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2200多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为何有此现象?哪些机会还可关注?,欢迎阅读。
财联社记者 1 月 15 日讯(记者 沈述红)在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重加持下,近期的债市犹如烈火烹油,繁花似锦,不少债基净值创下历史新高。
仅 1 月 15 日当天,便有 749 只固收类基金收益净值创下历史新高。整体而言,已有 2261 只固收类基金 1 月份以来净值创下历史新高。与净值走势相匹配的是,它们当中大部分 2023 年前三季度的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长信 30 天滚动持有 2023 年前三季度规模增量达 213.81 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货币宽松可能还会延续,基本面仍呈现弱复苏状态,短端具备性价比;但由于市场对明年政策发力的力度、节奏均有分歧,预计 3 月两会揭晓之前,债券收益率可能还会在预期的反复中波动。
超 700 只债券基金单日净值创新高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12 日,全市场成立时间超过一年的基金中,共有 1119 只产品净值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 749 只债券类基金、369 只货币基金和一只跟踪日本东证指数的 QDII 基金。
其中,司马义买买提管理的两只产品——东兴兴福一年定开、东兴兴瑞一年定开,以及他和宋立久共同管理的东兴鑫享 6 个月滚动持有的净值均在这一天创下历史新高,这三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分别达到了 11.76%、11.66%、5.49%。前两只成立时间超四年的产品近三年的收益也分别有 19.96%、27.80%,它们 2023 年前三季度规模分别增长了 1.75 亿元、1.17 亿元。
同天,柴文婷管理的天弘稳利、廖新昌和王宏共同管理的蜂巢添汇纯债、周毅管理的中银互利定期开放、车日楠管理的东方臻萃 3 个月定开债产品净值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它们近一年以来的收益分别达到了 9.62%、9.43%、9.26%、9.22%。汪志健和樊艳共同管理的华安证券聚赢一年持有、马龙和李家辉共同管理的招商添利两年定期开放、孙蕾管理的华夏鼎航等 17 只净值创新高的产品近一年以来回报均在 7% 以上。
更早一天,538 只债券类基金净值创下历史新高。整体而言,已有 2261 只债券基金 1 月份以来的净值创下历史新高。
与净值走势相匹配的是,它们当中大部分 2023 年前三季度的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 2023 年 9 月底,规模增长较为显著的是长信 30 天滚动持有,其总体规模从年初的 62.06 亿元增长至 275.87 亿元,增量达 213.81 亿元。
同期,泰信添鑫中短债、嘉实稳和 6 个月持有、海富通中证短融 ETF、长城短债、东证融汇禧悦 90 天滚动三个季度内的规模增量也都超过了 100 亿元,分别达 157.52 亿元、145.58 亿元、130.82 亿元、117.49 亿元、111.93 亿元。
为何走强?
近期债市为何走强?
华夏基金经理张海静分析,近一段时间的债市行情来自于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重加持。从流动性来看,12 月下半月资金转松,跨年资金也比较波澜不惊;从基本面方面来看,高频数据继续有转弱的趋势,明年的财政赤字也低于预期,经济的弱复苏相对而言利好债市。
因此,在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重加持下,收益率快速大幅下行,10Y 国债收益率重新下探至前低附近,30Y 国债收益率突破前低 8bp 左右。
由于债基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券的票息收入和持仓债券的价格变动两部分,来自于票息收入的部分相对比较稳定,来源于持仓债券价格的部分则会时常波动。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其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当到期收益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债基的资产价值也会上升,反映到债基的部門净值上也最终显示为上升。
2024 年债市关注哪些机会?
" 货币宽松可能还会延续,基本面仍呈现弱复苏状态,短端具备性价比;但由于市场对明年政策发力的力度、节奏均有分歧,预计 3 月两会揭晓之前,债券收益率可能还会在预期的反复中波动。" 张海静表示。
摩根士丹利基金预期,2024 年的资金中枢介于 2023 年二三季度之间,当前短端性价比上升,长端在缺资产环境下,利差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2024 年上半年可能呈现倒 N 型走势,或可逢高加大仓位和拉长久期。
其中,利率债由于短端性价比上升,长端全年区间波动,中枢略下行,可关注经济与政策博弈的交易机会;信用债方面,信用分化仍将继续,能够穿越周期的主体仍将是配置的优先选项,优选具有长期自生能力的产业类主体和具有长期人口导入、产业导入能力的区網域融资平台。对于 2024 年转债资产,该公司相较 2023 年更加乐观,权益不乏结构性机会,较高的股债性价比和较低点位,对应着权益类资产的高赔率,但需要关注负债端稳定性和流动性冲击,通过仓位管理和对估值偏离度的跟踪,尽量规避价格偏离带来的阶段性冲击风险。
" 站在当下,如果从基本面看,考虑到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是比较宽松的,更倾向于认为债券利率没有大的风险,略下行或者走平,振幅不会特别大,即便短期经济有所改善也是如此。" 天弘基金称。
整体而言,从宏观、政策看,该公司认为当前债市长端利率波动不大;但由于大小行流动性分化仍在持续,短期难以解决,因此短端利率波动还将持续,可以抓取到丰富的机会。" 当前,由于资金利率的抬升,目前短债收益率水平处于比较高的状态。比如,当前 6 个月的存单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利差,已经是过去三四年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短端利率如果要上行需要加息,但当下加息的可能性很低。事实上,目前在 75% 置信度情况下多数短债品种收益可达 3%,而且短端对于流动性预期悲观,流动性缓解后易引发预期差。因此,我们对于 2024 年的短债市场十分乐观。"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整体来看,当前降息交易仍然是市场的主要逻辑。当前实际利率仍然居高不下,通胀水平较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中,更加强调通胀,货币政策宽松的期待逐渐升温。后续来看,需要观察货币宽松能否兑现;此外,需要观察稳增长政策的推进落实,包括 PSL 的投放、地产政策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