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特斯拉、英特尔等巨头“火拼”AI芯片:GPU“防守”、存算一体“包抄”,国产芯片玩家亦欲分食英伟达蛋糕,欢迎阅读。
财联社 7 月 23 日讯(编辑 若宇)英伟达凭借着 GPU" 一家独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紧随其后抢占 AI 芯片的 " 蓝海 "。马斯克近日称特斯拉正自研芯片,但不会叫做 GPU 或是 100s、H100s 等,Dojo2 将向大模型方向发力。稍早前英特尔推出 " 中国特供版 "Gaudi2 芯片,性价比超 H100,其与浪潮信息联手开发 AI 伺服器,Gaudi2 国内首批还将与百度智能云、紫光新华三、超聚变等公司合作。
业内普遍认为,英伟达想要守住这块蛋糕并非易事。长城证券侯宾 7 月 13 日研报指出,我国 AI 芯片市场与海外相比未来三年增速较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空间广阔。据招商证券张夏 7 月 18 日研报预测,2025 年我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1780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近 100%,2021-2025 年我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CARG 为 42.9%,快于同期全球市场规模增速(32.1%)。
按市场格局划分,目前在 AI 芯片领網域有三类玩家,其一是以英伟达、AMD 为代表的老牌芯片巨头,近年来都进行了巨资收购,以增强其人工智能产品线的实力;其二是以Google、百度、华为为代表的云计算巨头,纷纷布局通用大模型,并自研 AI 芯片支持其发展;其三是AI 芯片独角兽,如寒武纪、壁仞科技、地平线等。据 IDC 数据,2022 年中国 AI 加速卡出货量约为 109 万张,其中英伟达在中国 AI 加速卡市场份额为 85%,华为市占率为 10%,百度市占率为 2%,寒武纪和燧原科技均为 1%。
▌ AI 芯片市场百舸争流:英伟达 A800 价格大涨下国内企业 " 火拼 "GPU 谋出路 寒武纪扛起国产 AI 芯片大旗却仍走不出连年亏损困境
今年 AIGC 市场带热 GPU,旺盛需求下,GPU 始终供不应求,其紧俏程度让不少终端企业感到焦头烂额。优刻得7 月 3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订购的 GPU 目前陆续到货,对公司贡献有限,剩余 GPU 的交付时间和数量存在不确定性;浪潮信息上周披露半年报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至 3.82 亿元,同比下滑 60% 至 70%,营收同比预降 30%,主要受全球 GPU 及相关专用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 一切都在等英伟达 ",某 AI 公司高管告诉财联社记者,其公司在 4 月下单了伺服器产品,但是因为伺服器公司的GPU 尚未到货,至今没有准确交货期," 现在再签伺服器合同都是没有违约条款,不签货期的,只能选择等或者直接取消订单 "。
祸不单行的是,近日 GPU 市场再度迎来风暴,一方面,英伟达 A800 一周涨价超 30%,甚至有价无市,联想集团在 MWC 上海展上称,搭载 A800 芯片的高端伺服器交期 10 个月;另一方面,据上月底美媒引述两位知情人士爆料,美国商务部最早将于 7 月要求停止向中国客户提供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公司生产的芯片产品。
业内透露,A800 的紧缺除了需求旺盛、政策因素,还有英伟达自己的 " 私心 "," 英伟达目前也在减少 A800 的出货,推更赚钱的 H800"。一颗 H800 的单卡 GPU 价格高达 20 余万元,远高于涨价后的 A800,今年 6 月开始,H800 正式大规模推广。
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关心国内 GPU 企业未来会否有机会分一杯羹。天数智芯董事长盖鲁江谈到,事实上,不管英伟达的产品能不能卖给中国,我们的产品已经能够用起来了。芯谋咨询分析师商君曼表示,对国产 GPU 发展整体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是目前国内外产业链在设计、代工、生态軟體平台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在 GPU 领網域有所布局的 A 股上市公司包括景嘉微、芯原股份、航锦科技、卓翼科技、好利科技、全志科技和通富微电等,具体如下:
作为 " 科创板 AI 芯片第一股 " 的寒武纪此前在互动平台回复,公司设计、研发的智能芯片不属于 GPU,是面向人工智能领網域专门设计的芯片。智能芯片的性能和能效优势主要集中于智能应用,在人工智能领網域可以替代 GPU 芯片,但不适用于人工智能之外的其他领網域。
值得注意的是,5 月 25 日,英伟达发布 2024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 71.9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但依旧超出市场预期的 65.2 亿美元,Q2 营收指引 107.8 亿 -112.2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26.3% 至 20.43 亿美元。与英伟达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武纪 2023 年一季度净亏损 2.55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2.87 亿元。
事实上,自 2019 年以来,寒武纪净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或受此影响,股价上市至今累计最大跌幅高达 84.35%。公司曾在 2022 年年报中表示,高质量的研发投入是芯片行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2022 年全年,寒武纪研发费用高达 15.23 亿元,同比增长 34.11%。
▌国产 AI 大算力芯片换道狂飙?英特尔、华为等全球玩家加速布局存算一体
就目前炒热的 AIGC 大模型所需的大算力 AI 芯片来说,能否通过现有的技术途径来开发性能上可以与英伟达 GPGPU 对标的 AI 芯片呢?一些 " 守正出奇 " 的技术包括:軟體定义芯片、chiplet、3D 堆叠和先进封装、存算一体等。业内分析,只有深度整合计算、存储、网络和軟體资源,加快数据共享和融合,才能更好地支撑计算,进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7 月 14 日,华为发布大模型时代AI 存储新品 "OceanStor A310 深度学习数据湖存储 "。该产品面向基础 / 行业大模型数据湖场景,实现从数据归集、预处理到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的 AI 全流程海量数据管理。其可以实现多協定无损互通,简化数据归集流程;通过近存计算实现近数据预处理,减少数据搬移,预处理效率提升 30%。
所谓近存计算(PNM),便属于存算一体,后者也被称为"AI 算力的下一极 ",方正证券认为其有望成为继 CPU、GPU 之后的算力架构 " 第三极 "。除了华为之外,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已开展存算一体技术研发,包括英特尔、IBM、SK 海力士、美光、三星、台积电、阿里等大厂,几乎都在布局 PNM;而知存科技、亿铸科技、智芯科等初创公司,押注 PIM(存内处理)、CIM(存内计算)等 " 存 " 与 " 算 " 更亲密的存算一体技术路线。
在 ASIC 芯片的弱通用性难以应对下游算法的快速演化、GPGPU 受制于高功耗与低算力利用率的大背景下,存算一体芯片凭借着低功耗但高能效比的特性,正成为芯片赛道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涉及存算一体的 A 股公司包括东芯股份、恒烁股份、罗普特、首都在线、长电科技、澜起科技和润欣科技等,具体如下:
一级市场方面,存算一体也是近两年芯片投资最热门的赛道,据偲睿洞察统计,亿铸科技、知存科技等七家存算一体玩家,备受资本青睐。值得注意的是,存算一体赛道下的四家初创公司亿铸科技、知存科技、苹芯科技、后摩智能,已连续两年获得融资。
分析人士认为,GPU 跟存算是合大于竞的关系:GPU 作为目前最成熟的方案,不能放弃,需要有一批公司扛着,来正面刚;而存算属于包抄穿插进攻,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新技术的换道超车。
展望未来,业内指出,中国的算力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为了满足大模型对大算力的需求,算力集群化将是未来趋势。在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宣布昇腾 AI 集群全面更新,集群规模从最初的 4000 卡集群扩展至 16000 卡,拥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 30 天以上的稳定训练周期。基于昇腾 AI,原生孵化和适配了 30 多个大模型,到目前为止,中国有一半左右的大模型创新,都是由昇腾 AI 来支持的。
(财联社 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