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金融“黑马”,添薪长三角科创之火,欢迎阅读。
作者 | 陈莹
长三角的要素流动协同,从来都一脉相承。
1906 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标志性企业无锡振新纱厂 " 上马 " 筹建,第二年正式开工。开工后,振新纱厂流动资金并不宽裕,而是很大程度依靠 " 调度 ",即通过钱庄借贷来支撑。上海滩四家规模较大的钱庄—福康、福源、顺康、恒隆是其发展壮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 " 产业资本 " 提供者。
在银钱业支持下,纱厂开局漂亮,生产的 " 球鹤 " 牌棉纱甚至能与日本进口的名牌货同台打擂,风靡一时。当然,支持纱厂的钱庄,也最终收获颇丰。
例子并不止振新纱厂一家。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有识之士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投资创办面粉、棉纱工厂等近代工业,而上海则是它们的融资中心。在这种 " 金融 + 产业 " 联动的互惠模式支持下,当时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以 1933 年 -1938 年的工厂分布为例,长三角占全国总数的近 60%。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2018 年,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一大目标便是要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参与全球竞争。充满历史积淀的土壤," 金融 + 产业 " 联动模式,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证券业大有可为。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并购重组,对长三角乃至中国金融业发展都具有标志性意义。更重要的是,以打造产业投行为发展愿景的国联民生证券,将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带来众多 " 新变量 "。
01 国际化的创新 " 协同圈 "
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国家之间科技竞赛的重视,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强烈过。
当大洋彼岸的星舰系列飞船不断创造商业和技术奇迹的时候,中国 " 航天新势力 " 们同样进步迅速。比如,2024 年,中国发射了 68 枚火箭,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居全球第二,其中属于民营航天公司发射的火箭为 12 枚。
暗流激荡的竞争,还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多个产业中存在。产业的竞争,离不开资金支持,创投机构成为资金供给的主角。
券商也以黑马之势杀入股权投资圈。它们配合投行业务,通过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既做 LP 直接出资,又做 GP。民生证券旗下的民生股权基金,已是跻身清科 2024 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100 强中仅有的十四家券商私募子公司之一,投资遍布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健康等领網域。
在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合并之后,原有民生股权基金的民营气质创投经验,将融入到国联大系统的创新布局之中。事实上,国联集团本身就是 " 创投大佬 "。
在全国城市中,无锡是国资创投的积极探索者。无锡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张泓骏介绍,早在 2009 年,无锡就出台了《无锡市关于加快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政府拿出 10 亿元成立了母基金。之后,随着锡创投的快速发展,无锡愈发注重在科创领網域进行早期布局和投资,支持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创新创业活动。据了解,锡创投目前每年投资项目达 120 多家,其中一半属于初创期、早期项目。
无锡城市景观
锡创投只是国联集团创新 " 协同圈 " 的一部分。在国联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可看来,技术竞争在国际化舞台展开,创新必然离不开国际化的创新要素。近年来,国联集团布局了多个国际化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向内流动,打造国际化的创新 " 协同圈 "。
2023 年,无锡香港科创中心成立,旨以香港为 " 前哨 ",推动无锡与世界在产业、人才和资金上的深度互联。在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 " 产学研 1+ 计划 " 中,该中心与香港高校联合申报的首批 13 个项目中 6 个获得通过,占全港通过项目总数的 25%,入选数量居中国内地城市在港平台之首。此外,国联集团还运营了无锡新加坡商务创新中心,以及在香港和新加坡各设立了 2 亿元规模的天使基金,打造捕获全球 " 硬科技 " 独角兽的前沿阵地。
在国际贸易博弈的时刻,打造汇聚全球创新资本的持久性平台,推动资本来源多样化很有必要。比如,源于法国的 IPEM 是全球知名私募股权投资论坛和展会之一。2024 年,IPEM 国际私募股权投资中国论坛在无锡开幕,首届国联投资人大会同步举行,IPEM 无锡永久会址也同期揭牌。国联集团与 IPEM 将把该论坛打造成为在中法两国具有影响力的一流投资论坛,吸引更多元的创新资本汇聚无锡、长三角和整个中国。
上海城市景观可以这样说,在长三角,以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合并为契机,大国联体系国际化的创新 " 协同圈 " 将得到不断优化。一方面,国联民生证券广泛的市场网络和强大的研究能力,将帮助国联集团的其他板块,更好地实现资本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从境外到境内,国联内部丰富的创新生态圈,也将拓展国联民生证券各条业务线的市场机会和资源可得性,推动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显然,长三角的创新生态,为这种协同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02" 双城记 " 和产业集群
回到 " 航天新势力 " 们。2024 年中国商业航天的一些高光时刻都与无锡有着联系:蓝箭航天已将未来主力产品型号——朱雀可复用火箭布局落地惠山高新区;从投资到制造,无锡企业深度参与 " 千帆星座 " 计划;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由落户梁溪区的银河航天承担研制。
据了解,目前无锡已经集聚了航空航天领網域核心企业近 300 家,初步形成了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星、整箭、地面配套及终端、卫星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除了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之外,无锡还在构建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 "465" 现代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千个甚至是一万个企业聚集在一起也并不等于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并非简单的企业集聚,而是多个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产业生态。在这个生态中,不同节点的企业之间发生着高频互动的紧密链接,形成研发-产业化、上下游配套、生产-销售、制造-服务等的协同。
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崛起,往往是高瞻远瞩的政府、锐意进取的企业组成的天作之合——头部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中小企业为了共享资源和降低成本主动聚集;政府则通过顶层设计以及招商的具体落地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但无论是企业的 " 自下而上 ",还是政府的 " 自上而下 ",链接资本和产业的券商都可以发挥枢纽作用,而关键是要在区網域内 " 落地生根 "。民生证券就开启了这样的实践。
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或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基金、母基金,助推产业链整合与生态构建。
首先,民生股权基金与长三角多地的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投资基金,站在产业最前沿,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 " 硬科技 " 领網域进行上下游投资,抢占产业更新的先机。
此外,民生股权基金也与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如与无锡梁溪区共同成立梁溪民生空天产业基金,与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等签订主题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協定等。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导入优质企业,助力地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在 2024 年,民生证券为梁溪区引入了两家商业航天头部企业。9 月,全国首条批产近 400 台激光通信终端的产线——氦星光联双子宇航暨良渚星座激光通信终端项目在梁溪区卫星产业研制基地正式投产。此外,国内领先的卫星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凯睿星通也已落地梁溪区。
随着鼓励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并购重组的政策陆续落地,券商也能够通过助力企业跨行业、上下游并购等方式,间接地推动产业链整合。对于民生证券而言,投行业务一直是 " 拳头业务 ",尤其在某些细分领網域和区網域市场具备深厚根基,近五年在 IPO 过会数量、承销保荐收入和在审项目数量均位列行业前列。依托过往丰富的项目经验,未来国联民生证券有望在并购重组业务上 " 大显身手 "。
在国联集团总裁、民生证券董事长顾伟的构想中,国联民生证券还有一个初步的目标:要通过金融创新,让优质生产要素在长三角更通畅、更高效地流动,让资源去到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地方。比如,可以搭建一个无锡和上海之间的并购重组平台,让政府、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互動信息、整合资源,更大程度地赋能长三角一体化。
国联证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介绍,过去几年,长三角企业在 IPO 的总规模中,高峰时段可以占据 40% 左右。企业要用资本市场赋能自身发展,目前 IPO 这条路充满不确定性,但其他创新路径比如并购,依然是一条充满可能性的路。
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审时度势,用不失务实精神的金融创新,去赋能实体产业,联通长三角,将成为推动区網域一体化的重要动力。
03" 扎根 " 地方的优势
2024 年 2 月,民生证券在无锡举办了一场具有 " 轰动效应 " 的峰会——民生证券 2024 年度资本市场峰会。峰会设有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新能源、量化、金属新材料、人工智能、周期、消费、智能硬體、拟上市公司等 12 个分论坛,受邀出席的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数量超 1000 家,到场董事长近 200 人。
峰会盛况,让民生证券无锡分公司总经理周辉至今仍然记忆深刻。在两家公司合并启动之后,民生证券无锡分公司在连接地方资源方面承担了更多责任,周辉和同事们变得空前繁忙。
以峰会为起点,民生证券开始在无锡各区举办活动,搭建各种深入交流的平台。
3 月,上市備份企业辅导交流暨产业综合金融合作签约会在锡山区举办;6 月,与梁溪区合作主办无锡空天产业(梁溪)发展大会;9 月,在 2024 年民生证券半导体科技企业投资并购峰会上,与无锡高新区签订合作協定;12 月,联合主办惠山区产融创新发展大会。
伴随着一场场大会落地的,还有迅速升温的项目合作——民生证券助力锡发集团发行锡山区首单类 REITs、恒廷实业发行无锡市首单消费基础设施类 REITs;与梁溪区合作成立 " 梁溪民生空天产业基金 ";推动思米集团总部项目以及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无锡高新区等。
无锡高新区景观
事实上,在新质生产力崛起的时代,券商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空间远不止此。前沿和颠覆性技术迭代加速,地方的产业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但未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也让项目招引如履薄冰。因此,专业机构作为智囊,赋能地方招商,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拨开 " 重重迷雾 "。
比如,在与无锡惠山区的合作中,民生证券将 " 券商所能 " 与 " 政府所需 " 全面对接,拓宽合作领網域,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比如,在产业规划方面,编制具有参考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在招商引资环节,协助评估并筛选招引项目,推荐并导入优质企业项目。
" 与民生证券的对接合作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立足于惠山区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的精准对接。" 惠山区发改委副主任戚科平表示。目前,惠山民生新质生产力投研发展中心已经揭牌成立。
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景观
反过来,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民生证券对产业投行也有了更为纵深的理解,并开始用产业思维去重塑业务模式与发展理念。
民生证券副总裁、投资银行事业部分管领导王学春介绍,民生证券投行在业务架构方面,围绕 " 新质生产力 ",专门设立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制造、空天及卫星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文化传媒与互联网等八个行业组。
民生证券研究院则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在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又文看来,以往投研部门的市场视角更重。现在,产业视角变得同样重要,除了研究相对成熟的企业和股票,还要去研究方兴未艾的创新产业,发现创新公司的价值,下到地方,去到一线。
的确,当跑马圈地的高增长时代过去,券商也需要以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更多地向价值引导和资源配置业务回归。
在民生证券 2024 年度资本市场峰会上,时任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敏(现为南京市副市长)曾表示,国联集团成为民生证券第一大股东,是无锡市引入重点金融资源,服务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无锡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抓手。
而在未来国联集团的布局里,国联民生证券重点打造的优势业务仍将放在上海,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下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的最佳协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拥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地区影响力;无锡则是百年工商名城、制造强市,正在打造 " 金融与产业融合典范城市 ",产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
当全球金融中心遇到百年工商名城,无疑将为长三角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带来更多可能性。
-End-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出品
作者 | 陈莹编辑 | 谭保罗统筹 | 查一鸣排版 | 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