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丰田之变:用最了解中国的中国工程师,担任产品研发负责人,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撒马尔 发自常熟
这一周,整个车圈将进入 2025 上海车展的节奏。在距离上海车展开幕还有四天的时间,4 月 19 日,位于常熟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丰田中国举办了一场 "2025 丰田技术空间 " 的活动。
丰田向与会者开放了最新 bZ 家族新能源车型的设计、智能安全、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GR86 赛道漂移、普拉多多种路线硬核越野、福祉车等展示。
2023 年 7 月,丰田中国宣布,丰田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 "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简称 IEM by TOYOTA) ,丰田技术空间的全部活动正是在这里进行。
活动上,丰田汽车副社长兼首席技术官(CTO)中嶋裕树称,丰田汽车大概在两年前提出,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要在中国开发,不再把全球产品直接拿到中国," 中国的工程师,有资格主导丰田在中国的车型研发。"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总经理小西良树透露:将变革以往的工作方式,加速在中国 " 制造更好的汽车 "。
他强调,丰田汽车在华尝试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 RCE(Regional-Chief Engineer),任用最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工程师担任产品研发负责人。
" 为制造中国消费者所需要的汽车,也为磨炼出领先全球的技术水平,我们将改为由现地掌舵,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投放到中国专属车型的开发中。"
中嶋裕树也坦言:两年前的上海车展,我作为 CTO 和大家阐述了 " 在中国的开发,一定要在中国执行 " 这一观点,丰田不再是把日本的技术拿到中国,而是让中国的 IEM 开发技术和产品。目前的技术研发远超当时的规划,尤其是智能化和氢能的应用,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的最前端,而且丰田也在中国充分地提升了自己的技术。
因而,丰田改变的核心之一是启用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
RCE 体制将从产品定义权开始,逐步将研发主导权交给本地团队。比如铂智 3X 研发负责人柳文斌, bZ Crossover 研发责任人王君华,铂智 7 研发责任人叶志辉,下一代卡罗拉研发责任人许天龙。
广汽丰田电动车型铂智 3X 是该体制下发布的首款产品,于 3 月 6 日上市,目前是受到市场热捧和用户喜爱的一款车型,也打破了合资品牌在纯电动市场始终难以掀起大的浪花的困局。
" 如果当初的 bZ4X 为 1.0 时代,那么现在以铂智 3X、bZ Crossover 和铂智 7 为代表的车型应该为 2.0 时代;未来丰田希望通过中国的本地化研发和最先进技术的运用反哺到全球,让 bZ 进入 3.0 时代。"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晖强调。
李晖表示,丰田的学习并不是想成为竞品,而是在新的电动化时代下,让丰田能够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才是丰田学习的真谛。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丰田 bZ Crossover 和广汽丰田铂智 7 将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亮相,两款产品也均由中国首席工程师负责开发。
小西良树称,除了电动汽车,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将广泛应用于在华生产的各类车型,bZ 系列、铂智系列,甚至卡罗拉、凯美瑞、赛那等全球车型都将由中国工程师主导,RCE 不只是参与研发,更需持续响应市场反馈并承担迭代优化责任。
安全是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事项。
中嶋裕树表示,安全和安心是丰田第一要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丰田会收集更多的数据不断地对系统和标准进行更新,也会向客户提供多样性的产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对安全的极致追求。例如,丰田在制动系统上采用了双重刹车的配置,而在动力电池的安全保护方面和碰撞安全防护上,丰田不仅仅是参考法律规定的数值,而是以丰田自己的标准进行开发,在一些配置上更有非常多的安全投入。
与此同时,丰田还设立了 "One R&D" 研发架构,整合在华资源,以提升效率和协同。此外,丰田中国进一步强化与一汽、广汽、BYD 等伙伴的合作,落实构造改革,以增强商品力、加快研发速度。
方方面面,怎么看,对于安全、品质的追求,丰田还是那个丰田。而对于电动化浪潮下的丰田,丰田已不是那个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