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微信拒当鸿蒙搬运工,欢迎阅读。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柯基的柯
1 月 18 日,华为终端 BG CEO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在鸿蒙生态千帆启航仪式上宣布,新发布的 HarmonyOS NEXT 鸿蒙星河版(以下简称 "HarmonyOS NEXT")将是完全独立的 " 纯血鸿蒙 "。
" 你可以看到我们怎么样能够改写这个行业的历史。" 在去年的华为花粉年会上,余承东曾放出豪言:" 它将会是整个中国终端类作業系統里真正的王者。"
从现场公布的部分应用来看,日常使用的支付宝、美团、高德地图、微博、小红书、钉钉、QQ 音乐、B 站等应用均已推出鸿蒙原生应用,不过暂未看到微信的身影。
对于华为和鸿蒙而言,微信的缺位势必要造成系统体验感的下降。作为一套几乎为 " 中国定制 " 的作業系統,不管华为是否愿意承认微信的强势,大部分的国人是很难接受一款无法正常运载微信的手机。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摆脱 " 安卓套壳 "
华为终于可以和谷歌彻底分手了。
根据现场流出的照片来看,这次的鸿蒙 Next 不仅摒弃了安卓,也把 Linux 这个系统核心去掉了,转而采用自家的鸿蒙核心,实现了鸿蒙 Next 的全栈自研。
从架构层面来看,从 AI 大模型、AI 框架、安全隐私、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系统、编程框架、编译器 & 运行时、编程语言、檔案系统、OS 内核,华为鸿蒙已经实现了全栈自研。
华为终端 BG 軟體部总裁龚体特别提到,HarmonyOS NEXT 中已经没有任何一行安卓版权的代码。
在此之前,鸿蒙系统底层采用了能与安卓通用且开源的 AOSP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代码。
2019 年 5 月,谷歌宣布断供华为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服务,华为随即宣布鸿蒙项目 " 备胎转正 "。
随后的四年时间内,鸿蒙便一直处于兼容安卓、依赖安卓 " 脱胎未换骨,藕断丝连 " 的状态。因此,关于华为做 "PPT 系统 "、" 套壳安卓 " 的质疑声从未平息。
造成这股舆论风浪的底层原因是,鸿蒙生态尚未成气候之时,它采用了安卓的底层代码 AOSP,兼容安卓应用。
" 鸿蒙之父 " 王成录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回应," 并不是所有安卓代码都是谷歌开发的,绝大部分代码来自开源社区,鸿蒙会吸收社区的优秀技术和代码 "。因为用了 AOSP 的开源代码,就判断鸿蒙是安卓换了皮,说明这类吐槽者没有太准确理解什么是开源。
就这样,华为和鸿蒙 " 忍辱负重 " 地 " 猥琐发育 " 至去年 8 月,在当时的鸿蒙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已经低调展示过鸿蒙 Harmoney Next 开发者版本。在这一版本中,AOSP 代码被直接砍掉,只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
随后,关于鸿蒙完全独立的消息不胫而走。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自去年 8 月 HarmonyOS NEXT 开发者预览版发布后,华为组建专门团队,快马加鞭与应用厂商的洽谈合作。华为终端云总裁朱勇刚的说法是,鸿蒙生态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已有 200 个头部 App 加入原生生态。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到 2024 年中,覆盖 5000 个头部 App。再下一个阶段,是 50 万个 App。
朱勇刚表示,华为将投入 70 亿元用于激励鸿蒙原生应用等生态创新工作。
HARMONY NEXT 的发布进度是,1 月 18 日推出开发者预览版。二季度推出开发者 beta 版,四季度将推出面向消费者的商业版。
为中国定制
鸿蒙系统走到台前本身就源自海外市场的封锁打压,海外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华为此举或意图进一步稳固国内市场,阶段性地暂时放弃海外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3 年三季度,鸿蒙作業系統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13%,较上年同期增加 6 个百分点。只是在全球市场上,鸿蒙的份额仅为 3%,而 iOS 和安卓的份额分别为 16% 和 81%。
仅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华为目前难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华为从美国的芯片封锁中恢复元气尚需时间,另一方面是华为与谷歌安卓合作的停止,意味着华为手机在海外用户手中几乎成了一块 " 板砖 ",基本的服务和 APP 都无法正常使用,势必会降低手机的使用体验。
也就是说,海外手机市场除了苹果 iOS 就基本是安卓系统的天下,鸿蒙不兼容安卓虽说是对谷歌的硬气 " 宣战 ",但也有极大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被海外市场所不容。
这样一来,华为以及鸿蒙只能依赖 " 内循环 " 系统来破局。
去年 8 月引爆市场的华为 Mate 60 Pro,开售一分钟内即告售罄,这既意味着华为的品牌号召力仍在,也意味着华为仅靠国内产业链也能造出 "5G" 手机。
对此,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拆机发现,华为 Mate 60 Pro 仅有海力士的存储和部分 CMOS 芯片非国产,预估整体国产化率在 90% 左右,高于 Mate 50 72% 的国产化率。
此前华为官方确认,Mate 60 系列将不会在海外市场上销售,或许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虽然华为自称产能有限,以大陆市场销售为主,但未来华为推出软硬體 " 纯国产 " 的手机,要想获得海外用户的青睐,还是难上加难。
东北证券在研报中称,鸿蒙应用和设备开发将撬动百亿市场。" 应用方面,APP 需要进行鸿蒙作業系統的适配以及元服务卡片的设计,我们预计应用的鸿蒙化迁移将产生 208 亿元市场;设备方面,预计未来 5 年,开源鸿蒙生态将新增 4 亿终端设备,我们假设 IoT 设备的 OS 单价为 80-120 元,未来五年有望产生 320-480 亿元的设备作業系統市场。"
这倒是产生了一个新命题,类似鸿蒙这般以万物互联为基础的另起炉灶,到底是用户的 " 真需要 ",还是市场的 " 伪需求 ",只是单纯的鸿蒙化迁移,没有相当规模的用户为这套华为的万物互联终端买单,那么所谓的鸿蒙概念股就只能是一次有关迁移搬运的重复劳动而已。
对于华为而言,鸿蒙不仅是手机作業系統,而且是面向万物智能互联的全场景分布式作業系統,支持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甚至是车机等各种终端。
国泰君安评价鸿蒙系统是一款面向多智能终端的全场景分布式作業系統,具有鲜明的技术特性。鸿蒙系统的微内核架构赋予其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多样化算力设备的使用需求;分布式调度极大地提高了跨终端的流转效率,在系统层让多终端融合成为 " 超级终端 ";原子化服务(又称 " 元服务 ")降低了应用开发及部署壁垒,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自适应部署。
在去年底的 2023 开源产业生态大会上,华为终端 BG 軟體部总裁龚体曾披露,2023 年,接入鸿蒙的设备数量超过 7 亿台,其中,华为自有设备达到 3 亿多台。
业内预计,2024 年,鸿蒙生态设备数量将超 10 亿台。
这样一来,华为和鸿蒙破局的难点就变成了新能源车载终端与手机终端的联动,相较于手机业务在高端市场具备着 " 遥遥领先 " 的优势,新能源汽车业务尚在爬坡阶段,其最终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鸿蒙系统未来的走势。
微信缺位
过去有很多昙花一现的自研系统,比如黑莓、MeeGo、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 等,都是因为前期冷启动艰难、生态贫瘠,在马太效应显著的作業系統市场快速被边缘化。
因此,华为为了证明鸿蒙概念股并非市场的伪需求,除了要在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核心硬體终端上建立销量优势,还要丰富生态的内容服务。
去年 12 月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 400 家企业已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包括支付宝、美团、新浪微博、小红书、B 站、高德地图。
同时,有不少开发鸿蒙軟體、物联网等鸿蒙生态相关业务布局的玩家加入。根据星矿数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上市公司中,这些玩家包括软通动力、润和軟體、芯海科技、拓维信息、东方中科、润达医疗、捷顺科技、金山办公等 19 家企业。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总有另类者出现。
根据相关媒体披露,主流互联网厂商都在配合华为的行动,唯独微信还在观望。
要拿下微信这一国民级应用,鸿蒙才算是具备立棍的资本。从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至少在两个月前,双方尚未谈妥。
根据业内人士披露,从技术的角度,开发鸿蒙应用的难度不大。因此,双方的矛盾点更多是聚焦在商业层面的博弈。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微信与华为都是强势团队,都希望由对方来适配己方,微信或许希望系统给予更高级别的权限。
此前,华为与腾讯就因游戏产生过纠纷。在 2020 年末的那场 " 华腾大战 " 中,华为宣布将多款腾讯游戏从华为应用商店下架,由于腾讯不满华为应用商店过高的付费抽成,单方面宣布修改条约,以做回应。
最终,事情以腾讯方面的 " 妥协 " 而告终,手机厂商的既有分配模式并未发生改变。
如今时过境迁,当时的华为虽然遭遇各类 " 断供 ",但手机年货量为 1.9 亿台,如今的华为手机尚在恢复期,难有当年的硬气。即便外界普遍看好华为的强势归来,但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与微信一掰手腕的实力。
况且,微信与华为并不存在利益纠纷,上一次的 " 华腾大战 " 中,是游戏公司试图用 " 优质内容为王 " 的思路进行游戏分销,改变此前躺在硬體渠道上的手机厂商的盈利模式,而这一次的合作是以要达成 " 双赢 " 为目的。
对于腾讯而言,华为的手机业务尚在恢复期,新能源汽车仍在行业洗牌之中,不会贸然将自身的庞大数据放置到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系统之中。
有鸿蒙开发者曾对媒体表示:" 微信、抖音等大型应用的开发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可能要配备上千人投入,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沟通调试。而重新开发原生应用,逐步迭代适配的周期,是需要以年为部門的,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同样,抱着如此心态的也有字节,旗下的拳头产品——抖音同样不在合作名单之中,在本质上与华为不存在利益纠纷的情况下,并不想做无效的重复劳动,华为所处赛道的行业不确定性,让腾讯与字节两大互联网巨头暂时选择了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