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并非毫无章法:70年代的美国大兵如何打防御战?,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探索者 ,作者毛豆 123
(注:本章节节选自 1977 年美国陆军坦克与机械化步兵相关条令,本文仅用于科普,不涉及任何所谓 " 立场 ",请读者自知。由于年代翻译缘故,部分文字叙述与当代表述有误差,笔者会在文中加以注释 ~)
一、防御战斗的组织与准备
(一)任务与可能得到的加强
机械化步兵班在防御战斗中的任务是:在上级火力支援下,依托阵地消灭进入指定射击地境内之敌;为己方 " 陶 " 式反坦克导弹、坦克提供警戒;担任观察哨、监听哨等。班的防御正面通常为一百米,如得到加强,有时可达二百米。
在防御战斗中,班可得到一至二部 " 龙 " 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和一挺 M60 型机枪的加强。
▲行军状态以下,装备龙式反坦克导弹的美军士兵造型。可见其另携带一支 M16 突击步枪作为主武器。龙式反坦克导弹编号为 FGM-77,作为一款可单兵携带,且兼具肩扛 / 肩射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该武备自诞生起就肩负着消灭敌方装甲车辆、防御工事及低空飞行器的重任。基本型可贯穿 330 毫米的均质装甲,但在美军中因其射程较短(有效射程仅 1000 米)、发射后较大的爆破噪音导致极易暴露自身位置而备受诟病,2001 年便从美军中退役,由知名的 " 标枪 " 接过重担
▲越战时期,美军使用的 M203 榴弹发射器实物图
(二)班长的领导程式
班长接到预先号令后,要在正确理解任务的基础上安排时间进行组织和准备工作。他首先迅速下达预先号令,将本班任务、开始战斗的时间、班应着手的初步准备工作以及他下达命令的时间告知全班。在防御中,班长要制订临时计划,还要进行现场勘察。尔后,班长在分析任务、地形、敌情和天候等情况的基础上,修改临时计划,确定各种武器及本班装甲输送车的具体位置,组织火力,并确定設定障碍物、构筑工事和进行掩蔽、荫蔽与伪装等。最后,班长以口头的方式下达命令,讲明完成任务的方法,每个成员在防御战斗中的行动,以及通信联络中断时全班应采取的行动。班长下达命令后,还要检查车辆、武器和装备,并监督全体人员进行防御战斗的准备工作。
(三)战斗编组
机械化步兵班在乘车战斗时,如发射阵地掩蔽条件差,班长通常在阵地附近选择荫蔽位置,供装甲输送车暂时荫蔽,同时向前派出一名观察哨,发现目标后即召唤全班乘车驶入发射阵地。
班执行防御任务时通常采用下车战斗的方法。班长根据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火力、装甲输送车的隐蔽条件,班是否要迅速运动等具体问题,决定下车人数。必要时,机动组由九人组成,而车上只留两人。班长通常根据任务、地形和敌情确定机动组和装甲输送车组的位置。如机动组与装甲输送车组配置在同一阵地上,班长则留在车上或在最利于控制本班的情况下下车。如机动组与装甲输送车组配置在不同阵地上,班长则下车与机动组在一起。班长下车后,如班满员,其位置设于本班士兵稍后,能观察和接近本班士兵的地点。如班已减员,或地形不利,则班长的位置靠前。班长必须能与排长和本班火力组组长保持联系。
(四)工事构筑
机械化步兵班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时,通常选择能控制重要地形,封锁敌步兵和坦克接近路的地点設定阵地,构筑武器和士兵掩体。这些掩体有:单人掩体、双人掩体、M60 型机枪掩体、" 龙 " 式反坦克导弹掩体、" 劳 " 式火箭筒掩体。装甲输送车组和机动组配置在一起时,还要为装甲输送车构筑主要发射阵地、预备发射阵地和辅助发射阵地。
班选择的发射阵地应有开阔的射界,便于隐蔽,有良好的进出路,进而便于武器进行侧射,并能避开敌地面与空中观察和射击。
班在构筑阵地时,首先向前方派出一名观察哨担任警戒。尔后构筑武器和士兵掩体,并扫清射界。如时间充分,还設定障碍物,构筑预备阵地和辅助阵地,并沟通各阵地的暂缓以及敷设通信线路等。
▲自 M113 装甲车上鱼贯而出的美军士兵
▲《条令》中规定的班组隐蔽阵地示意图
(五)各种武器的运用
班主要以近距离拦阻火力击退敌坦克和步兵的冲击。班可使用的反坦克武器有反坦克地雷、M203 型掷弹筒 *、" 劳 " 式火箭筒和 " 龙 " 式反坦克导弹。班建制的防步兵武器有 M16A1 型步枪、M60 型机枪和 12.7 毫米机枪。
班长要为上述武器规定射击地網域,使各种武器的火力相互重叠,在阵地前形成交叉火网。
班有九支 M16A1 型步枪,用以控制敌徒步步兵接近路或机枪射击不到的死角。步枪的射击地網域与机枪的射击地網域相互重叠,掩护班防御正面。步枪手在战斗中负责替换伤亡的重要武器射手。
班有一挺 M60 型机枪和一挺 12.7 毫米车载机枪,通常按规定的射击地網域和基本射向射击敌步兵,并根据命令向最后拦阻线射击。车载机枪可根据需要取下,在车附近使用。
班有两具 M203 型掷弹筒,主要用以对付敌下车步兵,掩护整个班的防御地段并控制机枪最后拦阻线的死角。M203 型掷弹筒使用穿甲弹时可对付四百米内的轻装甲目标。
情况需要时,班可得到数具 " 劳 " 式火箭筒,每具配弹六枚,由步枪手使用,其射击地網域与步枪相同。班通常集中使用这种武器,以侧射火力射击二百米以内的固定目标和一百五十米以内的移动目标。
班有时可得到一至二部 " 龙 " 式反坦克导弹的加强,每部配弹三枚,无固定射手,用以对付一千米以内的装甲目标。
各种地雷视情况由上级配发,用以防止敌坦克和步兵接近路。" 阔剑 " 式防步兵地雷和其他类型的防步兵地雷用以掩护掷弹筒射击不到的死角。反坦克地雷埋设在敌坦克接近路上,并由 " 劳 " 式火箭筒加以掩护。每班阵地前至少埋设一枚反坦克地雷,但也可视情况多设。
▲在 1968 年 1 月至 3 月的 " 杰布 · 斯图尔特行动 "(Operation Jeb Stuart)中,在越南 Ap My Thanh 村附近,隶属第 1 空中骑兵师第 3 旅第 7 骑兵团 2 营 D 连 2 排的一名士兵,正背负着一具 M72 火箭发射器(LAW)。M72 是一种反坦克武器,为一次性使用装置,发射后其内部发射装置便遭破坏,以防止被敌军缴获。
▲ 1967 年,一名来自美国陆军第 4 师(" 常青藤 " 师)的士兵在南越得苏县(Dak To)附近的 1338 号高地上,占据了一处北越军遗留下的机枪阵地(来源:美联社)
▲部署在澳军 " 帕特 "(Pat)火力支援基地前的三枚 M18A1 型 " 阔剑 " 反步兵地雷。据悉,该基地位于越南福绥省(Ph ư ớ c Tuy)某地。该地雷通常通过手持式电启动器远程引爆,启动器往往会和地雷本体一同配备。
M18A1 地雷采用弧形橄榄色塑料外壳,凸面铸有凸起的 "Front Toward Enemy"(正面朝向敌人)字样。每枚地雷长 21.5 厘米,高 8 厘米,厚 3.5 厘米,配有两套可调节支腿。其内部结构包含 650 克塑性炸药,安装在弧形钢制背板和前方 700 颗钢珠之间。地雷顶部中央设有固定的塑料狭缝或刀口瞄准具,瞄准具两侧各 45 度位置设有两个雷管孔。
引爆时,钢珠的致命杀伤范围为 50 至 100 米,但已知可在 250 米外造成伤害。该武器及其所有附件(包括操作说明)均存放在特制的 M7 弹药携行具中。
▲如何巧妙布置地雷陷阱,尽可能杀伤敌方装甲载具、步兵,一样是有学问的
二、防御战斗的实施
(一)抗击敌之冲击
当敌人进行炮火准备时,全班人员均进入掩体,装甲输送车进入隐蔽位置待命。当敌炮火延伸或转移时,全班人员与装甲输送车迅速进入发射阵地,准备以火力击退进攻之敌。
当敌乘车进攻时,班建制及配属的反坦克武器尽量以侧射火力射击进入主要射击地点之敌装甲目标,班通常集中火力对付敌一辆坦克,防步兵武器射击暴露在车外之敌。如主要射击地点内未发现敌人,则射击辅助射击地点内之敌。如主要发射阵地遭敌火力压制,则转入预备发射阵地继续射击敌人。
当敌步兵下车发起冲击时,班以反坦克武器对付敌装甲目标,而以防步兵武器对付下车步兵,切断敌步坦联系。如敌坦克驶过己方阵地,班除射击敌坦克后部外,以全力对付在坦克后方最进的敌步兵。
击退敌人的冲击后,班长立即下令做好抗击敌下次进攻的准备,并重新派出警戒,分发弹药,后送伤员,更换伪装以及重新設定障碍物。
▲依照美军《条令》所述,一个常规的机械化步兵班编制为 11 人,有 M113A1 装甲车一辆,12.7 毫米机枪一挺,M60 机枪一挺及 M16A1 型步枪 7 支,另附有 M203 型掷弹筒 2 具(装在 M16A1 上)。其余支援型武器(如 M72" 劳 "、地雷及手榴弹等为视情况配发)
(二)退出战斗
机械化步兵班可在敌压力下或无敌压力下退出战斗。班通常根据配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后撤。
班在敌压力下退出战斗时,如装甲输送车组和机动组分开配置,装甲输送车组可驶向排集结地網域,而机动组则在上级火力掩护下同时撤向排集结地網域,或依靠本班火力,交替掩护,撤向排集结地網域与装甲输送车组会合。如装甲输送车组和机动组配置在一起,机动组可逐个或全部向装甲输送车组运动,装甲输送车组以火力掩护机动组上车。机动组上车后,全班乘车驶向排集结地網域。
班在无敌压力下退出战斗时,如装甲输送车组和机动组分开配置,装甲输送车组可驶向排集结地網域,而机动组先向班的集合点运动,然后向排的机动队集结地網域运动,各班机动组到齐后,再向排集结地網域运动,与装甲输送车会合。排集结地網域和排机动队的集结地網域可以设在一处。机动组在班的集合点集合后,班长首先清点人数,尔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动。如距离远、地形崩解,班长即率领本班机动组一起向排的集结地網域运动;如距离近、路线清楚,班长则命令士兵逐个向排的集结地網域运动。此外,如排装甲输送车队和机动队配置在一起,班机动组通常根据命令上车,班长查点人数后,全班乘车驶向排的集结地網域。
机械化步兵班在退出战斗时,可能奉命担任排的掩护队。这时,班通常配有一挺机枪和至少一部 " 龙 " 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班根据需要调整阵地与射击地境,将 " 龙 " 式反坦克导弹配置在能最有效地阻止敌坦克前进的地点,将机枪配置在关键地点,封锁最危险的敌步兵接近路,从而掩护全排的防御地段,保护其他班顺利地退出战斗。
*:M203 现更多被称之为 " 榴弹发射器 "
▲如需申请加入粉丝群、商务合作、投稿等其它事项,请联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