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金融“黑馬”,添薪長三角科創之火,歡迎閱讀。
作者 | 陳瑩
長三角的要素流動協同,從來都一脈相承。
1906 年,中國近代工業的标志性企業無錫振新紗廠 " 上馬 " 籌建,第二年正式開工。開工後,振新紗廠流動資金并不寬裕,而是很大程度依靠 " 調度 ",即通過錢莊借貸來支撐。上海灘四家規模較大的錢莊—福康、福源、順康、恒隆是其發展壯大過程中,極其重要的 " 產業資本 " 提供者。
在銀錢業支持下,紗廠開局漂亮,生產的 " 球鶴 " 牌棉紗甚至能與日本進口的名牌貨同台打擂,風靡一時。當然,支持紗廠的錢莊,也最終收獲頗豐。
例子并不止振新紗廠一家。在實業救國思潮影響下,有識之士在上海及周邊地區投資創辦面粉、棉紗工廠等近代工業,而上海則是它們的融資中心。在這種 " 金融 + 產業 " 聯動的互惠模式支持下,當時長三角地區的工業在全國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以 1933 年 -1938 年的工廠分布為例,長三角占全國總數的近 60%。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2018 年,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其中一大目标便是要協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參與全球競争。充滿歷史積澱的土壤," 金融 + 產業 " 聯動模式,在新時代有了新的内涵。
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中介,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證券業大有可為。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的并購重組,對長三角乃至中國金融業發展都具有标志性意義。更重要的是,以打造產業投行為發展願景的國聯民生證券,将為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帶來眾多 " 新變量 "。
01 國際化的創新 " 協同圈 "
全球範圍内,人們對國家之間科技競賽的重視,從來沒有今天這麼強烈過。
當大洋彼岸的星艦系列飛船不斷創造商業和技術奇迹的時候,中國 " 航天新勢力 " 們同樣進步迅速。比如,2024 年,中國發射了 68 枚火箭,發射次數創歷史新高,居全球第二,其中屬于民營航天公司發射的火箭為 12 枚。
暗流激蕩的競争,還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人形機器人等多個產業中存在。產業的競争,離不開資金支持,創投機構成為資金供給的主角。
券商也以黑馬之勢殺入股權投資圈。它們配合投行業務,通過設立另類投資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既做 LP 直接出資,又做 GP。民生證券旗下的民生股權基金,已是跻身清科 2024 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 100 強中僅有的十四家券商私募子公司之一,投資遍布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醫療健康等領網域。
在國聯證券和民生證券合并之後,原有民生股權基金的民營氣質創投經驗,将融入到國聯大系統的創新布局之中。事實上,國聯集團本身就是 " 創投大佬 "。
在全國城市中,無錫是國資創投的積極探索者。無錫市委金融工委副書記張泓駿介紹,早在 2009 年,無錫就出台了《無錫市關于加快創業投資發展的若幹意見》,當時政府拿出 10 億元成立了母基金。之後,随着錫創投的快速發展,無錫愈發注重在科創領網域進行早期布局和投資,支持科學家和創業者的創新創業活動。據了解,錫創投目前每年投資項目達 120 多家,其中一半屬于初創期、早期項目。
無錫城市景觀
錫創投只是國聯集團創新 " 協同圈 " 的一部分。在國聯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可看來,技術競争在國際化舞台展開,創新必然離不開國際化的創新要素。近年來,國聯集團布局了多個國際化平台,推動創新要素向内流動,打造國際化的創新 " 協同圈 "。
2023 年,無錫香港科創中心成立,旨以香港為 " 前哨 ",推動無錫與世界在產業、人才和資金上的深度互聯。在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 " 產學研 1+ 計劃 " 中,該中心與香港高校聯合申報的首批 13 個項目中 6 個獲得通過,占全港通過項目總數的 25%,入選數量居中國内地城市在港平台之首。此外,國聯集團還運營了無錫新加坡商務創新中心,以及在香港和新加坡各設立了 2 億元規模的天使基金,打造捕獲全球 " 硬科技 " 獨角獸的前沿陣地。
在國際貿易博弈的時刻,打造匯聚全球創新資本的持久性平台,推動資本來源多樣化很有必要。比如,源于法國的 IPEM 是全球知名私募股權投資論壇和展會之一。2024 年,IPEM 國際私募股權投資中國論壇在無錫開幕,首屆國聯投資人大會同步舉行,IPEM 無錫永久會址也同期揭牌。國聯集團與 IPEM 将把該論壇打造成為在中法兩國具有影響力的一流投資論壇,吸引更多元的創新資本匯聚無錫、長三角和整個中國。
上海城市景觀可以這樣說,在長三角,以國聯證券和民生證券合并為契機,大國聯體系國際化的創新 " 協同圈 " 将得到不斷優化。一方面,國聯民生證券廣泛的市場網絡和強大的研究能力,将幫助國聯集團的其他板塊,更好地實現資本和產業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從境外到境内,國聯内部豐富的創新生态圈,也将拓展國聯民生證券各條業務線的市場機會和資源可得性,推動其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顯然,長三角的創新生态,為這種協同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
02" 雙城記 " 和產業集群
回到 " 航天新勢力 " 們。2024 年中國商業航天的一些高光時刻都與無錫有着聯系:藍箭航天已将未來主力產品型号——朱雀可復用火箭布局落地惠山高新區;從投資到制造,無錫企業深度參與 " 千帆星座 " 計劃;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由落戶梁溪區的銀河航天承擔研制。
據了解,目前無錫已經集聚了航空航天領網域核心企業近 300 家,初步形成了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星、整箭、地面配套及終端、衛星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除了商業航天產業集群之外,無錫還在構建以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 "465" 現代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千個甚至是一萬個企業聚集在一起也并不等于產業集群。因為產業集群并非簡單的企業集聚,而是多個產業鏈上下遊相關企業和服務機構組成的高度集中的產業生态。在這個生态中,不同節點的企業之間發生着高頻互動的緊密鏈接,形成研發-產業化、上下遊配套、生產-銷售、制造-服務等的協同。
一個地區產業集群的崛起,往往是高瞻遠矚的政府、銳意進取的企業組成的天作之合——頭部企業為了追求規模經濟、中小企業為了共享資源和降低成本主動聚集;政府則通過頂層設計以及招商的具體落地來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但無論是企業的 " 自下而上 ",還是政府的 " 自上而下 ",鏈接資本和產業的券商都可以發揮樞紐作用,而關鍵是要在區網域内 " 落地生根 "。民生證券就開啟了這樣的實踐。
一方面,與龍頭企業或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產業基金、母基金,助推產業鏈整合與生态構建。
首先,民生股權基金與長三角多地的產業鏈龍頭企業聯合成立投資基金,站在產業最前沿,圍繞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 " 硬科技 " 領網域進行上下遊投資,搶占產業更新的先機。
此外,民生股權基金也與長三角各地方政府展開合作,如與無錫梁溪區共同成立梁溪民生空天產業基金,與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等籤訂主題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合作協定等。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導入優質企業,助力地方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在 2024 年,民生證券為梁溪區引入了兩家商業航天頭部企業。9 月,全國首條批產近 400 台激光通信終端的產線——氦星光聯雙子宇航暨良渚星座激光通信終端項目在梁溪區衛星產業研制基地正式投產。此外,國内領先的衛星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凱睿星通也已落地梁溪區。
随着鼓勵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進行并購重組的政策陸續落地,券商也能夠通過助力企業跨行業、上下遊并購等方式,間接地推動產業鏈整合。對于民生證券而言,投行業務一直是 " 拳頭業務 ",尤其在某些細分領網域和區網域市場具備深厚根基,近五年在 IPO 過會數量、承銷保薦收入和在審項目數量均位列行業前列。依托過往豐富的項目經驗,未來國聯民生證券有望在并購重組業務上 " 大顯身手 "。
在國聯集團總裁、民生證券董事長顧偉的構想中,國聯民生證券還有一個初步的目标:要通過金融創新,讓優質生產要素在長三角更通暢、更高效地流動,讓資源去到新質生產力需要的地方。比如,可以搭建一個無錫和上海之間的并購重組平台,讓政府、企業可以在平台上互動信息、整合資源,更大程度地賦能長三角一體化。
國聯證券董事長、總裁葛小波介紹,過去幾年,長三角企業在 IPO 的總規模中,高峰時段可以占據 40% 左右。企業要用資本市場賦能自身發展,目前 IPO 這條路充滿不确定性,但其他創新路徑比如并購,依然是一條充滿可能性的路。
對金融市場的變化審時度勢,用不失務實精神的金融創新,去賦能實體產業,聯通長三角,将成為推動區網域一體化的重要動力。
03" 扎根 " 地方的優勢
2024 年 2 月,民生證券在無錫舉辦了一場具有 " 轟動效應 " 的峰會——民生證券 2024 年度資本市場峰會。峰會設有智能汽車、生物醫藥、人形機器人、新能源、量化、金屬新材料、人工智能、周期、消費、智能硬體、拟上市公司等 12 個分論壇,受邀出席的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數量超 1000 家,到場董事長近 200 人。
峰會盛況,讓民生證券無錫分公司總經理周輝至今仍然記憶深刻。在兩家公司合并啟動之後,民生證券無錫分公司在連接地方資源方面承擔了更多責任,周輝和同事們變得空前繁忙。
以峰會為起點,民生證券開始在無錫各區舉辦活動,搭建各種深入交流的平台。
3 月,上市備份企業輔導交流暨產業綜合金融合作籤約會在錫山區舉辦;6 月,與梁溪區合作主辦無錫空天產業(梁溪)發展大會;9 月,在 2024 年民生證券半導體科技企業投資并購峰會上,與無錫高新區籤訂合作協定;12 月,聯合主辦惠山區產融創新發展大會。
伴随着一場場大會落地的,還有迅速升溫的項目合作——民生證券助力錫發集團發行錫山區首單類 REITs、恒廷實業發行無錫市首單消費基礎設施類 REITs;與梁溪區合作成立 " 梁溪民生空天產業基金 ";推動思米集團總部項目以及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籤約落地無錫高新區等。
無錫高新區景觀
事實上,在新質生產力崛起的時代,券商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空間遠不止此。前沿和颠覆性技術迭代加速,地方的產業規劃必須具有前瞻性,但未知的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也讓項目招引如履薄冰。因此,專業機構作為智囊,賦能地方招商,能夠幫助地方政府撥開 " 重重迷霧 "。
比如,在與無錫惠山區的合作中,民生證券将 " 券商所能 " 與 " 政府所需 " 全面對接,拓寬合作領網域,為地方產業發展賦能。比如,在產業規劃方面,編制具有參考價值的行業研究報告;在招商引資環節,協助評估并篩選招引項目,推薦并導入優質企業項目。
" 與民生證券的對接合作并不是漫無目的,而是立足于惠山區三新四強五未來產業的精準對接。" 惠山區發改委副主任戚科平表示。目前,惠山民生新質生產力投研發展中心已經揭牌成立。
無錫惠山經濟開發區景觀
反過來,在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民生證券對產業投行也有了更為縱深的理解,并開始用產業思維去重塑業務模式與發展理念。
民生證券副總裁、投資銀行事業部分管領導王學春介紹,民生證券投行在業務架構方面,圍繞 " 新質生產力 ",專門設立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制造、空天及衛星通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及環保、新材料、文化傳媒與互聯網等八個行業組。
民生證券研究院則先後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機器人研究院。在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又文看來,以往投研部門的市場視角更重。現在,產業視角變得同樣重要,除了研究相對成熟的企業和股票,還要去研究方興未艾的創新產業,發現創新公司的價值,下到地方,去到一線。
的确,當跑馬圈地的高增長時代過去,券商也需要以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更多地向價值引導和資源配置業務回歸。
在民生證券 2024 年度資本市場峰會上,時任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蔣敏(現為南京市副市長)曾表示,國聯集團成為民生證券第一大股東,是無錫市引入重點金融資源,服務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無錫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戰略支點城市的重要抓手。
而在未來國聯集團的布局裡,國聯民生證券重點打造的優勢業務仍将放在上海,這是長三角一體化下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的最佳協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擁有無可比拟的資源優勢和地區影響力;無錫則是百年工商名城、制造強市,正在打造 " 金融與產業融合典範城市 ",產業基礎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
當全球金融中心遇到百年工商名城,無疑将為長三角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帶來更多可能性。
-End-
南風窗長三角研究院出品
作者 | 陳瑩編輯 | 譚保羅統籌 | 查一鳴排版 | 思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