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上海杀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7亿 成立3年全球第一,欢迎阅读。
近日,上海杀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思格新能源,向香港交易所发起 IPO 冲刺。
通俗地说,它是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产品包含储能设备、智能能源网关、交流充电桩等,是妥妥的超级隐形冠军。
从市场份额看,它是全球最大的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 24.3%。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公司非常年轻,成立于 2022 年,产品 2023 年才商业化,但竟然 2025 年就走到 IPO。
通过这家公司,我来看看分布式储能赛道,还有哪些机遇?
01
思格新能源的核心产品是 SigenStor,是一款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融合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它能将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EMS)集成于一体,为家庭和企业提供能源解决方案。
或者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 " 超级能源管家 ",把很多功能集中在一个设备里,能发电、存电、用电、充电,为家庭、企业省电省钱。
而思格新能源的主要收入就是来自这款设备。当然,它还有一些配套产品,如智能能源网关、交流充电桩等配套产品和服务。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SigenStor 的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 90% 以上。
思格的主要客户是分销商,产品通过分享商卖给客户。最终客户既有家庭用户,也有企业。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前五大客户均为分销商,其中最大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 10.9%。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 2022 年 5 月,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2023 年 5 月,产品才开始商业化生产;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已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2025 年就冲刺 IPO。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那它背后有大腿吧?但其实,并没有,这是一个独立的创业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华为。例如创始人许映童,曾在华为工作近 23 年,担任过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昇腾计算业务总裁。
自 2022 年成立以来,思格完成了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珠海玫恒、广州华芯、云晖资本、钟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02
思格新能源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与这个赛道有关。它所处的赛道是:分布式储能设备,大约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2016-2021 年是萌芽期。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纳入 " 十三五 " 战略新兴产业,但该阶段的主题是:研发和示范应用。
2021-2025 年是商业化初期。2021 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 2025 年新型储能 30gw 以上装机目标,行业逐渐商业化,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当下,正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23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 21.5GW,同比增加 194.5%。2024 年中国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 29.2GW/66.3GWh,同比增加约 46%/50%,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据集邦咨询数据,2024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 74GW/173GWh,同比增长 33%/41%。
03
国内分布式储能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细分领網域已经形成头部。代表玩家有思格新能源、科华数据、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在各自领網域各有优势。
思格的优势是: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 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市场份额为 24.3%,排名第一,但在整个分布式储能设备赛道,它的影响力有限。
比如科华数据的优势领網域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变流器等;阳光电源的优势领網域也是储能变流器,但特点是高功率密度、低谐波失真、灵活的并网控制等特点。
思格也面临着新技术挑战,每年研发费用较大,方向涵盖电力电子、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充电与 V2X(车联网)技术等。2022-2024 年,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 2616.4 万元、人民币 19300.5 万元及人民币 19764.9 万元。
2022-2024 年(1-9 月)期间,它的收入增长较快,但尚未盈利。
2022 年公司收入为零,2023 年增长至 5830.2 万元,2024 年 1-9 月(未经审计)收入为 69974.1 万元 。在净利润方面,2022 年净亏损人民币 7618.7 万元,2023 年净亏损 37345.2 万元,2024 年 1-9 月净亏损人民币 5335.4 万元 。