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提建议,相关部门答复,欢迎阅读。
充电基础设施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 " 双碳 " 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截至 2024 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面对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态势,充电基础设施目前还存在分布不均、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郭会琴等 3 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在去年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顶层设计的建议》。相关部门答复称,将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并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
建议: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
公安部 1 月 17 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 2024 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8.90%。其中,2024 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1125 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 41.83%。
2023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等。
在全国人大代表郭会琴看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还存在公共充电设施区網域分布不均、充电设施建设标准有待明确、充电设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内外充电标准不统一等制约问题。
对此,郭会琴等代表建议,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在国道、省道、高快速路配套建设的服务区和加油站内适度超前布局充电设备,打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城际充电网络。同时,完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标准,加强充电设施标准顶层设计,统一制定超充设施建设运营标准。此外,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新能源车辆充电安全等。
答复:已累计建成充电桩 992.4 万台
对于代表的建议,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答复称,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 2024 年 5 月底,已累计建成充电桩 992.4 万台,总体车桩比达到 2.4:1,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在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方面,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截至去年 7 月,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超 2 万个。下一步,该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指导意见》落实,指导各地优先利用存量停车场等土地资源,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深入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更好服务公众便捷出行。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充换电领網域国家、行业标准已覆盖统一充电接口、充电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有效提升全行业公共充电服务保障水平。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可信防护规范》等 20 项国家标准,完善充电设备施工安装运维标准,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如何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推动充电桩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加强市场准入管理,避免存在电气安全风险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
此外,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充换电技术标准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合作。目前,我国专家担任了多个 IEC 充电设施领網域工作组召集人,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網域已牵头发布了 8 项 IEC 标准,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领網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该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国际化,让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走出去,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文丨记者 侯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