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陈行甲X冯仑:人生就是离别的过程,欢迎阅读。
内容来源:陈行甲新作《别离歌》上市之际,对话冯仑。
责编 | 若风 排版 | 若风
第 8031 篇深度好文:9644 字 | 25 分钟阅读
个人成长
近日,陈行甲与御风集团董事长、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聊了聊各自人生路上的坎坷和欢笑,也分享他们是靠什么样的信念走到了今天。
以下为本场对谈精华内容:
一、人生做选择有四个维度,想都凑齐非常难
冯仑:
今天的主题是"做自己的英雄"。
其实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包括做一些公益,所以我想围绕着公益可以多聊一下。
首先,你在公益项目中确实做了一些人文关怀,同时也有社会观察,你从机关出来就做公益,马上满7年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在公益领網域里,你最大的人生感受是什么?
因为你是全身心、全天候投身于公益,你做公益的方式非常了不起,你现在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陈行甲:
谢谢冯总,您问的是一个很彻底的问题,其实我不仅仅是以公益为职业,我还是以公益为"志业",志向的志。
其实在英文里,它们的区分比较清楚,比如说职业、工作就是job、profession,但是如果用career,翻译成中文的话,可以是"生涯"。
一个人"吾生也有涯",就是学海无涯,所以那就是以此为志业,我很喜欢这个说法,我是决定了以公益为志业的人,我当时决定投身公益的时候,其实就是想清楚了的。
我本科就是学数学的,所以我经常有很多数学思维,我们会画几何图,画坐标象限。
我们经常会用坐标象限来形容说,人生其实就是一道选择题,你会面临很多的事情,也会面对很多的路口,看你怎么选。
如果你选择这条路,可能是另外一种人生;你选择那条路,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有时候,人生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选了就是选了,你选了这条路,意味着放弃那条路。那么怎么选呢?
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解数学的方法来说:
我们建立一个几何象限,决定你想去做什么事、你要去做什么事的话,我们可以画一个坐标图,如果分为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你喜欢、你热爱;
第二个维度是你擅长;
第三个维度就是有意义、有价值,这个意义可以是广一点的意义、虚一点的意义,也可以是具体一点的意义,总之这个意义感,是我们活着的一个最重要的动机;
第四个维度是能挣钱,因为我们都不是活在真空中的人。
从这四个维度讲的话,我觉得,人的一生,在做关键选择时,能把它们凑全是极难的,凑全将会是完美人生。
正常情况下,你如果能凑到三个,就已经非常好了,至少要有两个,你的人生才能立住。
做公益这件事,对我来说已经凑到了三个(维度):
第一我认可它,我通过过去的经历,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从而得出综合的一个判断,对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判断。
我对这件事情有充分的认知,我很喜欢这件事情,特别是那种还带一点点未知的探索性的事情。
我7年前辞职的时候,在整个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相对是不发达的。
我其实看过您的书,您中间的那些分享,您发现了很多的公益项目,做了很多的公益实践,您知道中间的酸甜苦辣。
我过去在基层行政的过程中也有观察、有体验、有思考,所以我就觉得公益是有探索性的事情,我就非常喜欢。
第二,我不敢说我擅长,但是我觉得作为好的公益慈善人,它需要的那种社会连接的能力,特别是我在基层行政领網域锻炼出来的项目策划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以及我过去得到的百姓的信任。
冯仑:
我们在公益上有一些交集,我觉得你特别强大的能力,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你的领导力、执行力都很强,沟通能力也很强。
这三个力量在你身上体现得很完美,这样的话你就能做公益(事业),能够达成你想要做的。
很多人去做一件事情,他的沟通能力可能很强,但没有执行力;
有的人,执行能力可以,但是没有领导力,对规划和对未来的方向感差一点,所以我觉得你的领导力超强,现在又多了一个表达能力。
这几个能力在你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
陈行甲:
冯总您是前辈,是智者,在您面前我也不想假模假样的谦虚。这些能力,我其实不敢说擅长,我觉得我基本上是合适的。
所以第二个维度有了,第三个是有意义,有价值感,它自然是摆在这个地方的。
所以我觉得做公益是一个立得住的事情,对于人生选择上来说,它是非常值得的。
讲到这儿,我其实很想说,用我的数学模型来说,冯总您当年似乎是这四个条件都具备了。
冯仑:
我当时从机关离开的时候,跟你不太一样,你其实更理性,我离开(机关)的时候,遇到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我就出来做生意了。
我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慢慢寻找到你讲的第一个维度。
相当于在一辆车上,是被动的,人家让你下车,但我还没到站,你怎么让我下车?他说,不行,这车不去(你的目的地),或者坏了,我只好下来自己找方向。
我先去一家私人企业打工,解决吃饭问题,打了两年工以后,慢慢思考,找到了意义,认为商业也可以到达我原来想到的那个地方,但我没"车"了怎么办?我就自己造个"车",继续(前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通过打工的过程慢慢思考,后来找到了商业和我原来要去的地方所结合的意义。
第二个维度,我还不擅长做生意。
我30岁开始出来做生意,之前从没做过生意,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讲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我从1991年开始创办公司,但1991年,中国连一个和做生意相关的法律都没有,到1993年才有《公司法》。
1993年到现在,全国人大通过了将近300个法律,现在,我们有将近1100个行政法规跟做生意有关。这30多年中,我就不断地在学习,所以就回答了"擅长"这个事,(原本)我是不擅长(做生意)的。
第三个是兴趣,兴趣是有的。
第四个挣钱。
最开始也没钱,是做了几年以后,企业慢慢发展了,才赚到一点钱,公司发展了几十年,有一些财务能力,我现在还是比较热爱、喜欢房地产这件事,所以这四条是慢慢具备的。
二、人生只有一种成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冯仑:
我特别想了解,你人生转换(方向)以后的这几年,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
我为什么好奇这个问题,因为我一半以上的时间还在做企业,有三分之一多一点的时间做公益,但你是全职、全身心地做。
所以我特别想了解你现在的体会、体验,或者你有什么独到的东西。
陈行甲:
聊到这点,(我的感受)就慢慢地在内心里很清晰地浮现。我年轻的时候看过那句话,当时有点不屑一顾,觉得它非常"鸡汤",甚至有点肤浅。
但是现在我已经满53岁了,再回过头去看,特别是结合我这七年在公益中的实践。
我无比地认同那句我曾经认为很肤浅的话——"人一生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一生"。
这句话是我当下最发自内心的感受,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人生,不是外界看着你,觉得你怎么光鲜、怎么富足、怎么成功,而是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的、不羞耻的、非常自洽的喜悦。
冯仑:
我有时候看你的视频,我发现你真的非常喜悦,有时候还会唱歌,我觉得这是人生特别好的一个状态,(你)不仅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还找到了生命的愉悦感,而且有对未来快乐的憧憬,这种生命状态非常好。
可是我看到《别离歌》里讲到,你做的这三个公益项目,特别是接触一些癌症患者,遇到病人、孩子的病况和他们心理上的问题,以及一些困难家庭,包括你家里也有亲人生病。
你经历这么多事,还能保持坚定而且愉悦的心态,真是像俞敏洪老师讲的"有胆、有趣、有爱",这种性格是后天养成的,还是你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
陈行甲:
冯总,您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非常愿意跟您这样一位兄长、智者交流这样一个维度的问题,我觉得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当然我也喜欢过去那个勇敢的自己,现在这种轻松的、快乐的、愉悦的自己,我也非常喜欢。
至于我这种性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个问题我想清楚了。我跟我的爱人除了是夫妻以外还是朋友,我们是大学同班同学。
前不久,我们深度交流过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自己现在这种状态,(结论)就是小部分来自先天。
我小时候跟着母亲在山区农村长大,我那时活得小心翼翼的,因为我母亲是那个年代在山区农村最困难的人群——"半边户"。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税员,在遥远的地方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我童年印象中,有一年他春节都没回来。
我母亲带着我姐姐和我两个弱者生活,这么弱小的一个家庭,只有我母亲一个"半劳力",所以在生产队里是特别受歧视的对象。
所以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分粮食的时候,在黑夜里打着灯笼,在生产队的仓库里,看着那些有青壮年劳力的家庭兴高采烈地分粮食。
而我的母亲背着背篓,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姐姐,我们小心翼翼地站在外面,等别人把粮食都分得差不多了,最后堆得只剩那么一点点的粮食,我们才上去分。
后来,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才知道我有一点"讨好型人格"。
因为我从小跟着母亲学会了看人脸色,那时看生产队长的脸色,看小组长的脸色,看家里有劳动力的人的脸色。
因为那时入冬之后要打柴,我们家的劳动力完全不够,从我记事起,我会跟着母亲去砍柴,但是我们能砍多少?
所以每到入冬之前,必须有一天要请工砍柴,我母亲带着我,上门找劳动力多的家庭去请工时的那种状态,令我印象极其深刻。
所以我的性格中有比较和善、比较善于沟通的地方,这可能就算是我的基因中带来的一些优点。
三、面对抑郁症,首先要去掉"病耻感"
冯仑:
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我发现人其实有"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你认为你自己的样子,你给自己画像;
第二张是社会上别人看你的那张脸,比如你自认为自己是君子,可是别人都认为你是小人;
这两张脸就有反差,于是你就会想要改进,这张"未来的脸"就是第三张脸。
第一张脸是自己看自己,第二张脸是别人看你,第三张脸是你要找到差距,想改变的那种(状态)。
人能达到这"三张脸"合一的状态,会愉悦幸福得不得了,你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人的焦虑,来自这"三张脸"不一样,如果自己看自己的这张脸,和别人看你的这张脸有冲突和矛盾,会带给你不安、焦虑、痛苦。
如果"三张脸"合一,比如我认为我是一个能干的人,别人也夸奖我能干,我得到了激励,继续努力做,我就是更能干的人,这时我会很满足。
我觉得你现在就拥有满足感,你对自己的认知和别人对你的认知是一致的,你全身心地投入公益,不像有的人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会想再得到一点别的东西。
所以我说你是"三张脸"合一了,你很幸福,很快乐。
陈行甲:
非常谢谢冯总,您其实在帮我梳理心境,我特别想跟您分享一下,我形成现在的性格特点,后天的决定性因素在哪里呢?
我人生中的成长,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我在40岁那一年,在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的第一年里,我患了重度抑郁症。
不仅仅是做简单地咨询、吃药就可以康复的,我爱人是陪我去住过医院的。
我其实觉得,患抑郁症是我人生成长中的镜像。
这样您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我现在做的项目中,有个"知更鸟公益项目"是专门关怀儿童青少年抑郁和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的。
因为"身受"才会"感同",我自己患过抑郁,我知道那有多难,我知道在绝望的深渊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状态。
我还是个大人,我当时还有爱人那么强有力的支持,而孩子呢?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这类问题这么严重的原因。
那么我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间,我走出抑郁的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我很幸运,我走出来了,之后我就成长了。
冯仑:
你靠什么来治好抑郁?我也很好奇。
陈行甲: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罹患抑郁症状或抑郁情绪的概率是多少?不是90%,不是99%,而是100%。
哪怕您回望过去的人生,虽然您现在是一种非常好的、非常智慧的状态,但是在漫长的一生中,您没有低落、绝望、无力的时候吗?
一定会有,这是100%的,在这个状态里面,其实就已经出现抑郁情绪、抑郁倾向了。
只不过有的人比较幸运,(这种情绪)可能是一过性,有各种客观、主观的因素加在一起,比较幸运地逃过了而已。
所以我愿意面对公众、面对大家,把我曾经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这件事讲出来,我想以我的经历帮助那些罹患抑郁症状或者抑郁情绪的人,帮助他们去掉"病耻感"。
患了抑郁症不是我们的错。这并不是我们脆弱,并不是我们不坚强,并不是我们矫情,抑郁就是"精神上的感冒",这不可耻。
首先要去掉"病耻感",第二个就是帮助社会公众,为抑郁症去污名化。抑郁症不是精神病,不要去歧视它,如果你歧视它,某一天也许就是在歧视自己。
冯仑:
我想问你一个挺有趣的问题,庙里的和尚会抑郁吗?
陈行甲:
我觉得他们也会有(抑郁),只是你不知道。
冯仑:
小和尚(也许)会抑郁,那么修行比较好的和尚会吗?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因为我也接触过很多社会上的人,(我发现)往往君子容易抑郁。
我一直有一个方法,用来解决内心的(情绪),其实就是两件事,第一,情绪不好的时候去跟人聊天、跟人交流,这很重要,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待着。
第二,如果找不到人怎么办?那就看书。当我情绪不好、遇到难事、有无力感的时候,我是拿着书,(哪怕)不翻进去读,只看书名。
我会看书名,然后看书的目录,等于这一晚上我看了这么多人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找到了很多解释方法,人对自己的行为要有合理性的解释、正当性的解释,我得到了解释,我就释然了。
所以我刚才问你,为什么修行好的和尚不抑郁?因为他有一套解释方法。
陈行甲:
您这个觉察,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那些得道的高僧,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定抑郁过,为什么?
因为您刚才问道,行甲,你现在为什么这么自洽,为什么这么快乐,活出了一种喜悦感?
是的,我就是活出了喜悦感,在我患抑郁症的过程中,我冲破那个壳,我走出黑暗隧道,给我赋能了,我是真正意义上的康复了。
我吃了两年半的药。因为我住过院,出院时,我的主治医生对我说,这个药你要长时间吃,我就问他,长时间是多长?
他说,吃到有一天你忘记它为止。
这句话就有点禅意。我当时很着急,吃了一年药之后,我曾经试图要摆脱它,我觉得我有工作要忙,我有正事,我怎么能天天吃药,潜意识里感觉自己还是个病人。
于是想慢慢尝试(断药),因为我自己觉得状态也比较好了,我就断药,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病情就反弹了。
我的爱人有高度的警觉,她感觉出我在反弹时立马就说,听医生的,(这个药)我们要一直吃下去。
有很多人一生都必须吃药,好比说你得了高血压、糖尿病,你的药就是要吃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你患了高度近视,你的眼镜就是要戴到生命中最后一天。这个药不就是你的眼镜吗?
为什么没有人抗拒戴眼镜呢?然后我爱人给我备了一个药盒,让我放在包里,随身带着,她为了让我记得吃药,还精心准备了各种颜色的药盒。
后来,我又吃了一年多之后,状态越来越好,工作又很忙,有那么几天,我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想起来我忘记吃药了,我一下子喜出望外,我终于忘记吃药了。
然后我马上给我的主治医生打电话说,我这几天都忘记吃药了,结果我的医生非常轻松地笑着跟我说,但是这会儿你又记起来了。
我马上就说,我知道,然后我就乖乖地继续吃药,到后来我发现,我的状态特别好的时候,可能有一两天会忘记吃药。
但是第三天,等我想起来了,我会把忘记吃的药又吃回来。
当我感觉特别好的时候,我按照医生说的,也不要停药,把药切成一半吃,我又这样吃了一两个月,还是觉得状态很好。
觉得天特别蓝、花特别香,风都是甜的,我说,还要吃药吗?
医生说,要吃,你感觉这么好,就把它切成四分之一。
一直吃到有一天,医生说,行甲,哪一天你不用吃药了,你自己心里其实是知道的。这个话又有点(禅意)出来了。
我爱人就说,人老了以后,走路不太稳的时候,需要一根拐杖,一直要杵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拐杖是你的朋友,是帮你的。
至于这根拐杖(虽然)把你的胳膊、手掌磨得不舒服,但是这一点不舒服相对于它对你的帮助来说,比例(占多少),我们又要算一道数学题。
我爱人一语点醒梦中人,所以,我就一直这么把药吃了下去。
有一次我从外地出差回来,我又把一板药从12颗切成了24颗,又切成48颗,等我吃完了,我爱人就非常快乐地跟我一起,在灯光下面拿着小刀切药,切到后面的时候,我当时在灯光下突然笑了,我内心的声音出来了:你不用吃了。
但是我仍然非常喜悦地笑着,把这板药全部分完,装进了我的药盒,我可以不吃它了,但是我仍然带着它,因为它是我的朋友。
在我哪一天可能遇到极端情况,心绪难平的时候,我也许还用得着。既然它是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就一直带着它。
冯仑:
所以找到一个"解释"很重要,你看你做到了自洽,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于是就有喜悦。
你如果没有这个解释,就会有苦恼,就很负面,你觉得你是个病人,但你把药理解成为朋友,你接受了以后,有喜悦感和成就感。
四、人压力太大时,千万不能有这种情绪
冯仑:
行甲,导致你抑郁的诱发因素是什么?因为我奶奶是精神病患者,所以我写过一篇小文章,专门讲"奶奶疯了"。
在我20岁以前,我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经常会在后半夜起来,突然大声地演讲,她常年都是这样的状态,所以我就很关心你抑郁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陈行甲:
您的问题问得特别好,我们讨论这些问题,可能就会帮助到螢幕前的观众朋友们,我当年的诱发因素是什么呢?
我在面临巨大的、客观的、非常艰险复杂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情况时,出现了一种非常要不得的情绪,就是自责。
强烈的自责,长时间的自责,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坚强,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堪大任,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对不起自己读过这么多书,对不起一路以来爱护自己的这么多人,对不起我要照顾的几十万面临脱贫攻坚的(百姓)。
这么巨大的压力都靠在你一个人身上,你会睡不着觉,心神不宁,你幻想自己能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出坑,但是怎么可能?
说实话,自责、内疚、负罪感是非常要命的情绪,这些是抑郁症最多的诱发因素。
在面临很更大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会再陷入负循环,你会吃不下饭,体重开始减轻,然后你就开始魂不守舍,状态越来越糟,这个时候,你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其实我现在回过头看,从我有抑郁情绪到患抑郁症,中间起码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有很多得到缓解的机会,都被我一一放过了,因为我对生理和心理科学的无知。
因为我对自己的偏执的自责,(让我)一一放过了可以往回走的路口。
结果最终走到了抑郁症,走到了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控制的境地。
但即使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我都没有想过自杀,因为只要我走到三楼以上,我就要往里面走,我不给自己这种自杀的机会。
当时让我强压住自己不往自杀那个方向去想的最主要的原因、我的力量,真的不是我去世多年的母亲,不是我的老父亲,不是我还没成年的儿子,不是我多年相濡以沫的爱人。
而是50多万的贫困地方的老百姓,他们怎么能接受他们的县委书记是自杀的?
这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对这个地方的诅咒和伤痛,是我无论如何不能(带给他们的),于是,我最后决定去求救。
在我还有自省意识时,抓住最后一丝力气去求救,我给爱人打电话说我病了。我俩相隔500公里,而且中间因为我对抑郁的无知,导致我瞒着爱人,报喜不报忧。
我之前一直在想,她在老家带着孩子多辛苦,我隔着这么远的地方,怎么能让她挂念我?
但事实上,朋友们,当你难过的时候,一定要去找你最亲的人、最爱的人,不要怕麻烦他们。
五、人生就是离别的过程
冯仑:
回过头再看你新出的这本《别离歌》,你看这么多人推荐,陈越光、俞敏洪、戴建业等等,都是了解你的,而且是好朋友。
整本书里边讲的这些故事,我觉得实际上就是在讲公益的可持续。最后我讲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你把"别离"作为这本书的升华点。为什么最后你停在"别离"两个字上呢?
陈行甲:
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最开始我有一个朋友说这个题目没有商业意识,因为"别离"两个字带一点伤感,带着忧伤,带着人生中间的一种无奈的情绪。
说实话,我觉得我也是越过了人生的一些山丘了,我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了,我现在回望人生,我觉得其实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离别的过程。
我从小长大,离开我的家乡,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再长大就离开父母,然后我自己独立成家。
我成家之后,辛辛苦苦地在异地一起跟爱人操持家务,把孩子一点点养大。
我的爱人特别睿智智慧的一点,我特别佩服她,就是我儿子在读高三的那一年,她当时是一家内地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的老总,说辞职就辞职,辞职一年陪儿子。
我爱人说儿子马上上大学了,我们宜昌是个小城市,儿子肯定要到大城市去。我儿子是"学霸",甚至是"学神"级别的。
我爱人说,他将来到哪去我就不知道了,所以我要珍惜我这一生中可能最后能跟他朝夕相处的时间。
现在我儿子从北大毕业,考了全额奖学金,在美国念博士。人生是一粒种子,你不知道他将来会在哪落地生根。
她说,我要珍惜这人生中间可能是最后的跟他朝夕相处的时间,但是我儿子那个时候也才16岁,我爱人就有那样的觉察。所以我后来一想,人生可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离别的过程。
我们在不断地成熟,在不断地长大,我们最开始是离开母亲的身体,几年之后离开母亲的怀抱,慢慢地走路,我们到学校去。
小学毕业后你看小学的老师;中学毕业后你看中学的老师;大学毕业你多么的不舍,多么喜爱你的校园,但你要告别它,你不会当一辈子学生。
人这一辈子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挥手告别的过程。
幸运的人在慢慢地、自然地离别,但是也有很多无奈的生离死别。我们常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我在《别离歌》中写的都是些普通人,都是一些传统意义上可能不会被记得、不会被在乎的小人物。他们活了一生,我在书里讲的第一个孩子只活了7岁,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我其实觉得如果我不写他,他这一生像一缕烟,像一颗尘土,就永远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了。
他不是王侯将相,他没有经历过成王败寇,他没有走到才子佳人这样一个阶段,他还没来得及看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但他来过这个世间,他非常努力地去挣扎、求生,去感受生活。这是值得记录的人生。
冯仑: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我看写"别离"的作品特别多,因为别离过程中的情感是最拉扯,也是最浓烈的。
爱人之间、子女之间不忍分离,人处于生死之间也是拉扯,生的人想把要死的人拉住,死的人又不想下去。
你说到"别离歌",我就想起这个往事。好多年前,一位前同事去世,我去龙华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出来的时候有一个人拿个乐器和一个小本跟我推销,说要点歌吗?我说这个地方怎么还能唱歌?他说是可以点歌的。
原来卡拉OK在这儿还能点歌。我就充满好奇地问他,到这儿的人都点什么歌?他跟我说,一般都点三个歌。我问什么歌?他说第一个歌叫《其实不想走》,第二个点得多的叫《真的好想你》,第三个歌叫《走进新时代》。
所以其实"别离"就这么三件事:第一不想走;第二好想你:第三面对现实,走进新时代。你用"别离",加了个"歌",有情感上的不舍,也有一种乐观的展望,我觉得这个书名起得很好。
陈行甲:
对,而且这个"歌"其实是一种歌唱的状态。古人讲踏歌而行,我就很喜欢这句话,喜欢在中间踏歌的那种感觉。
就像您说的"歌",您可能说多半是喜悦的,但也有忧伤的歌。但是您注意到没有,即使是忧伤的歌。
比如《泰坦尼克号》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爱尔兰风笛的声音一上来,你就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但是你也会注意到它很美。
所以我就觉得"别离"和"歌"连在一起的话,它就有一种深情的、庄严的气质,这样连在一起的这种状态,感觉就很好。
我就说其实人生离死别是个常态。我把《别离歌》这本书献给天堂里的母亲。我的母亲已经逝世快20年了,但是我后来就想,我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种状态把书献给她?这是一种怀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告慰。
我就想起很喜欢的一个美国著名演员——基努·里维斯,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的话。
主持人问他,你觉得人死后会有灵魂吗?基努当时的回答是特别震撼的。
一个人人到底会不会有灵魂,大家通常都会从宗教信仰、从科学、从社会、从各种角度去想。
但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人死后会不会有灵魂,我只知道我的那些离去的亲人,他们一定很想念我们。
冯仑:
我觉得你挺了不起,因为写书这件事我也有尝试。比如有很多人写别离,你怎么把别离写得跟别人不一样?这是个挑战。
一般大家都会在行文中描述拉扯的痛与伤感,那就是大家心里预期的别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