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黄子韬跨界造卫生巾,要抢雷军不做的生意?,欢迎阅读。
文 | 唐辰同学
黄子韬可能是目前顶流艺人里网感最好的。
3 月 22 日,# 黄子韬宣布将做卫生巾 # 的话题登上热搜第一。这是源于他在直播中透露正在尝试生产卫生巾,并称自己真的看不下去了,那些赚卫生巾黑心钱的人真的太恶心了。
把流量玩明白了
其背景是,今年央视 "3 · 15" 晚会曝光,多个知名品牌的卫生巾、纸尿裤残次料被翻新 " 二次销售 ",再次引发用户对卫生巾质量的担忧。
暗访画面显示,工人徒手分拣沾满污渍的卫生巾,烟头、口罩混入原料粉碎加工,最终以 3000 元 / 吨转售。事发后,相关企业股价重挫,深交所、上交所连夜向涉事企业发出关注函。
央视卷起的风暴是卫生巾行业危机的延续。2024 年 11 月,国内多品牌被曝出卫生巾尺寸 " 集体缩水 "、执行标准混乱、ph 值超标、黑心棉等问题,当时,消费者就怒斥:" 连基本诚信都做不到 "。
图源 · 直播截图
黄子韬宣布决定的时间点很微妙,虽然他极力否认是在蹭 "3 · 15" 热度,并强调早在几个月前已经开始做卫生巾。但确实精准地把握住大众,尤其是女性粉丝的情绪。他表示还想做透明化卫生巾工厂,让每个地方的生产过程能 24 小时被大家看见,请给自己一点时间。
或许是传递决心,他还推出自己的妻子,知名艺人徐艺洋 " 背书 ",称在做的卫生巾产品徐艺洋已经试了 3 到 4 款,不能保证完全没有瑕疵,但绝对干净安全。
客观来说,相比其他艺人,黄子韬做卫生巾有一定的条件。公开资料显示,黄子韬目前身兼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涉及娱乐、电商、科技等领網域,有办企业的经验。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厂、开生产流水线之类的确切消息传出,但他刚发声就获得不少网友的信任。有支持者认为," 他敢给徐艺洋试用,证明他对干净安全这方面挺有信心的。"
黄子韬的卫生巾产品还没有上市,是不是炒作也不得而知。就像有旁观者指出," 自己开工厂还行,贴牌带货那就算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黄子韬把流量玩明白了,拿到互联网的 " 流量密钥 ",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二次跨界 " 破圈 " 的话题。
此前,黄子韬在直播中承诺,粉丝超过 1500 万将赠送国产汽车 10 台。2025 年 1 月 10 日,黄子韬在直播间送出 30 台车,引发千万网友在线关注,其粉丝也大涨 3000 多万。车辆送出后,相关的讨论、争议也随之而来," 黄子韬送车 " 成为 2025 年开年热点。
这招很快就被 " 不择手段为流量 " 的周鸿祎复制,称想比黄子韬送得贵。但他在活动初期 " 夹带私货 ",設定抽奖门槛推广旗下 AI 新产品,被批 " 套路多 "、" 拉人头 "。周鸿祎不得不公开道歉,放弃送车限制,只要报名就能参与抽车。
雷军做不做卫生巾?
黄子韬之前,网友对跨界造卫生巾呼声最高的是雷军,希望他整顿卫生巾行业。2024 年卫生巾行业问题曝光时,雷军就被频频喊话," 希望小米用科技重塑行业!"" 雷总,求一个小米卫生巾!价格打下来!"" 小米设计一款合适又安全的卫生巾,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雷军的评论区、直播间彷佛成了许愿池,他曾回应称," 好像什么东西难干,或者什么东西不值得信任,他们就到我的那个评论区留言,我成了那个许愿池。"
这些许愿表明消费者对行业乱象的容忍度到了极限,希望小米快速入局卫生巾市场。有腦洞大开的网友直接把 " 小米卫生巾 " 的广告标语、海报、包装以及名称都想好了。
例如," 小米 SU 吸,超熟睡,防侧漏,芬香超薄无感卫生巾。"" 不踩雷,真抑军,用小米速吸,开小米 SU7,做小米酥妻。""SU7 买不起,SU 吸的话,我可以!" 甚至还有人把雷军 "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 的经典语录,改编成了 " 侧漏看淡,吸水就干 "。
图源:网络
针对这次做卫生巾的 " 许愿 ",雷军罕见的没有听劝。截止目前,他还没有对此做出正面回应。要知道," 听劝 " 是雷军和小米这几年前新贴上的标签。
比如,有用户就给雷军提想法,希望推出一款分区洗的洗衣机,既可以洗普通衣物,又可以有专门洗内衣的小桶。小米回应了这个需求,推出米家双区洗双洗烘洗衣机,双筒可同洗、同烘,内衣、外衣可同时洗涤,获得用户好评,其预约量在短时间内就突破 1.5 万 +。
雷军不做卫生巾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也在调侃,雷军做卫生巾有产地优势,他老家仙桃的支柱产业就是非织造布,还能回馈家乡。但就像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对包括唐辰在内的业界人士表示,不能只从商业思考来判断,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意,这是一份社会责任,是一份信任。
正如有网友对小米的评价:如果你一个产品不知道选什么品牌,那就闭眼选小米,小米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不会让你踩雷。
但小米生产卫生巾等产品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能够凭借雷军 IP 流量,以及小米生态日益增多的女性用户,该产品能够快速打开市场,但一旦翻车, 就会成为小米品牌的 " 负资产 "。
高处不胜寒,雷军心里很清楚,这个 " 女性贴身卫生用品 " 对小米的利弊在哪里。
哄抢卫生巾生意
然而,雷军不想做卫生巾,小米生态链(主要包括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未必不想做。如果小米进军卫生巾产业,该产品大概率将被划分该业务中。
3 月 7 日,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发文:" 提前祝广大女性朋友节日快乐,有什么女性产品想让我们做的吗?卫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许愿家用电器类产品。"
图源:微博
很快,陈波这条回应微博被删了。紧接着,天眼查显示,小米公司此前已取得的 " 小米 " 商标中,包含消毒湿巾、救急包、卫生护垫、医用眼罩等商品服务。
莫非,小米已经在暗中布局?对小米生态链而言,这块蛋糕不可谓不香:卫生巾产业是一个千亿级市场,也是一个大增量。
央视曝光涉事企业稳健医疗今年 1 月曾经介绍,中国卫生巾市场规模达 1000 亿元,头部品牌可做到几十亿(元)规模。与之对比,根据 2024 年财报,小米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全年收入达人民币 1041 亿元。
在小米没有明确表态之前,已经有不少人盯上了这个小米 " 关联生意 "。其中不乏投机者盯上了相关注册商标,比如成都一家公司在去年 9 月曾申请 " 小米卫生巾 " 商标。还有不少公司或自然人申请注册 " 雷巾 "、" 小米舒七 " 等商标。
除此之外,雷军的 " 好兄弟 " 陈年在近段时间表态,有意进军卫生巾市场," 很快就会上市 "。海尔总裁周云杰在与雷军合照意外走红后,开通社交账号后有网友喊话," 海尔做一款卫生巾品牌。"
消费者四处 " 许愿 ",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当红的知名品牌身上,反映的正是对传统卫生巾品牌的 " 信任焦虑 ",甚至是信任崩塌。
过去几年间,在国外品牌占据高端卫生巾市场的情况下,本土品牌只能通过渠道下沉、低价来抢夺市场份额。即便产品质量问题不断,但为了牟取暴利,加上行业标准过低,监管不严,依然催生出灰色产业链。
实际上,卫生巾行业的高毛利依然超出常人想象。公开资料显示,多家卫生巾品牌的毛利率已超过 50%。
目前来看,黄子韬跨界造卫生巾,是快了雷军一步,做了他还没有做的事。黄子韬若真能按照所承诺标准生产卫生巾,也未必不能成为行业的一条 " 鲶鱼 ",搅动整个产业。
一方面,他凭借个人流量和知名度,拉高了公众对卫生巾行业的期待和关注,给传统卫生巾品牌敲响一记警钟,甚至改写市场格局;另外一方面,他和小米等行业外公司跨界而来,可以让卫生巾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督促已有的卫生巾品牌,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黄子韬不是在炒作,他能够和小米等企业一起,成为这个市场的 " 良币 ",切实保障消费者、女性消费者的利益,成为卫生巾行业洗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