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全国广告收入连续突破万亿大关 未来如何挖掘广告促消费作用?,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5 月 4 日电 适值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建立 30 周年之际," 面向未来的全球广告发展 " 国际研讨会 3 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当下广告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在致辞中表示,广告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庆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柴保国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全国广告收入连续突破万亿大关,广告产业的活力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在百年变局大背景下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明显。
" 未来要深刻理解广告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充分挖掘广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发挥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探索广告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推进广告发展数字化、品牌化、规模化。" 柴保国表示。
柴保国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指出,当前新闻传播学科正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一特征在广告学科更加明显。在面向未来传播的态势下,打造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便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需要基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发展实践的机遇,重构学科框架或结构,重塑和迭代专业内核,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行业需求以及国家需要的人才。
胡正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德寰表示,广告其实是付费的宣传,其核心是 " 宣传 ";而宣传的核心又是 " 沟通 ",是造就 " 概念化 " 的社会事实。品牌是营销传播的核心追逐,口碑则具有中枢调节作用。所以,在意义互联网时代,广告的未来需要拥抱技术、关注人类行为变迁、更新迭代、建构 " 概念化 " 的社会事实。
刘德寰
当前,广告行业面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对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Journal of Advertising》杂志主编 Jisu Huh 从国际研究视野分析指出,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广告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逐步多元,如,新的和重新定义的广告行业、重新定义的消费者及其多重角色、沉浸式的扩展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但广告转型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如,在数字经济中培养信任、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健康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及体验等。
Jisu Huh
最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广告学系系主任陈刚总结道," 广告的未来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能确定的是只有创新和改变才有未来。广告的理论研究应突破过去的范式,而广告教育也要持续创新,形成新的模式。"
此次研讨会是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建立 30 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广告学系、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承办,台湾北士设计、亮天传播协办。研讨会也得到了北京大学宝成海峡两岸青年发展基金的特别支持,以及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校友的集体支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国际广告协会全球副主席、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丁俊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峰,知名整合营销传播专家、美国西北大学唐 · 舒尔茨教授夫人 Heidi Schultz,美国西北大学 Medill 新闻学院教授 Edward Malthouse,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旺旺中时文化传媒 ( 北京 ) 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淑黛,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广告事业部总经理尹铁钢,巨量引擎高级副总裁周盛,蓝色游標集团创始人赵文权,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兼 CEO 吴明辉,荣耀终端全球 CMO 郭锐等嘉宾出席会议。 ( 中新经纬 APP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作者:杨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