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小米15突然降价1200元,有点刺激啊,欢迎阅读。
在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机哥也算是发现了一个规律:
首发时价格上涨的产品,一般来说,它降价的速度也会来得比以往更加地快。
幅度呢,也往往会更加夸张。
尤其是今年这个,全行业开局就自带一个「国补 Buff」的情况下。
去年底那些,刚刚迎来一波集体涨价的国产旗舰们。
现在的价格,普遍都出现了「首发用户看了就心跳加速」的情况。
包括这代卖得最火的小米 15 系列。
昨天也终于忍不住正式官宣——从 4 月 3 号开始,全版本价格下调。
官降 300 元起步,再加上国补和电商平台给的助力。
这价格吧,分分钟就有点炸裂起来了。
包括像 K80、K80 Pro 等机型,最近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价格下调。
话不多说,今天这篇,就带大伙集中来盘点一下。
小米 15 系列
先从,本次触发「永久调价」的小米 15 系列说起。
众所周知。
这一代的小米 15 标准版在补齐短板的同时。
价格也从前一代的 3999 起,上探到了 4499 元起步。
刚开局的时候吧,很多机友都说——
手机是挺好的,但确实也有点贵。
好消息是,如今「太贵」这个问题,被修复了。
目前官网的最低入手价,是 3699 元,
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某自营电商平台。
就会发现,3699,还不是最给力的。
喏,在官降 + 国补 + 平台降价一套组合拳打完后。
小米 15 的 12+256GB 版本,实际的跳水幅度已经来到了 1000 元,仅需 3499 元即可入手。
而且除了这个起步版外,其他的大内存版本,也是同理。
换句话说。
首发时你花 12+256GB 版本的钱,现在,直接可以拿下一台 16GB+1TB 的顶配版。
(首发 5499 买的八弟,此时已经哭晕在厕所。)
包括原先要比普通版再贵 200 块的「亮银版」。
现在也被调整到了和其他版本同价。
也就是,直接立减 1200 块。
作为当前配置最为「水桶」的小屏旗舰。
有一说一。
小米 15 这个价格,我觉得还是有点给力的。
特别是,你拿它去对比隔壁果子的 iPhone 16 以及 iPhone 16e...
来到小米 15 Pro 这边,因为本身价格更贵,这次官降的力度也就来得更大。
阿米给的永久优惠是 500 块。
最终一套下来,起步价一下子就从 5299,干到了 4299 元起。
又是一刀砍掉 1000 块。
而原来无法享受国补的 16GB+1TB 顶配版呢。
这次也在调价后,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最初卖 6699 的亮银顶配为例,现在狂降 1200,仅需 5499 元。
看到这个降价的幅度,谁不说一句炸裂啊 ...
而且按照目前这个进度。
感觉,15 Ultra 吃上国补也指日可待了。
接下来,再看看 K80 系列的调整。
REDMI K80 系列
作为本就主打性价比的系列。
K80 最近的降价幅度,你说很大吧。
那对比老大哥们动不动就一千起步那种,它肯定不算大。
但力道,其实还是有的。
其中,原价 2499 元起的最低配版本。
现在已经被干到了 1954 元。
这个价格,能拿下骁龙 8 Gen 3+2K 直屏 + 超声波指纹 +IP68+6500mAh 电池。
性价比这块,属实有点拼刺刀了。
有的机友,可能对它的大内存版本更感兴趣。
那也别慌。
目前 16GB+1TB 顶配的 K80,再也不用 3599,也不用 2999。
只要,2899 元。
这个价格,已经快要和去年双 11 的 K70 至尊版平价了。
然后是 K80 Pro。
早在前段时间,一加 Ace5 Pro 和 iQOO Neo10 Pro 价格跳水的时候。
机哥就有种预感,作为竞品的 K80 Pro,肯定迟早也会加入的。
这不,现在果然开始了。
刚发布那会,这机子的起步价一度高达 3699 元。
你说它不值吧,配置倒也挺猛的。
骁龙 8 至尊版、6000mAh+120W+50W、小米 15 同款长焦、超声波指纹 ...
但就是总有一种感觉—— 2000 多的它,才应该是真正的完全体。
然后现在,真的去到 2800 元出头了。
只比 Ace5 Pro 贵三百了吗?
有点意思。
REDMI K70 至尊版
再说到 K70 至尊版,作为一款已经发布接近 10 个月的产品。
据我观察。
到现在,似乎依然有不少机友对它感兴趣。
不过可能是已经清仓得差不多的原因。
目前它在售的多个内存版本已经出现缺货。
仅 12+512GB 的货源比较充足,价格为 2000 多一点点的样子。
比同版本的 K80,便宜个 200 多块的样子吧。
两者对比的话。
现阶段的 K70 至尊版,性价比显然没有后者那么炸裂。
但它更强的质感、更好看的外观设计,也算是它的优势。
真要上车的话,感觉也不是不行叭。
至于诸如 Civi4 Pro、Turbo4 这些机子。
虽说,这会它们的价格也都在国补后有所下调。
但考虑到它们的迭代作品也都即将上市。
我目前的看法是,暂时不太推荐入手。
最后关于以上这些机型的价格,机哥也整理成了一份表格——
看在我这么贴心的份上。
右下角点个赞不过分吧?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