 月 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
住建部召开座谈会对房地产政策优化做公开具体的表态后,北上广深主管部门集中回应称,将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 月 30 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媒体表示,将结合广州实际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政策调整空间打开,市场情绪略有回升,部分卖家表现强势,做出涨价动作。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广州二手房市场部分业主 " 追风 " 涨价,涨幅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甚至有卖家一日涨价百万。一套在贝壳找房挂牌出售的番禺洛溪江景房,业主在 7 月 31 日将挂牌价上调 100 万元至 3300 万元。
一线经纪人在带看现场亲历业主涨价。" 昨天(8 月 1 日)有个业主,我们带客户上门看房的时候,直接问我们报了什么价。他说要涨价,要收回钥匙重新放盘。" 在广州增城从业多年的经纪人蒋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这几天看房量有增加,但我们还没有明显感受。"
根据多名业内人士的观察,业主涨价只是个别现象,应谨慎对待政策利好,不宜过于乐观。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政策调整不代表市场能够立马反弹," 成交量有望止跌,但没有‘ V 形反弹’这种可能性。"
广州天河一楼盘的卖房广告,时代周报记者摄
报价明涨实跌
广州中原发展研究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广州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大量楼盘价格跌幅显著。因此,即便部分业主此次趁势涨价,涨幅依然难以覆盖累积跌幅。
诸葛找房平台数据显示,8 月 2 日,该平台在售二手房中有 99 套上调了报价,涨幅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调价记录发现,部分二手房存在报价明涨实跌的现象,即业主涨价后的最新挂牌价依然低于初始挂牌价。
以珠江新城西的漾晴居一套在售二手房为例。
在贝壳找房,漾晴居一套建筑面积约 94 平方米部門,业主在 7 月 31 日将报价上调 22 万元至 960 万元,单价约 10.22 万元 / 平方米。
事实上,这套二手房曾多次降价。贝壳找房提供的房源时间轴显示,漾晴居这套二手房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挂牌出售,报价 1180 万元。过去半年里,业主曾 10 次下调报价,降幅在 5 万元至 50 万元之间,最低报价 918 万元,相比初始报价折价 22%。
6 月 7 日和 7 月 31 日,这名业主先后涨价 20 万元、22 万元,最新报价 960 万元,依然相当于初始报价的 8 折。贝壳找房经纪人的带看反馈称,业主诚心出售,有一定的谈价空间,并特别强调 " 学位、户口无占用 "。
这并不是个例。
珠江新城东的嘉裕丹顿阳光,一套建筑面积约 84 平方米在售部門,业主在 7 月 30 日将报价上调 40 万元至 950 万元,单价约 11.30 万元 / 平方米。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该部門初始报价是 1000 万元,在挂牌销售的 4 个月里经历了 5 次降价,最高下降 50 万元。
乐有家 APP 显示,珠江新城中的中海璟晖华庭一套建筑面积约 114 平方米 3 房,业主将报价上调至 1650 万元后,与同小区的报价相比仍便宜了 153 万元。
图源:乐有家 APP
事实上,降价出货的卖家数量更多,降幅更大。
诸葛找房平台数据显示,广州 99 套二手房涨价的同时,有 596 位业主下调了报价。值得一提的是,涨价房源平均涨价 8.96 万元 / 套,而降价房源平均降价 11.4 万元 / 套。
" 业主反价不顾现状,不符合现实。" 黄韬表示,近期主管部门密集发声,气氛活跃起来了,但实际落地的还没有,市场成交量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变," 业主、开发商应该好好利用这波预期利好,该降价就降价,抓紧卖房。"
V 形反转难现
政策暖风照拂背后,是尚未止跌回升的市场表现。
广州中原发展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累计成交新房 40843 套,同比增长 3%,是近 5 年表现次优的上半年,但与 2021 年上半年的 61063 套成交量相差甚远。
新房去化与价格表现均欠佳。
今年上半年广州一共有 107 个 / 次项目开盘或加推,总货量为 10981 套,首日成交 2396 套,平均去化率仅 22%,新开盘推货量、去化率水平对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全市新房均价约 3.62 万元 / 平方米,同比下滑 7%,越秀、白云、增城、从化均出现双位数的跌幅。
二手市场先抑后扬。
随着 3 月积压需求集中释放成交量冲高至 12260 套,市场进入调整期,购房者观望情绪加重,成交量持续回落,6 月成交量下滑至 8292 套,相比 3 月的高点跌去 32%。
二手住宅网签均价约 30107 元 / 平方米,同比上涨 10.3%,原因在于中心区成交占比提升拉动价格结构性上扬,实际上上半年广州二手房价格未见明显上涨,不少盘源价格甚至下调。根据广州中原发展研究部监测,花都、南沙、增城等外围区網域二手房报价下调幅度大多在 5% 以上,包括万科东荟城、雅居乐锦城在内的部分楼盘跌幅接近 10%。
图源:广州中原发展研究部
7 月因为是传统淡季,市场表现趋于冷淡,尚未企稳。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7 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 45 万平方米,环比下降约三成;二手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成交量继续下探,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 0.13%,跌幅较上月扩大 0.08 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 6 月底,广州存量新房去化周期约 16.2 个月,二手房放盘量超过 13 万套。广州中原发展研究部指出,若刚需买家不买房,则改善买家无资金换房。购房链条将陷入停滞状态。
" 降税费、降首付、认房不认贷、非核心区網域调整限购政策,政策工具很多。" 黄韬强调,单靠一样不行,政策工具叠加,效应才能发挥出来。
对于政策效果,黄韬持谨慎态度," 现在市场成交不理想,不是购房资格的问题,而是购买能力在下降。"
克而瑞释放了相似的观点。
" 房地产市场环境已发生根本转变,行业规模现已基本见顶,政策调整再难撬动昔日的轮回。" 克而瑞认为,房地产市场很难再现当年的 "V 型反转 " 行情,但短期内止跌企稳、中长期稳步修复并向新模式转型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